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付朝欢
勇挑急难险重,敢于探索创新,甘于吃苦奉献……在平凡岗位上,他们的奋斗身影绽放出最美芳华,谱写出一曲曲团结勇毅的当代青春之歌。
榜样就在身边。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国家发改委地区振兴司贫困地区发展处处长徐欣荣获2020年“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和集体表彰活动上,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社会服务处处长李春芳荣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在全国妇联公布2019年“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名单上,国家发改委经济贸易司国际合作处获此殊荣。
12月8日,国家发改委举办第13期求是论坛,主题为“向身边典型学习 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不断引向深入”,徐欣、李春芳和经济贸易司国际合作处处长张曦分别作报告,分享个人或集体先进事迹。
“不论是战贫还是战疫,所取得的恢弘成就,都离不开一个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个体的努力。”政研室发展战略与政策处青年干部祝鹏飞在听完报告后难掩内心的振奋,“荣誉都是奋斗出来的,伟大事业都是通过一步一个脚印的扎实付出推向前进的。”
忠诚履职 务实苦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花精力最多的就是扶贫,总书记的脚步遍布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对贫困群众始终念兹在兹、惦念在心。”徐欣在汇报中说,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要归功于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归功于数百万扶贫干部的奋战牺牲,归功于数千万贫困群众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荣膺“全国先进工作者”,徐欣却从不以此自矜。他向记者坦言,在代表国家发改委参加央视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特别节目录制时,看到代为领奖的因公殉职扶贫干部家属时,内心百感交集。“当时我和处里的张楠看着他们的家属,听着他们的感人事迹,泪流满面,心里很不是滋味。相比于基层一线扶贫干部所面对的艰苦工作环境和作出的牺牲奉献,我们在办公室里加班加点,实在微不足道。”
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实施,是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和标志性工程。5年、960多万人,“挪穷窝”“换穷业”,通过易地搬迁“拔掉穷根”,实现脱贫。在国家发改委地区振兴司贫困地区发展处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张巨幅《“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作战图(2020年)》。办公室一侧摆放的“全国扶贫开发先进集体”“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中央和国家机关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的奖牌、绶带并不显眼,但很有力量感——将一个富有战斗力的集体“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故事于无声中向外界传递。
2015年以来,在国家发改委党组坚强领导、各司局大力支持和司班子的直接带领下,徐欣与贫困地区发展处的同事们并肩作战、拼搏奋斗,起草全国“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和中央支持特殊困难地区脱贫攻坚的多份政策文件,为国家政策顶层设计贡献了智慧;起草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方案、规划等,推动各地提前完成3.5万个安置区和260多万套安置住房建设任务,使近千万贫困群众乔迁新居、如期脱贫;起草消费扶贫政策文件并在全国推动落实、成效显著,获中央领导同志多次批示表扬。
“工作合力=战斗力!”在徐欣与贫困地区发展处同事心中,参加脱贫攻坚这样一场伟大的战役,奋斗的过程难忘,战友间的情谊同样难忘。“这几年,我们这些来自四面八方、年龄性格迥异的年轻人聚拢在一起,形成超强战斗力。加班至深夜甚至通宵达旦是常有的事情,大家累了就轮流在行军床上短暂休息一下。有一天清晨,看到办公室外走廊里并排摆放的5张行军床时,很有感触,非常感动,这大概就是我们奋斗青春的剪影。”徐欣说。
工作合力更体现在全委各司局、各单位之间的密切协同配合上。国家发改委承担的脱贫攻坚各项任务何以取得显著成效?徐欣给出的答案是:举全委之力扎实推进。“国家发改委党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统筹研究、系统谋划,高质量推动脱贫攻坚规划落实和深度贫困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脱贫发展,大力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条件,持续做好易地扶贫搬迁、以工代赈、消费扶贫、定点扶贫等重点工作。”
