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雪芸 赵小帆 郑杳勤
莲花山上,游人如织,常年春意盎然。
莲花山下,深圳福田区莲花街道一直高擎改革旗帜,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披荆斩棘、砥砺前行,似春绿添新意,不断为基层治理提供“莲花力量”。
“五平台”协力合作
让管理更具智慧
莲花街道推出的由精准服务、资源共享、城区治理、评价管理、技术开发组成的“S-M-A-R-T”五大智慧平台,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建设“共智社区”上大显身手,是福田“全域治理”及超大型城市中心城区治理路径在基层的大胆探索,使人治变得更聪明、更智慧。
新手段找到人,扩大阵地提高吸引力。莲花街道通过“线上+线下”两个阵地、“三个平台”找到“人”。一是用好“幸福莲线”找到“线”上的人。创新线上群众工作机制,建立“幸福莲线”线上平台,搭建“1+12+N”工作体系,通过“线上发布报名—线下组织活动—线上评价反馈—进一步完善升级”模式,固化线上沟通渠道。项目上线2个月,就已组建法律咨询、旧物置换、育儿教学、相亲交友等群组80余个,举办活动500余场,获数千人关注点赞。二是用好“智慧党建”找到身边的党员。加大智慧化党建平台建设力度,优化完善“深圳智慧党建”平台、“战疫先锋”小程序,鼓励党员线上报名参与,进一步提高党员群众使用的便捷度和体验感。三是用好活动阵地找到“线”下的人。完善全区首家街道级党群服务中心服务,开发线上预约功能,开放四点半学堂、舞蹈室等功能区域,共享中心区稀有空间资源;进一步打造白领相亲“心动小屋”、职工书吧、先锋学堂等阵地,将活动或服务打造成“爆品”。
新思路服务人,整合资源提高共享力。通过三个共享,整合辖区资源,把服务从线下做到线上。一是供需共享,把“心愿驿站”开到“线上”。“心愿驿站”开通“心愿驿站直通车”小程序,通过线上“发布—分流—对接—实现—评价”,实现需求的双向认领,资源配置最大化。二是智慧共享,线上线下社区服务提供不打烊。依托“福田名片”,开发“福利计算器”功能,让居民通过自己的属性标签,计算出可享受服务情况;智慧政务服务一体机提供24小时在线电子审批、公告信息发布、交通出行查询等662项一站式服务,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三是医养共享,推动“没有围墙养老院”全覆盖。不断完善推广嵌入式养老模式,在莲花北社区“没有围墙养老院”基础上,不断把“四级养老体系”在基层延伸,深度培育康欣社区颐康之家等社区养老品牌项目,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智能穿戴技术,实现老人健康管理、应急救助、生活照料一体化服务。
新机制引领人,城区治理形成合作力。通过三个治理闭环,激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热情。一是借用智慧居民议事会,打造“民主提事、议事、决事、监事”闭环。开发智慧“阳光议事厅”小程序,应用直播新模式和数据新技术,推动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基层治理共同体。二是用好城区治理平台,打造“发现、处置、评价、优化”闭环。全面推广智慧党建和智慧福田系统平台,借助政务通、街道智慧分拨中心等渠道,通过奖惩机制督促网格员采集居民需求和事项,实现快速上报、智慧分拨、精准解决,激活城区治理最小神经元。全年采集信息6万多条,分拨、办结率达100%。三是开发志愿服务云平台,打造“招募、培训和服务效果”闭环。深化先锋积分制,在“福田名片”开发志愿积分功能,对志愿服务实施积分奖励。
新方法聚焦人,企业发展提高竞争力。街道从三个方面不断聚焦企业需求,为企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和新动力。一是聚焦效率,组团式上门服务。以街社体制机制改革为契机,组建“公共服务委员会”,以“企业服务团”一次上门搞定“暖企行动”“两新党建”“文化服务”等各项任务指标,实现服务项目最大化。二是聚焦平台,优化营商生态圈。搭建莲花街道商会、银企合作两大平台,整合政企、企企沟通资源,通过政府背书,为企业合作、投资搭建平台,实现企业合作最大化、资金整合最大化。三是聚焦问题,整合资源排忧解难。街道有法人企业8400余家,涉及白领10余万人,为帮助企业留住优质人力资源,街道积极整合各种教育、医疗、文化资源,为企业协调解决看病难、读书难等问题,实现社会资源服务最大化。
