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婷婷
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徐州经开区”)是国家级开发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作为经开区6个镇街中唯一的农业乡镇,徐庄镇集成改革意义重大。徐州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李淑侠明确提出了“三大引领”,即坚持规划引领,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坚持产业引领,打造开发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坚持党建引领,打造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抢占先机。
今年5月,徐州经开区改革办出台并重点实施了《徐庄镇“乡村振兴”系统集成改革方案》(以下坚持《方案》),明确了要以改革解难题、激活力、惠民生,为徐州经开区乃至徐州镇域集成改革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
“不种可惜,种了也白种。”几年前,徐州经开区徐庄镇圣人窝古村只是个偏僻的贫穷山村,民居破败,大片的樱桃树无人打理。“不种可惜,种了也白种。”“全力实施圣人窝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强化旅游功能延伸,彰显村庄特色和历史文化。”《方案》中明确由镇特色田园办牵头,山黄村负责实施。该村人文景点以此连成串、组成片,便于游客体验。
徐庄镇党委书记刘雷表示,打造集旅游、观光、采摘、休闲于一体的现代生态涵养区,以文旅产业为导流,二产为辅助,三产为收益,一二三产融合联动发展。
事实上,徐庄镇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且周边都为农业大镇,经全面分析,大胆突破,招引了翠鲜园国际物流产业园项目,落实了上级“资本兴乡”决策。
翠鲜缘国际物流产业园是典型的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项目,项目占地约350亩,分两期建设。二期249亩用地曾因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时难以获得报批。去年底,徐庄镇抓住政策机遇,协调区相关部门出具清单,单独组卷,10天内完成报批,成为全省首例利用该政策获批指标的项目,也为同类型农业乡镇转型发展提供了具体方法和参考路径。
如今,实施综合改革的徐庄镇,土地“醒”了,资源“活”了,乡村“富”了,招商引资动能更“强劲”了。截至目前,全镇22个行政村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0万元。“投资热土”名片愈来愈响,更多发展机遇注入广阔农村天地。
发挥乡情亲情优势,在“招贤令”吸引下,已经在东北地区深耕农业多年的张兆龙回乡,投资成立了徐州圣人窝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镇政府按照1:1的配比帮助他租赁土地1800亩,果树6000余棵,建立起圣人窝樱桃采摘园。在龙田村,占地300余亩的现代葡萄园内,90后大学生陆阳回乡种起高品质葡萄。去年,他入选江苏省“新农精英”人才库。
如今,徐州经开区实施的镇域集成改革,破除了惯性思维、路径依赖,以及深层体制机制障碍,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