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引智+共治”让生态文明之花绽放

深圳市龙华区观湖街道探索出生态文明建设产学研快速转化模式,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在基层有效落地的生态文明之路

□ 本报记者 赵庆国

□ 李贵利 黄嘉磊

厚植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近年来,深圳市龙华区观湖街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通过“引智+共治”,成立由工程院院士等16名生态领域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的“高端智库”,探索基层首创精神与高端智库创新理论相结合、快速转化落地的特区基层改革创新模式。观湖街道通过系统思维整体推进,优化生态、生产、生活空间格局,统筹推进基层生态文明建设,在水污染防治、空气质量提升、生态资源指数、节能减排、垃圾分类减量、宜居社区和海绵城市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在基层有效落地的生态文明之路。

“引智”从虚到实

让生态文明建设在基层落地

观湖街道党工委委员白宏涛是环境科学领域的博士,也是深圳市委“苗圃计划”的一员。两年前,初到观湖街道的白宏涛在多次调研后,对基层生态文明建设有了更深层次的看法,提出要在体制、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融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这正好与观湖街道党工委书记梁嘉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相契合。梁嘉认为,基层生态文明建设不是简单解决突出的自然环境问题,而是从本质上满足人民的生态需要,保障人民的生态权利,维护人民的生态安全,提升人民的生态幸福。

为此,他们在全区率先组建了街道一级的专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办公室,协调统筹推进相关工作,开启了一场从市委“苗圃计划”衍生到观湖生态文明建设的以“智”引“智”接力跑。

2019年7月,观湖街道与中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联盟专家组成立“观湖街道生态文明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包括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南开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龚克教授,南开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顾问朱坦教授等在内的16名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大咖”受聘加入观湖街道“智囊团”,同时撬动100多所高校力量,“牵手”观湖一同为基层生态文明贡献智慧力量。

共治“生态+”

构建生产生活绿色生态网络

在“引智”借力下,观湖街道搭建起一条理念转化为成果的快速通道。针对樟坑径河数十年的污染、近千立方米的黑臭淤泥,“智囊团”中的清华大学专家团队量身打造技术路线,恢复底泥生态系统,有效破解工程治水投入大、不长效的弊端。樟坑径河黑臭水体治理工程成为13个获评“2019年度深圳市治污保洁工程优秀项目”中唯一一个由街道一级建设的项目。

观湖街道在“生态+”上做文章,通过与社区、园区、产业共治的模式,构建生产生活全方位绿色生态网络系统,促进企业园区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推动生态效益最大化。

生态+社区。在新田社区,500多家企业签订绿色环保责任承诺书,变“要我环保”为“我要环保”,开启全区环保守法社区建设试点建设。以润城社区为试点,按照“微设计、微改造”原则,挖掘社区生态文化特色,力争3年~5年将润城社区打造成有特色的社区生态文明建设样板。观湖街道所辖6个社区均获四星级宜居社区,其中,润城、鹭湖社区被评为广东省五星级宜居社区,占全区的2/3。

生态+园区。以清洁生产为切入点,探索以园区企业为基础单元,建设大数据管理平台,树立以园区作为“绿色无废城市细胞”的可持续发展典范。借助全区首个“绿色生态、节能环保建筑群示范基地”——锦绣科学园的力量,通过主动服务为园区、企业补足短板等措施,带动辐射更多园区、企业加入到这场生态文明建设的接力跑中,形成政企共治的格局。

生态+产业。结合城市管理和商圈打造等多重需求,选择合适区域,打造城市带状湿地公园、亲水平台和景观商圈,探索沿河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构建全区域绿色生态网络系统。樟坑径河白鸽湖段廊道工程,融合最新的河道生态化技术,力争为生态文明建设乃至整个深圳市的生态建设提供示范。

观湖街道通过“引智+共治”,成功打造出一种生态文明建设产学研快速转化模式,一系列改革探索在这里落地生根,生态文明之花在这里绽放异彩。

2020-12-18 深圳市龙华区观湖街道探索出生态文明建设产学研快速转化模式,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在基层有效落地的生态文明之路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33448.htm 1 “引智+共治”让生态文明之花绽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