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视窗

确保更加畅通的平安公路

—— 吉林市公安局交管支队治理公路交通秩序工作综述

交通民警在公路上对过往客运车辆进行检查 刘英娟 摄

在吉林市开展的“行车零违法”活动中,相关部门负责人按动启动球 刘英娟 摄

□ 陈忠远 刘英娟 刘 通

一个城市的公路交通秩序是一个城市管理的缩影,从某种程度来讲也是一个城市的窗口。近年来,吉林市公安局交管支队精准施策,强化工作措施和手段,扎实推进吉林地区公路交通秩序的管控和管理,有力维护了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的持续稳定,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为全力做好吉林市周边公路以及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预防和遏制公路和农村道路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吉林市公安局结合工作实际,采取地方党委带动、多部门协同联动的工作模式,实施强有力措施,最大限度改善公路和农村道路交通环境,确保群众出行安全。截至2020年末,全市公路及农村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财产损失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6%、7%、4%和21%。

强化路面管控形成高压态势

按照上级公安机关总体部署,吉林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细化工作措施,明确任务分工,先后组织开展了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通行秩序“百日整治”、夏秋季农村公路违法超员和违法载人专项治理、严查严管重点交通违法统一行动、货运车辆专项整治和全市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百日行动、冬季百日攻坚战等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各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有效稳定全地区交通安全形势,坚决杜绝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管控效果十分显著。2020年交通事故死亡事故及死亡人数明显下降,且已连续18个月未发生死亡3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

突出抓好重点地区整治

在县乡村公路,农村面包车、客运班车、货车以及拖拉机等农机车为重点车辆。该支队强化“两站两员”建设和劝导作用,严管严查农用车载人、货车违反规定载人、农村面包车超员以及酒驾、醉驾、无证驾驶等重点违法行为。在国省干线公路,进一步强化警力部署,提升巡逻密度,严厉打击易引发重特大交通事故的“三超一疲劳”、酒驾醉驾等十类重点交通违法行为。同时,根据吉林市交通特点,重点查处各类货运车辆和危化品运输车辆超载、违反规定载人、非法改装和闯禁行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有效维护路面交通安全形势稳定。2020年以来,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39万余起,维持了良好的交通秩序。

联合整治超载违法行为

货运车辆违法整治始终是吉林市公安局交管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目前,全市共有固定治超站1个、流动治超站13个。其中,固定治超站设在202国道金珠乡段上,驻站民警实行“两班倒”24小时工作制,配合交通运输部门对途经的货运车辆进行检查和整治;同时,根据货运车辆交通特点,配合交通运输部门启动流动治超点,将整治范围不断向周边辐射,进一步减少整治盲区,取得较好整治效果。在此基础上,各公路交管中队依托交警执法站和路面巡逻,加强国省干线重点路段巡逻管控,及时发现存在超载和改型违法行为的货运车辆,并引导至治超站依法进行整治。2020年4月份,支队联合交通运输部门组织开展了春融期全市集中整治货车违法超限超载运输“春雷行动”,并自10月10日开始在全市范围开展为期1年的货运车辆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加大货运车辆整治力度,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和包保措施。

夯实道路交通隐患整改

近年来,吉林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运用大数据分析,精准确定事故多发点段,发现多处公路和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及时提出整改建议并协调相关部门全部予以整改。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中,细致分析公路和农村道路的交通流量和事故发生规律,组织民警深入县、乡重点路段,进行摸底调查,与交通运输部门紧密协作,全面梳理交通安全风险点,加快重点路段的隐患排查与治理。今年,按照上级交管局“减量控大”工作的部署,吉林市相继将G202国道等三处公路节点确定为事故隐患,均函告政府相关部门。目前,交管部门负责部分已全部整改完毕,分别是安装信号灯和减速带、补齐警示标志,增加临时测速点。同时,协调相关部门安装路灯和路口道路修建,对隐患及时清除。此外,还对近两年确定的事故多发点段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导,实行隐患整改“回头看”,确保了相关整改措施落到实处。

延伸管理触角推进“两站两员”建设

近年来,吉林市委市政府、市公安局和交管支队均高度重视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先后出台了《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农村治保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的通知》和《关于深化农村“一村一辅警”工程建设工作的意见》。在上级的有力指导和支持下,支队投入几十万元用于试点单位建设,提出了组织架构、人员组成,建立了制度规定,并开展了一次全面培训工作。目前,全市建立交管服务站88个,二级警保合作劝导站90个,且昌邑、高新和蛟河大队“一村一警”劝导工作开展情况较好。同时,推广农村交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及App应用工作,App劝导日志录入任务全部按时完成。

交通安全劝导员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农村交通安全管理警力不足的问题。劝导站的建设是深化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警保合作、优势互补、职能融合、安全共治”的具体体现,延伸了交通管理触角,促进形成了吉林市多方参与、协同共治的农村交通安全管理良好格局。

正本清源抓好重点车辆源头管理

近年来,吉林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运用多种有效载体,多方施策,强化源头管理工作。将安全隐患和防范事故消除在上路之前,将重点车辆和驾驶人全部予以掌控,从源头上防范化解交通安全隐患,切实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打好清剿隐患歼灭战,夯实了交通安全“第一道防线”。

在交通安全源头管理工组中,全市各级交管部门充分发挥监管指导作用,推行“交警监管、企业自管”的主动性管理,靠前一步,担当作为,促进重点车辆企业事故预防由被动应付向主动防范转变。严格落实企业隐患清查行动,督促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紧盯重点车辆单位驾驶人“满分、审验”两个教育,持续用好“上门督导、单独约谈、重点抄告、问题通报”等举措,深入开展面对面教育,加大隐患清零。2020年以来,全市交管部门深入企业排查隐患960余次,对23家存在问题的企业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对驾驶人开展以职业和安全警示为主要内容的“继续教育”督导检查230次,对存在问题的42家企业下达了《重点车辆现场检查情况记录单》,并发布“红黑排行榜”,切实倒逼重点企业落实交通安全主体责任。支队还购买了9.5万元反光标识,为农村“五小车辆”免费粘贴。

另外,吉林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还织密宣传年网络,创新宣传方式,进一步增强农民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有效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持续强化公路沿线农村交通事故预防工作。利用宣传板、流动宣传车赶大集、散发宣传单、农村大喇叭等方式,全方位、全天候向公路沿线村民宣传出行安全常识和法律知识,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等宣传平台,发布农村地区路况信息和安全出行提示,定期曝光交通违法行为。

据统计,2020年以来,吉林市各级交管部门共自建26处户外大型LED广告屏,在国家、省、市各级媒体播发稿件达1298篇,播放精品交管栏目887期。通过12123平台免费向大中型客货运驾驶人发送提示类、警示类、告知类以及服务类交通管理信息500余万条。通过“今日头条”“一直播”等网络直播平台,开展违法专项整治直播活动,累计直播34次,观看人数达到36万人。共印发宣传册20万本、宣传单50万份,宣传条幅3000余条,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宣传效果。

2021-01-07 —— 吉林市公安局交管支队治理公路交通秩序工作综述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34116.htm 1 确保更加畅通的平安公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