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关注

春风化雨润“福田”

深圳市福田区政协构建民主监督新格局,取得民主监督新成效

福田区政协主席李生伟,副主席李宁、杨毅率队视察调研福田区重点项目香蜜湖国际交流中心建设工作进展情况。 (福田区政协办公室供图)

□ 尹道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更好凝聚共识,把人民政协制度坚持好,把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好。

2020年10月20日,深圳市福田区政协主席李生伟率领市区两级政协委员,赴华富街道、华强北街道开展交通综合治理民主监督性专题视察。李生伟强调,福田区政协委员要持续关注福田区道路交通综合整治工作,当好党委、政府的“智囊团”“思想库”,在推动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方面提出有价值、有分量的意见和建议,提供强有力的民意和智力支持。

福田区政协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扎实推进政协民主监督建设,努力形成具有福田特色的民主监督新格局,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民主监督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聚焦福田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切的问题,统筹采取协商、监督、提案、调研等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推动全区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固牢“重要阵地”

探索民主监督新途径

福田区政协紧紧依靠区委领导,切实加强区政协党组的具体领导,以协助党委和政府解决问题、改进工作、增进团结、凝心聚力为目的,找准监督切入点,深入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反映情况,确保民主监督活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把“重要阵地”建得更牢固,通过制度运行、民主程序和有效工作,严格执行特约监督员及委员代表选派程序,联系推荐政协委员出席市区单位部门民主监督、担任临时特约监督员、参加区委、区政府征求意见会、民主评议等活动约90人次,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政协履职全过程和自身建设各方面,担负起“落实下去”“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

创新民主监督工作机制。福田区政协把民主监督作为履职的发力点,不断探索新的监督形式,出台《福田区政协民主监督工作规程》,详细规定会议监督、视察监督、提案监督等八种民主监督形式,极大丰富了民主监督手段;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政协云等现代信息手段,将调研、协商、建言、监督等多项职能融会贯通于履职活动过程中,边调研边发现问题、边协商边督促解决问题、边监督边建言献策,使政协民主监督工作更加便捷、精准、高效。

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积极围绕民生事业开展民主监督活动,如组织开展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视察调研,推动福田区公立医疗机构健康稳步发展;走访调研园岭街道青苹果网红产业园,了解网红经济产业服务链,为提升福田区营商环境建言献策;组织委员开展“加快推进福田区生活垃圾减量分类工作”“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打造福田特色‘美好社区’”等民主监督活动,助推民生重大项目落地见效。组织开展推进香蜜湖新金融中心和国际交流中心建设等专题视察、民主监督活动,收集意见建议并编发《社情民意》15期,其中第15期《社情民意》刊发的《平安银行发展面临的问题》受到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福田区委书记郑红波,区委副书记、区长黄伟,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舒毓民均做了批示。

提升提案落地效能。福田区政协将制定出台《福田区政协提案成果转化跟踪实施意见》,由提案人、办理单位和提案委共同组织提案分析小组。此外,福田区政协还将邀请区督查室、委员及第三方专家参与,针对2019年立案提案中正在落实事项和未完成事项,以专题座谈、组织视察调研、承办单位书面反馈、民主监督等形式开展“回头看”工作。

畅通“重要渠道”

找准民主监督着力点

福田区政协面对经济新常态,坚持问题导向,抓住民主监督重点,把“重要渠道”建得更通畅。在推进民主监督过程中善于把握政协职能的整体性,灵活运用各种监督形式,把民主监督渗透到政协履职全过程,为履行民主监督职能不断拓展新空间。

创新平台载体,优化民主监督内容。对“城市工匠”培育管理机制改革、香蜜湖新金融中心更新整备工程、南华村棚户区改造、涉众金融风险处置等区攻坚克难项目开展协商式监督;发动委员参与“行走福田”市容环境提升“随手拍”、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巡查等监督活动,及时反馈发现的问题,探索开展一年一度的政协全体会议期间安排民主监督性专题会议;通过媒体专题栏目等形式提升新媒体条件下政协民主监督的话语权,扩大社会影响力,更好发挥政协组织和平台作用,协助党和政府解决问题、改进工作、增进团结、凝心聚力。

