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视野

围绕教学抓党建 抓好党建促教学

河南省濮阳市第一中学将党建与教学紧密融合,创新性提出“1234”目标任务,建立“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教师”双培养机制,开创出党建工作新局面,促进办学水平不断提升

濮阳市一中环境优美的综合教办楼(濮阳市第一中学供图)

濮阳市第一中学深入开展“争创‘五强’支部、党员”“党员1+3”和“用亮点点亮课堂”活动,形成“立足本职作表率,我为党旗添光彩”干事创业氛围,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带头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学校先后荣获国家级、省级、市级等多项荣誉称号,校党总支连年被濮阳市委、市直工委评为先进党总支。

□ 王绪阔 吕绪方

河南省濮阳市第一中学将党建与教学紧密融合,明确“围绕教学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学”工作思路,创新性提出“1234”目标任务,建立“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教师”双培养机制,深入开展“争创‘五强’支部、党员”“党员1+3”和“用亮点点亮课堂”活动,形成“立足本职作表率,我为党旗添光彩”干事创业氛围,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带头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开创了党建工作新局面,促进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升。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省级文明校园标兵”“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省校本教研实验校”“省书香校园”“省首批中小学创客示范校”“市教学质量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校党总支连年被市委、市直工委评为先进党总支。

坚持“一个带头”“两个突出”

党性修养“强”起来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学校党委牢牢把握学校思想政治和德育工作主导权,不断锤炼涵养学校领导干部的大境界、大格局和大情怀,要求领导干部认真落实“五个带头”,即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师生、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同时,实施校级领导包年级制度,倡导班子成员进课堂,要求每学期听课不低于100节,提升班子成员专业水平。

突出“党员主题活动日”活动,创新组织生活。在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基础上,创立具有一中特色的党员主题活动日“5+2”模式,“5”是指过一次政治生日、缴纳一个月党费、重温一条“平语近人”经典语录、聆听一节微党课、分享一个育人故事;“2”是指一个上级规定动作+一个支部自选动作。同时,开展争创凝聚力强、学习力强、创新力强、执行力强、影响力强的“五强”支部和政治定力强、身份意识强、业务能力强、工作业绩强、榜样引领强的“五强”党员活动,提高了普通党员参与度,增强了活动吸引力,取得了明显成效。

突出抓党性培训,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站位。坚持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学政治与学业务相结合。系统学习党的十九大以来的方针政策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提升党员政治理论水平。“走出去”进行现场教学,组织党员到焦裕禄纪念馆、红旗渠干部学院、新乡刘庄村和回龙村、位于濮阳市的全国首家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江西省吉安市委党校等进行现场教学培训,开展“讲规矩守纪律 提升执行力”党员拓展活动等,让党员在思想上受到洗礼。不断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效,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线上学习,做好“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和学校学建公众号的推广使用。

聚焦“三个强化”

党员先锋“树”起来

强化组织建设,提高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为契机,规范党员干部队伍管理,发挥党员在教育教学和后勤服务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大力弘扬“支部建在连上”光荣传统,结合学校实际把支部建在科室段上、小组建在学科备课组上,提升执行力,开创党建新局面。坚持党员发展“双培养”机制,从教师中选拔优秀人才作为党组织重点培养对象,为党员发展工作积蓄人才资源,形成发展党员的阶梯式良性机制。把校长办公会议改为党政联席会议,实现党建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的“四个一起”抓。创新开展“党员1+3”联系活动,即1位党员教师联系1位非党员教师、1个学生合作小组、1位学困生,定期汇报活动效果,对帮扶效果突出的党员及教师进行表彰,进一步增强了党员教师的责任感。全力深化“立足岗位作贡献,我为党旗添光彩”和“党员教师示范岗”活动,引导全体党员亮身份、做表率。尤其是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学校党委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下发“我为抗疫出份力”倡议书,广大党员带头捐款3万余元,全体师生踊跃捐款17万余元;圆满完成全市教育系统“复学”现场观摩会,全体党员主动请战、勇当先锋,“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切实保障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强化制度建设,构建完善管理体系。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费收缴制度、党员主题活动日制度。为加强教育教学,相继出台《濮阳市第一中学章程》《濮阳市第一中学教学常规》等30余项制度;同时,在党员中积极开展争当“学习型党员”和“党员示范岗”活动,开展管理岗位“一名干部一面旗帜,争做管理行家”、教学岗位“一名党员一块牌子,争做教学能手”、行政后勤岗位“一名职工一个窗口,争做服务标兵”活动。

