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探索创建城乡统筹高质量发展 “试验田”和“样板区”

江苏宿迁市宿城区全面开启扶贫开发、乡村振兴为引领的城镇化试点工作

本报讯 宿迁市宿城区作为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三农”比例最高的主城区,率先启动城乡统筹试验区建设,全面开启扶贫开发、乡村振兴为引领的城镇化试点工作,成为宿迁地区推行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的“活样本”。

坚持地票交易与资金筹融并举,做足“资金盘活”全链条。围绕土地资源节约与利用,宿城区通过制度创新,探索农村“地票”交易制度,通过将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和非农建设补充耕地指标纳入有形市场,土地管理模式从土地利用指标无偿计划分配,转向政府政策调控和有偿市场配置相结合,促进农村土地要素流动市场化。截至目前,试验区新增建设用地指标6377亩,累计获取已上市交易地票资金7.8亿元资金。同时优化扶持资金与银行融资整合使用长效机制,形成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农业支持工业的筹资融资良性互动格局。

坚持安居靓镇与民生实事并行,做实“乡村美丽”新板块。围绕居住向镇区集中,宿城区高规格统筹规划安置小区建设和镇区提品改造,按照城市小区建设标准,采取“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方式,实现“先建成、后搬迁、零过渡”。探索创立“康居快易贷”,有效帮助解决购房资金紧缺难题;为安置群众统一办理不动产权证,实现农民像市民一样可向银行质押贷款,把“死钱”变“活钱”。同步建立完善片区保洁、社区收储、乡镇转运、定点处理等城乡一体化垃圾处运机制。截至目前,试验区共建设安置小区5个,安置群众7354户4万余人。

坚持产业扶贫与富民增收并重,做优“产城融合”大格局。宿城区从“重农轻工”向“工农结合”发展转变,探索推行“国有企业+家庭农场”混合性经营、农机农技专业合作社股份制经营等多种经营模式,引进培育高效农业项目35个,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26家。创新扶贫模式,探索“股份扶贫”举措,推进城乡统筹扶贫产业集聚发展,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产业发展扶贫资金、社会帮扶资金等各类扶贫资金进行量化折股,由贫困村和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分别持有股权,投资打造城乡统筹扶贫产业园3个,建设标准化厂房15万平方米,盘活和建设标准化厂房59栋。

试验区自建设以来,累计带动就业1.3万人以上,地区生产总值从2011年的12.1亿元攀升至30亿元,增幅147.93%;农民人均年收入从8319元增加至19,117元,总增幅133.33%,年均增幅10.96%。在2.4万名低收入人口全面脱贫的同时,实现了对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弯道超车”。(范景翔)

2020-10-29 江苏宿迁市宿城区全面开启扶贫开发、乡村振兴为引领的城镇化试点工作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31527.htm 1 探索创建城乡统筹高质量发展 “试验田”和“样板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