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视野

对标“弱有众扶” 改革运营模式

深圳福田区引导慈善超市社会化创新发展

□ 叶仕春

据深圳市福田区社会福利和社会捐助中心负责人介绍,自2012年以来,福田区慈善超市每月为辖区低保户免费提供相当于市场价值200元~300元的生活必需品(低保户成员1人~2人领取标准为200元,3人及以上领取标准为300元),承担着保障低保户生活水平的重要作用。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慈善超市原有的运营模式已无法满足低保户每月对基本生活物资的需求,交通不便、运营时间短且不灵活、提供商品种类少等问题日益突显。为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激发市场活力以带动全区民生慈善事业发展,福田区民政局积极推进慈善超市运营模式改革。

由“政府主导”向“市场运营”转变

自2020年3月起,福田区慈善超市探索实现由“政府主导”模式向“市场运营”方式转变,充分发挥政府支持、超市运营、社会助力的三方合力,引导慈善超市社会化创新发展。截至9月份,累计为2272户次低保困难家庭提供生活必需品价值约52.54万余元。

经与福田区多家大型商场沟通协商制定合作方案,并报福田区民政局党组会讨论通过,最终敲定以签订合同的形式、采取赊销的办法与天虹商场福民店合作,由商场承担区慈善超市的日常运营。辖区低保户每月按标准到商场选购所需商品,凭低保证或身份证在收银台进行结算,选购商品超出自身标准部分自理,购物满200元、3公里范围以内的服务对象可提供送货上门服务。商场于次月按上月标准内实际出货总额提供发票,由福田区社会福利和社会捐助中心结账,保证供应按标准落实。

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保障辖区低保户正常生活水平,福田区社会福利和社会捐助中心工作人员通过送货上门和邮寄等形式,将慈善超市生活物资及时发放给有需要的低保户。福田区民政局通过短信、电话回访等形式调查低保户对慈善超市运营模式改革的满意度及对未来运营的意见建议,不断优化超市运营模式,探索符合福田区实际情况的慈善超市改革创新之路。

新运营模式获低保户普遍肯定

慈善超市运营模式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对于服务对象而言,一是交通便利,附近地铁、公交线路均可直达商场;二是营业时间长,商场给予服务对象充裕的时间;三是商品种类多,且质量得到多方监管,能够满足服务对象对商品种类和质量的需求;四是服务周到,送货上门服务带来更多便利。回访反馈显示,低保户对慈善超市新的运营模式普遍满意。对于慈善超市而言,一是每年可节省物业、水电、人员工资等成本开支6万多元;二是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因商品储存不当和其他原因导致的商品质量方面的投诉;三是按合同每月结算一次,费用实报实销,利于管理。

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福田区社会福利和社会捐助中心负责人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发展好慈善超市,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慈善超市市场化运营水平,继续创新慈善超市各项运营机制,强化政策支持,推动形成慈善超市自我驱动、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2020-12-16 深圳福田区引导慈善超市社会化创新发展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33385.htm 1 对标“弱有众扶” 改革运营模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