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海森 刘亚婷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朔北藏族乡边麻沟村花海占地3000亩、产值规模1700万元、景区收入达43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822元,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穷沟沟”以花为媒,实现华丽转身。
“从去年开始,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村里就有13个小伙子娶上了媳妇,一直以来的‘娶亲难’大难题终于不再困扰边麻沟村了。如今通过花海受益,村里平均每户增收近6万元,10户贫困户全部脱贫,打造花海景区以后村民增加景区收入分红、餐饮服务、花海务工等多渠道收入,乡亲们再也不用被迫出门谋生计,现在在家开几间民宿、做点买卖不比打工差。”眼前的一切让边麻沟村委会主任李存德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野花变景点 荒山变金山
海拔2800米的边麻沟村群山环抱,林海茫茫,一到夏天漫山遍野便会开满一种叫做“边麻花”的小野花,由此得名边麻沟村。
边麻沟村因花得名,更因穷出名。“5年前这儿人均收入1300元,全村162户农户竟有90多个单身汉,加上高寒自然条件艰苦,除了种植青稞、土豆、油菜以外就没有别的收入来源。花海开业后,2019年景区收入达430万元,人均收入达到14,822元,村里共有农家院63家、家庭宾馆15家,农户有钱的以钱入股,没钱的以土地入股景区,旅游业发展的越来越好,大家干劲十足。”边麻沟村党支部书记李培东一一诉说着村子的变迁。
2016年7月,李培东带领村两委一班人以土地入股形式流转106户600亩村民土地打造花海景区,开业短短3个月仅门票收入就达140万元。5年间,边麻沟村打出了全国闻名的集花卉基地、人文景观、餐饮住宿、娱乐游戏及其他设施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品牌。
吃上旅游饭 过上好日子
“边麻沟花海开园以后,游客经常爆满,吃饭还得提前一周预定,去年3个月时间,我的农家乐挣到了17万元,生意不忙的淡季,我还能去花海做做劳工赚点生活费,依靠我一个人在外2000多块钱工资养家的苦日子终于熬出头了。”从村“两委”发展农家乐的决定中,铁成玉看到了乡村旅游的商机,他利用国家补贴的4万元危房改造款和贷款的20万元,盖了30间房办起了农家乐。
高原地区盛夏时节,边麻沟俨然成了花儿的海洋,游客仿佛置身仙境当中,流连忘返。这片产值规模1700万元、占地3000亩的边麻沟花海成为青海省炙手可热的景点。“吃上了旅游饭,过上了好日子。”55岁的铁成玉面容喜悦,儿子在4月份娶了媳妇更是喜上加喜,一家人不再分离其乐融融的生活令人羡慕,他说:“以前为挣钱顾不上家,现在在家也能挣到钱,这样幸福的日子就像花儿一样。”
从前窎沟片区最深最远的“穷村”已彻底变成了“富村”,原来留不住人“穷山沟”,也已变成了大家都想回来的“新家园”。今天的边麻沟村,山水在变,变得更美;山村在变,变得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