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夯实党建基础 让基层治理凝魂聚力

宁夏吴忠市利通区以创建国家级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示范区为抓手,坚持党建领航、多方联动、一体推进,城乡基层治理焕发新生机

近年来,宁夏吴忠市利通区坚持以提升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目标,以创建国家级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示范区为抓手,坚持党建领航、多方联动、一体推进,城乡基层治理不断焕发出新生机、新活力。

织密基层组织架构

完善基层治理“指挥所”

利通区结合“首批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县”创建工作,针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暴露出来的基层治理难题,健全完善基层网格管理机制。将12个乡镇、134个城乡社区划分为1132个网格,建立乡镇、村(居)、网格三级联动机制,配备网格员1132名,有效提升精细化治理水平。

利通区突出“组织建在网格上、党员融入群众中”,通过构建村到组、组到户、户到人三层党建网格,把党的工作触角延伸到基层的每个角落。在农村建立“村党组织—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架构,在社区建立“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单位红管家”组织架构,推动农村党组织延伸设立村民小组党小组415个,城市社区延伸设立11个网格党支部、98个网格党小组,形成以村(社区)党组织为重要领导、网格党支部(党小组)为“战斗堡垒”、楼栋党小组为“神经末梢”、党员为“网格触角”的引领基层治理主干体系,直观有效地“把党员组织起来、把人才凝聚起来、把群众动员起来”。

利通区还围绕“一核多元”基层治理体系建设要求,在巩固村(社区)党组织领导地位、规范运行村(居)委会的基础上,积极引导成立村监会、集体经济组织、妇女组织、民兵治保调解和业委会、居民议事会、行业协会等群众性组织480余个,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项目等多种形式,重点引进培育公益性、服务性、互助性“草根型”社会组织164个,不断拓展“三社联动”共治范围,近3年来累计开展社会化公益性服务29项,惠及城乡居民3200多人。

加强基层队伍建设

锻造基层治理“先锋队”

据利通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利通区已全面落实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区级备案管理制度,调整不胜任、不称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13名,面向社会公开选任14名村党组织书记,推动39个村实现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一肩三挑”,择优配齐新成立6个社区党组织书记。

探索开展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育苗工程”,组建3个农村2个社区“大梁带小梁”书记工作室,挑选5名基层经验丰富、工作成效明显的“老书记”,帮带新选任的20名“新书记”尽快成长。按照每村3人~5人标准建立10个乡镇村级后备人才信息库,创建8个农村实用人才工作室,储备村级后备力量408人、致富带头人534人。

在强化党员教育管理方面,坚持高标准发展农村党员,由乡镇党委包村领导全程跟踪指导村党组织发展党员工作,2020年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449名、接收预备党员152名,扁担沟镇等5个连续两年以上未发展党员的村党组织共发展入党积极分子8名,2020年年底全部销号。

落实好信教参教党员排查报告监督、朝觐人员资格联审联控、信教参教党员帮扶转化、激励关怀帮扶等长效机制,充分推广和发挥“兰花热心小组志愿服务”“红袖章志愿巡逻队”“张建英调解室”等居民自治组织成功经验和组织优势,发展壮大村(居)民代表、村监会、业委会、志愿服务者等居民自治力量,积极动员广大党员群众参与到村组、小区建设和基层治理。

强化基层基础保障

筑牢引领发展“桥头堡”

持续强化阵地保障。通过“资产购置、公建配套、固定资产划拨”等方式高标准新建改建村(社区)服务阵地64个,累计建设各类党建文化广场82个,依托打造的30个远教广场将党员培训课程延伸至普通群众中,全区10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服务阵地超过70%、300平方米以上的农村阵地超过95%,有效促进了村(社区)党组织服务党员、服务群众的作用发挥。

持续强化资金保障。高标准落实农村“三大三强”行动和城市“五联五化”工作机制,建立基层工作经费自然增长机制,3年来共落实村(社区)运转经费2178万元、村(社区)为民服务资金2741万元。

持续深化星级创建和软弱涣散整顿。制定村(社区)党组织星级奖励办法,及时兑现奖励资金340万元。扎实落实“四个一”和“一村一策”等措施,加大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力度。认真开展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点创建工作,组织全区34个处科级党员干部包抓17个示范点、6个软弱涣散、3个挂牌督战村和17个联系点的村(社区)党组织,确保134个村(社区)党组织齐头并进、全面进步。

持续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积极争取并实施好宁夏回族自治区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稳步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制定村集体经济管理人员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奖励办法,为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幅达标的9个村43人兑现集体经济奖励资金19.96万元,有效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用好用活党建载体

吹响共治共融“集结号”

利通区大力推行做实“党建+”等实践载体,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真正实现“建强一个党组织,办好一个合作社,振兴一个好产业,致富一方老百姓”的愿景。2020年以来,整合资金1000万元,在扁担沟镇、郭家桥乡,以“支部+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模式带动利原、山水沟等10个村发展黄牛养殖、设施农业种植。

充分抓住城南公园建设有利机遇,采取“支部+集体经济组织+企业+农户”模式,大力发展牛家坊村乡村旅游产业,并以此规划带动花寺、罗渠等5个村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做实联合党委运行机制,在城市以街道“联合工委”、社区“联合党委”为载体,采取结对共建、定点帮扶、教育培训等措施。

结合“七五”普法工作,在各乡镇培养以党员为主410人的“法律明白人”骨干队伍和3.27万人的“法律明白人”队伍,有力促进普法宣传。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扎实落实“警司联调”机制,建立各类调解组织1499个,培养人民调解员8670人,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162件,成功率达97.4%。整合公检法司力量,实施“一村(社区)一法官、一检察官、一警官”“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推动36名法官、24名检察官、108名警察、63名法律顾问下沉到村(社区)基层治理一线,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

下一步,利通区将加大在农村经济组织、村(居)民议事会、业委会、物业公司等基层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力度。以“三大三强”“两个带头人”工程为着力点,精细化抓好“百村争先百名村书记素质提升”行动,用好用活农村实用人才工作室和优秀人才党支部,加大从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大学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中培养选拔农村带头人力度,着力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突出抓好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点创建工作。

2021-01-07 宁夏吴忠市利通区以创建国家级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示范区为抓手,坚持党建领航、多方联动、一体推进,城乡基层治理焕发新生机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34103.htm 1 夯实党建基础 让基层治理凝魂聚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