他举例说,地区振兴司全体总动员,每位司领导、每个处室都积极投身脱贫攻坚战,参与了这场伟大斗争。在定点扶贫方面,各司局、各单位“尽锐出战”,突出精准帮扶、上下联动,围绕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不断创新帮扶举措。截至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定点帮扶的河北灵寿县、吉林汪清县、广西田东县全部脱贫摘帽。
此外,国家发改委各司局还参与了多项脱贫攻坚工作,与其他部委密切配合,攻坚克难。比如,农经司推进水利扶贫、生态扶贫和产业扶贫,社会发展司推进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旅游扶贫,基础司和价格司推进交通扶贫、光伏扶贫,高技术司推进网络扶贫,就业司推进就业扶贫,投资司为脱贫攻坚提供了中央预算内投资保障。
“其实,全委的每一位干部职工都以消费扶贫的方式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来。”徐欣说,2018年,国家发改委主动担当、创新思路,牵头起草了消费扶贫政策文件并报请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实施,推动消费扶贫在全社会全面铺开。短短两年时间,全国已累计帮助销售贫困地区农产品近5000亿元。特别是今年上半年,国家发改委主动协调20多个部门共同应对疫情,开展应急式产销对接,帮助解决湖北等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农产品滞销问题,仅1个月时间,就直接购买湖北滞销农产品16亿元,帮助销售滞销农产品超过170亿元,同时打赢了战疫和战贫两场伟大的战役。机关工会、机关服务中心也在后勤物资采购等工作中加大对定点扶贫县农产品购买力度,身体力行推动扶贫工作。
“我从徐欣处长和他的同事们身上感受到了发改人的为民情怀、责任担当,感受到了他们忠诚履职、务实苦干的优良作风。这也将鞭策我不断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全面培养提升自己的履职能力,为发改事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本期求是论坛主持人、来自活动主办方机关党委的青年干部刘振时评价说。
勇挑重担 冲锋在前
“温柔、敦厚而不愚。”这是李春芳在社交媒体上的签名,也是她一直秉持的处事态度。在她身上,我们能看到战疫力量中,女性独有的温淑与细腻、智慧与胆识。
李春芳的汇报以时间为线索,回顾了她所亲历的口罩保供战全过程。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国的口罩供应存在巨大缺口,尤其是武汉一线医护人员的口罩频频告急。1月31日,国家发改委接手全国口罩保供任务。作为委里第一批参加口罩保供工作的同志,李春芳连夜联系上海、江苏的口罩企业,在电话沟通过程中,了解到企业面临口罩机和熔喷布采购、技术工人返岗等难题,她及时统计、汇总、上报,为日后全产业链保供工作奠定了基础。经过委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2月1日凌晨时分,筹措10万只N95口罩的任务基本完成,口罩保供“初战告捷”。
随着有序复工复产,非N95口罩保供工作面临更大压力。在接下来的口罩调配工作中,李春芳与72个口罩急需单位保持联系,电话微信沟通数千人次,每2小时定位跟踪1次口罩调拨到货情况。“那时我们真是24小时在线,连续周末无休。”回想起那段紧张又高效的日子,李春芳记忆犹新。
一个让人感动的细节,李春芳为缓解医疗洗涤、邮政快递、驻外使馆、环卫工人、殡葬服务等行业一线人员口罩供需紧张做了大量工作。
不仅如此。李春芳与社会服务处的同事们,在短时间内起草了很多文件,为各方行动提供了标准和遵循。为明确口罩调配原则和机制,从制度上保证在快的同时不能乱,研究起草了《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口罩统筹调配管理办法》;为确保收到任务、发出货物、接收方验收等各个环节高效运转,研究起草了《关于畅通口罩供需对接渠道加强信息共享有关事宜的通知》;为解决口罩产能区域间不均衡的矛盾,研究起草了《关于建立非N95口罩供需协作机制的通知》;疫情后期,起草形成了《医疗卫生机构口罩应急保供工作预案》,确保紧急时刻国内口罩调得出、用得上……
“口罩保供是物资保障战、资源运动战的精彩一笔,见证了最急需的资源千里驰援,在最短时间内实现了供应从紧缺向动态平衡的跨越式提升。”李春芳诚恳地说,“能够参与其中,我感到很自豪。无论对于自己,还是全处,在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全方位提高。”
在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眼里,李春芳在工作上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同时比较善于思考。“在口罩保供工作中,社会服务处是制度的‘建设者’,是需求‘记录人’,是矛盾‘调解员’,是机制的‘螺丝钉’,承担了大量工作。作为处长的李春芳同志,能够主动作为、独当一面,受到了委领导和同事们的好评。”社会发展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彭福伟说。