“党建+”不断完善
让党徽更有温度
莲花街道统筹安排,各有关部门密切协作协同,开展了一系列有吸引力、有参与度、有亮点的“党建+”品牌活动,大力打造有温度的街道党群服务中心。
“党建+服务”营造和谐幸福家园。常态化开展服务活动,针对辖区各类人群需求情况,狮岭社区、紫荆社区、梅岭社区、梅富社区、景华社区、景田社区6个社区社工每周在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策划举办一场服务活动;在梅富社区招募一批来深建设者家庭儿童组成合唱团和民乐团,并邀请专业老师进行辅导培训。
“党建+文化”打造基层精神乐园。传承非遗传统文化,邀请面塑传承人及剪纸书画艺术家,定期开展现场教学活动;联合辖区学校互动交流,开展“VR体验”活动。通过党建电子书、党建历史屏、垃圾分类互动等活动,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和环保意识。
“党建+医养”强化健康颐养服务。开展关爱健康系列活动,整合辖区医疗资源,联合各大医院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义诊等关爱健康活动,为居民提供免费健康体检和健康咨询等服务;开展“中医药健康文化进党群服务中心”活动,宣传推广中医药健康文化,带动全民形成健康生活理念;开展“消费扶贫进党群服务中心”活动,引入消费扶贫专用展示柜和线上消费平台,建立精准扶贫赋能提升、资源对接、宣传展示平台,打通扶贫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
“党建+宣传”策划推广精品项目。定期策划推送精品项目,进一步扩大“幸福‘莲’线”社群,策划制定宣传推广模式,推送发布党群服务中心精品项目和活动信息,吸引居民参与报名,提升党群服务中心为民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开展学习宣传活动,打造“党建书吧”,为党员群众提供高质量的阅读服务,每年组织策划举办12场“手秉书卷 心融微光”主题读书活动;充分发挥新时代大讲堂、街道党校阵地作用,持续开展各类专题讲座和授课培训;联合街头艺人开展活动,组织街头艺人在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开展绘画、书法等视觉艺术、泥塑、面塑等创意艺术活动;开展“跳蚤市场”活动,组织辖区居民、儿童等开展不同主题的“跳蚤市场”活动,更好弘扬环保节能、勤俭节约、低碳生活的精神,丰富社区居民生活。
“三板斧”优化调解
让社会和谐稳定
疫情发生以来,莲花街道全力开展依法防疫工作,积极发挥基层人民调解的主阵地作用,用好“三板斧”妥善处理疫情期间矛盾纠纷,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战疫有法”,专业团队维护辖区稳定。建立法律服务流动服务点进小区,组建“战疫有法”律师方阵进楼宇,梳理适用法律法规,现场精准法律服务,已组织专场4次、座谈会8场,咨询246人次,累计提供法律援助服务413小时。针对疫情期间部分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受挫严重问题,街道亦提前介入予以沟通化解。
规范流程,领导包案跟进促化解。由访前法律工作室先进行引导分流,针对各类纠纷问题引导至相应部门处理,并将案件落实到具体承办人。每件案件由社区工作站一名副站长、两名调解员负责承办,遇到重大疑难案件及劳资纠纷群体性事件,由挂点领导协调、督办。
加强宣传,扩大人民调解影响力。利用多种途径进行法律法规宣传,今年以来,莲花街道共登记电话来访及现场咨询各类纠纷案件216宗,现场受理调解案件41宗,调处成功41件,涉及人数376人,涉及金额1413.79万元。
莲花街道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莲花街道将发扬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以“幸福福田”为目标,打通线上线下两大阵地,将治理和服务聚焦于活力、聚焦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