拓宽履职渠道,激发委员履职热情。健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程序机制,拓展提升委员社区论坛功能,打造开放式社区论坛、凝聚共识阵地;建好用好委员之家、社区委员联络站,定期开展交流互动、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等活动,建立完善履职档案,使之成为凝聚共识、联系服务群众的“桥头堡”。

广纳委员建言,提升人文高地功能。围绕“加强粤港澳优质文化合作,推动福田文化高质量发展”,委员踊跃献策。在健全“文教结合”机制方面,区政协委员史巧云建议,借助各方社会力量,大力推行“文教结合”,设立文化艺术人才工作室,探索“学校+文化名人”合作运行机制。在“寻根文化,传承家国情怀”方面,区政协委员吴磊认为,让“宗祠”焕发新风采是湾区文化的新热点,建议挖掘寻根文化,优化祠堂周边环境,作为对公众开放的公共文化设施,让宗祠既有“中国味”又有“世界范儿”。在引进人才、拓展文化发展空间方面,区政协委员闫国星等建议,加快组建美术名家工作室,广泛吸纳辖区美术人才,建立高校培训奖学金机制,鼓励中青年画家进入全国高等美术院校培训深造等,把“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同步建设为“深港文化创新合作区”,积极推动粤澳间文化交流交融,丰富福田文化内涵,让“幸福福田”具有多样性与丰富性。

福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区委、区政府将最大限度地把委员的意见建议吸纳到各项决策当中,助力打造更具软实力的“文化教育中心”,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交流合作水平和层次。

拓宽“重要平台”

实践民主监督新模式

福田区政协围绕福田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重大历史机遇,把握新形势下提案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充分发挥提案在政协民主监督中的重要渠道作用。通过完善制度机制,提案成果转化率不断提高。区政协在广泛征求委员及提案办理单位意见后,修订完善《福田区政协提案质量评价办法》《福田区政协提案办理质量评价办法》和《福田区政协提案工作服务质量评价办法》等三个综合文件;严格按照有关要求,细化立案标准,规范审查程序,通过对重点提案领衔督办、难点问题跟踪督办、热点事项专题督办等方式,推动承办单位将提案办理与本部门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开展提案办理第三方绩效评议工作,现场听取提案办理情况汇报,进行点评质询、量化评分,公布评分结果。

2020年,福田区政协共立案委员提案105件,均已按期答复完毕,满意率100%。

在福田区政协五届六次会议上,民盟界别委员联名提出“福田区前瞻布局创业板注册制改革金融支撑服务业的建议”,福田区及时从打造香蜜湖产融创新上市加速器、建立创业板上市培训等服务支撑体系、推出上市企业支持政策、继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等方面出台政策。

修订完善2020年上市企业支持政策。在境内A股上市阶段,共给予企业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资助。

实施高端人才培养计划。对事前备案参加高端研修的福田区金融业上年度综合贡献前100强企业高管,按培训费用的50%,每年最高支持300万元。

开展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专题培训。在服务支撑体系上,建立“基石服务联盟”,目前已整合29家企业作为合伙人,55个行业专家作为产业导师、上市导师和科学导师。

重点关注提案《关于加快推进福田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以解决辖区老年人的刚性需求为导向,率先实现10个街道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全力打造居家、社区、机构相融合,基本保障充分、服务供给优质、智慧发展领先的都市社区养老服务新格局。

福田区政协创新健全长效监督机制,增强了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实效性,为基层政协组织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效果好的经验做法。

2021-01-06 深圳市福田区政协构建民主监督新格局,取得民主监督新成效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34074.htm 1 春风化雨润“福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