女性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如何兼顾工作和家庭,是很多职场女性不得不面临的难题。在战疫期间,李春芳爱人作为新冠病人收治定点医院的医生也坚守岗位,孩子未开学在家。“多亏80多岁公婆的鼎力支持,这成为我全力工作的动力之源和底气所在。”对此,她充满感激。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李春芳注意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结合口罩保供工作,她谈了三点体会:一是建议按照分级分类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建立口罩等应急物资的多元储备机制。二是对低收入人群、困难群体、弱势群体兜底保障的投入不容忽视,对社区治理的创新不容忽视。三是口罩保供战是坚持“系统论”、有效化解风险挑战的典范案例:根据口罩供需关系和国内外疫情变化,区分不同阶段确定重点策略,全产业链全方位分类施策,很好地做到了政府和市场相互补位。尤其是委党组确定的“包产到户”“自带干粮”等有效策略,是打好主动仗的制胜法宝。
如何不断提升系统思维能力?“撰写政务信息是系统梳理思路的好工具,也是一项基本功。只有经过深入研究、系统思考,才能对某领域提出指导性、建设性的发展思路,以及有针对性的可操作举措。”李春芳说。
记者了解到,李春芳曾参与过医疗卫生、教育人才、人口发展、家政体育等领域的重大文件起草,多次在发改委中青年干部经济研讨会上,以及优秀调研报告、优秀公文评比中获奖,并获得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眼中有光 脚下有路
“我们处比较有特点,连续三任处长都是女性;编制4人,通常只有一位男同志。大家看到我们处合影里两位男同志,高个子的是焦志强,现在处里唯一的男同志;另外一个是宋远程,在处里工作了10年。今年8月两人轮岗,正好是前后两任‘党代表’。”张曦代表“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国家发改委经济贸易司国际合作处作先进事迹发言,略带调侃的介绍让现场观众忍俊不禁。
国际合作处牵头负责中泰农产品贸易合作、亚太经合组织(APEC)经委会等工作,参加世贸组织、自贸协定以及中美磋商、中欧经贸高层对话等一线谈判,在多项谈判中发挥重大作用,还参与开放平台建设,关税等政策制定。“2002年以来,参与了迄今我国所有已签署的19个自贸协定的研究和谈判工作。2013年以来,会同委内相关司局、参与了迄今总共21个自贸试验区的建设工作,配合推动方案落实和试点经验复制推广。”
“回顾起来,这些工作虽然‘当时只道是寻常’,但全处始终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扎扎实实地做了不少事。这都来源于每位同志的无私奉献,他们继承和发扬了处里的优良作风——特别能吃苦、特别能钻研、特别能协作、特别团结。”张曦动情地说。
国际合作处业务比较广,每年各种层次的办文近千件,仅2019年就向党中央国务院上报了10多个研究报告,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出差也多,2019年一年就近30趟,其中20余趟是出访有关国家地区参加谈判和会议。“陈敏有一次眼病发作,但因出国办理手续、准备谈判方案周期长,也不能临时换人,于是带着眼药上飞机。”张曦稍作停顿,调整了下情绪说,“最后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现在想起来还觉得特别遗憾。”
国际形势变化快,谈判的工作常常来得很急,“出活快的前提是业务精”。张曦揭秘了国际合作处高质高效完成工作的两个“法门”:一是明确“ABC角”制度,处里每个同志都成为多面手,高效配合,随时补位,保证紧急重要任务不耽误,日常工作也不停滞。二是加强研究储备。结合国际新趋势,联系工作实际,深入分析具体问题,以可操作、有针对性为目标形成谈判方案储备。“田敏在研究海南零关税政策时,把‘原产地标准’研究得很透,在跟海关同志交流业务时,对方不吝称赞她的专业性。”
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这个以“娘子军”为主的集体始终能够妥善处理好工作和家庭的关系。四级调研员田敏怀孕期间都承担大量工作,现在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干起活来依然十分投入。二级调研员陈敏赴国家发改委定点扶贫县广西壮族自治区田东县挂职,处里的同志都积极支持她的决定,主动分担工作。2018年,张曦手术后,医嘱休息一个月,后来因为宋远程临时被派到阿根廷参加中美磋商,只休息了几天就上班了。焦志强作为处里现在唯一的男同志,重活苦差抢着来,想方设法为女同志分忧解难。
“获得‘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意味着我们处站在了新的起点上。”谈及下一步的工作考虑,张曦语气坚定地说,“我们要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为总方针,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深化国际经贸规则研究,继续参加一线谈判,在世贸组织改革和自贸区提升战略实施中发出‘中国声音’。进一步探索欠发达地区提升开放水平的新思路,推动自贸试验区深化改革开放创新,推动关税政策更好地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