强化作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氛围。坚定不移“纠四风”。领导班子率先垂范,坚持重遏制、强高压、常威慑,让“严”的味道随时能“闻到”,让“铁”的纪律随时能“听到”,让违纪违法者受处理随时能“看到”,打造有情怀、有责任、有担当的强有力班子。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把党风廉政建设与师德师风建设结合起来,落实濮阳市教育局师德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和公开承诺活动,规范教师廉洁从教行为;成立党总支纪检委员牵头的监督小组,积极摸排线索,查处违规办班、强推教辅资料等违纪行为。

落实“四个促进”

办学水平“升”起来

促进德育目标落实。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根本遵循,以党建带团队建设工作,形成独具特色的德育教育体系。德育内容创新。四个年级突出四个德育主题,初一为“迈好中学第一步”,初二为“读羊皮卷做伟大的人”,初三为“爱拼才会赢”,初四为“梦想的力量”;对女生专门开展“五自”教育活动,推动学生德育活动序列化、系统化。德育机制创新。成立德育研究中心,每个年级段增配一名德育工作副段长,进行“成功教育”、预防“学困生”产生、“家校合作育英才”等探索,推进德育创新实践。德育活动创新。以新星电视台、体育俱乐部、龙韵文学社、创客空间等为载体,举办“我们的节日”主题文化活动、十四岁集体生日暨离队入团仪式,组织学生干部到西辛庄、城市规划馆、单拐红色教育基地等进行现场教学,举办经典诗词诵读、爱国歌曲合唱比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感恩日、道歉日等活动。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按照“四有”好教师标准,教育引导教职工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事业追求。加强学习提高。每周四下午组织教职工集中学习,每月举办一次读书报告会和班主任工作交流会。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组织教职工到北京、上海、郑州、济南、新乡等地培训研修,对新招聘教师进行入职培训,寒暑假开学前举办教职工集中培训活动等;邀请著名作家梁衡、语文教学专家黄厚江、台湾作家林清玄来校讲学交流,让教师近距离与大师对话。实施名师培养工程。推荐评选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名师、专家92人,省级骨干教师、名师36人;成立九思名师工作室,组织名师带徒、名师示范课、徒弟汇报课、名师专题讲座等活动,编制7本《九思文集》和5本《九思精品课堂》,引领带动一大批青年教师更好更快提升专业水平。实施一中文库计划。苏东升校长出版了《重建学校信仰》,李冬梅老师出版了《寻得梅花点点香》《花开半圆》,王朝卿老师编著了《教学文集》,学生出版了《恰少年》,各学科教师均编撰出版了《导学案》等,形成了师生爱阅读、爱写作、爱研究的浓郁氛围。

促进科技活动创新。建成1000多平方米的创客空间,有阳光农场、科技活动室、机器人活动室、3D打印室、开源电子中心、手工制作活动室、音乐美术活动室、新星电视台AI技术平台等。成立科技创新活动中心,开展“基于‘互联网+’开展创客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国家级教育规划课题研究,创新推出“课内+课外、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空间+赛场”的“4+”创客教育模式,形成“课程、空间、活动”三位一体的创客教育实践研究基地,组织学生多次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比赛,并屡获佳绩。

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积极开展“用亮点点亮课堂”活动,引导党员教师利用自己的教学智慧在课堂教学中寻找“亮点”、捕捉“亮点”、创造“亮点”,点亮课堂,进而辐射带动更多教师成长,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坚持“一课三备两评三上”磨课活动,不断优化“十六字”课堂教学模式,建立落实堂清、日清、周清、月清的“四清”机制,确保课堂效果的实效性。围绕“大教研小集备”教科研思路,利用7个学科教研中心、教材研究中心和孙维刚教育教学思想研究中心扎实有效地开展教科研活动,编制出9个学科的课程纲要、4本校本教材、3本教学名师课堂实录等。持续加大教学条件投入,为每个班级配备希沃一体机,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助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学校中考成绩和升级成绩连年全市第一,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濮阳市一中党委将不忘教书育人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攻坚克难、砥砺奋进,持续加大党建工作力度,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全力打造文化底蕴深厚、名师和人才辈出的卓越学校。

2020-12-30 河南省濮阳市第一中学将党建与教学紧密融合,创新性提出“1234”目标任务,建立“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教师”双培养机制,开创出党建工作新局面,促进办学水平不断提升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33863.htm 1 围绕教学抓党建 抓好党建促教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