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耀军
推动共建国家开展卫生合作,共建健康丝绸之路。卫生领域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也是共建各国维护人民生命健康的职责所系。推动共建国家增强重大传染性疾病危机管理、风险治理意识,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培训、预警与处置,在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方面采取有效举措,加强传染病联防联控,可最小化传染病的扩散风险。积极参与全球卫生治理与国际卫生合作,与国际组织分享疫情信息、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诊疗等防控经验和方案,相互汲取健康新知、干预举措以及专业化的危机处理与应对经验,有助于共建各国深化卫生政策对接,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共同促进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这其中,应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厚植于各个项目和服务,帮助共建国家恢复并保持可持续生态系统,提升公民公共卫生健康素养,夯实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民众根基。
依托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携手打造智慧医疗体系。近年来,我国在大数据、数字经济等领域发展较快,数字技术在今年防疫抗疫、复工复产及保障人民生活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战胜仍在全球蔓延的疫情,中国可发挥数字优势,同共建国家分享数字化防疫抗疫政策措施和解决方案,研究布局数字技术在重大疫情应急响应、病毒溯源、临床治疗、疫情监测、舆情应对、资源调配等方面的作用和方式,加强新型传染病产生机制、流行趋势、传播途径、诊疗方法等方面的科研合作,推动数字技术与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深度融合基础上的数字卫生治理。
加快将健康融入相关政策,着力推动共建国家健康治理发展水平。积极推广“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增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加强重大传染病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在财政、税收、教育、卫生、科技等方面的具体合作中把守护中国与共建国家民众的健康置于优先位置,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公共政策体系中切实增加健康意识。同时,加大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政策沟通、人文交流,推动共建国家充分保障当地民众在接受健康教育、公平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获取健康信息、获得紧急医疗救助等方面的权利,分享中国全方位、全周期维护人民健康的治理经验。
对于即将迈入“十四五”时期的我国来说,聚焦健康丝绸之路建设,拓展数字经济伙伴关系网络,有助于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有助于促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克服疫情造成的经济社会发展困难,提升相关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和能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架设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