□ 司 倩
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0年中国经济“成绩单”。2020年全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015,986亿元,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相较2010年的水平,翻了一番。
日前,在中新社国是论坛“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会”上,多位专家从消费、出口、投资、财税、房地产、乡村振兴等方面对2021年经济形势进行研判。
经济发展延续稳健复苏态势
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表示,2020年中国经济从不利开局到超预期收官,呈现出四大特点。
第一,2020年全世界都面临着同一个环境,中国人的“巧干”加“实干”取得了今天来之不易的成绩,这从全球来看也非常突出,在主要经济体里是唯一能够实现正增长的;第二,消费、投资、外贸虽有波动,但仍然实现平衡增长,三大需求里面有涨有跌,整体带动了经济发展取得良好态势;第三,新经济、数字经济发展值得关注;第四,RCEP签署和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完成,是两个非常突出的成绩,可以说这是国际社会对多边机制的一个广泛认可。
宗良认为,2021年,预计消费有望迎来较快速的增长,甚至可以达到10%左右的增长,出口可能会受一点影响,但是仍然会保持良好态势,投资也有可能达到6.5%左右的增长。此外,需求侧管理的实施会使整个需求的开发进入全新时期,或将使需求成为推动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乃至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表示,从新发展格局角度来说,2021年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要立足内需,持续扩大国内市场规模;第二,要以开放的心态来对待内循环和外循环,因为这两个循环都是开放的循环;第三,要打通双循环之间连接的堵点,在国内市场打通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的堵点,在国际市场要进一步去拓宽国际市场的空间的格局,进一步扩大中国的朋友圈,这就需要在关键点上发力。
赵萍认为,对内有几个方面需要关注。一方面,要完善守正创新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明确创新的底线是什么,为领军企业、平台企业、中小企业和金融创新企业的创新活动明确边界;另一方面,扩大消费要坚持系统性的理念。要以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导向。通过提高收入来实现共同富裕。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原副院长白景明表示,“十三五”期间全国累计减税降费7.6万亿元,2020年减税降费超过2.5万亿元,占比超过三成,是“十三五”期间减税降费力度最强的一年。减税降费规模占GDP的比重,2020年约为2.5%,力度很大,没有其他国家像中国这么高。
白景明认为,2020年国家支持经济增长的政策力度大,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减税降费方面,2020年中国先后出台7批28项税费优惠政策,迅速释放政策红利,增强了企业发展后劲。不过,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还不牢固,还要强弱项、补短板,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积极的财政政策要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
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刘洪玉表示,2020年房地产业克服了疫情的影响,取得超预期发展,对经济稳定作出重要贡献。
2021年房地产业基本形成行业发展共识,就是要面向高质量的转型发展,同时在发展过程当中要持续为宏观经济的稳定发挥作用。
首先,房地产将从过去增量为主的市场向存量市场发生转变,包括老旧小区改造在内的城市更新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其次,房地产市场不再是到处都有机会,必须要寻找结构性机会。另外,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家庭结构的变化,仍有大量来自改善性需求,养老、年轻人租赁住房需求等相关的机会。
再次,科技的应用。绿色、低碳、健康、智慧智能的空间和空间的服务,将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高质量发展方向。
最后,关于房地产政策,2021年政策框架将持续保持稳定,重点还是要完善已经有的制度,比如说住房保障体系完善,租购并举住房制度,租赁市场补短板等。
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司伟表示,在过去的一年,我国第一产业增长了3.0%,而整个国家的GDP增长了2.3%,农业在这个非常不平凡的一年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司伟指出,脱贫攻坚完成后,接下来就是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如何有效衔接成为一项重要课题。其中的焦点的问题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衔接的时间需要多长,现在已经明确设立了5年的过渡期;二是应该投入多少,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加强扶贫资产的管理和监督问题。
司伟表示,在我国关于乡村振兴的任务中,产业振兴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过去一段时间政府对农业农村投入了大量资金,如何把这些资金转变为资产,再进一步转变为产业,是未来实现乡村振兴、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问题。这一课题需要各地进行先行先试的尝试和探索,进而向各地推广。
北京师范大学扶贫研究院院长张琦表示,2020年后虽然绝对贫困将被消除,但是相对贫困将依然存在,反贫困的主战场依然在农村。乡村振兴战略将在实现脱贫摘帽基础上,按照乡村全面振兴、城乡实现融合发展的要求,继续提升农村教育、医疗、住房和社会保障等社会公共服务质量,巩固已有脱贫成果,推动农村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全方位发展。
张琦认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保持政策稳定;二是建立防止返贫的监测和帮扶机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建成防止返贫的长效机制;三是做好“两不愁三保障”,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并使脱贫攻坚成果具有可持续性;四是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易地扶贫搬迁是否成功关键在于后续的扶持,就业、生活都需要做好;五是做好扶贫资产的管理,后续使它保值增值;六是做好财政、金融、人才、土地等政策和制度的有效衔接,是稳步拓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非常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