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题

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激情碰撞

马家窑文化是迄今为止甘肃省发现最多、分布最广、最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文化遗址。第四届马家窑文化节近日举行,对加快推进“文旅体”融合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本报记者 李宏伟

□ 于清潍 张 莹 王亚海

近日,以“世界的马家窑·马家窑的世界”为主题的第四届马家窑文化节在甘肃省临洮县马家窑彩陶文化小镇举行。每年一届的马家窑文化节已成为人们了解黄河流域远古文明的窗口,也为当今观众提供了打开马家窑的全新方式。相比于前三届马家窑文化节,本届起点更高、规模更大、内涵更丰富、影响更深远,古老的马家窑文化通过文化节穿越时空,焕发出新的光彩。

彩陶的盛会

临洮县育才中学几十名学生在开幕式上表演开场舞《彩陶遗韵》,拉近了观众与马家窑文化的距离,也拉开了马家窑文化节的序幕。

因疫情影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英国、美国的一些考古专家不能亲临会场,他们通过视频的形式,向大会发来祝贺视频。

英国牛津大学副校长杰西卡·罗森在视频中说:“(之前)实地到访马家窑,让我有了全新的想法。甘肃对于我们理解东西文化交流,特别是丝绸之路和如今的‘一带一路’来说,意义都十分重大。”

“中国陶瓷是影响世界陶瓷艺术最重要的因素。传统文化不仅能回溯过去,还能给予我们创造未来的工具。我想对临洮人民说,我从未见过保存如此完好的陶瓷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陶瓷协会主席托比恩在祝贺视频中谈道。

“马家窑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支,是中国史前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中纹饰最繁缛、内容最丰富的。”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称,马家窑文化具有沟通东西两地文明的作用和地位,这是其他区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所不具备的。

马家窑很远,年代距今约4000年~5300年。马家窑文化是迄今为止甘肃省发现最多、分布最广、最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文化遗址,是仰韶文化向西发展的一种地方类型,被学术界公认为是与敦煌文化齐名的甘肃两座文化富矿之一,堪称民族和世界文化的瑰宝。

马家窑很近,遗址就在临洮县洮河西岸。早在1924年,瑞典学者安特生在洮河西岸的马家窑村发现了马家窑遗址,并将这种文化命名为甘肃仰韶文化。1945年,我国著名考古学者夏鼐来到马家窑遗址进行发掘,并对马家窑文化进行了命名。

“第四届马家窑文化节的举办,是临洮县大力实施‘文化兴县’战略的具体体现。”临洮县委书记石琳称,本届马家窑文化节,对于推动“一带一路”经济带建设,全面深化社会各界对马家窑文化的认知与传播,深度挖掘马家窑文化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商业价值、社会价值,打造马家窑文化品牌及产业链条,加快推进“文旅体”融合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及临洮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助力打赢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挖掘的成果

临洮,古称狄道,是黄河古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甘肃唯一集马家窑文化、秦长城文化、李氏文化、藏传佛教文化、洮河文化等优秀文化资源于一体的地区,素有“彩陶之乡”“文化县”之称。

在临洮县新建博物馆里,参观者排成长龙,有序地进入展区。这座投资3亿元、建筑面积3849平方米的博物馆,在甘肃86个县区堪称一流,它容纳和凝缩了彩陶挖掘的全部成果和业绩。博物馆展厅2000多平方米,其中文物库300多平方米,主要陈列新石器时代马家窑类型文化、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寺洼文化的石器、骨器、彩陶、玉器以及战国秦汉时期的铁器、瓷器、画像砖等文物。

据介绍,博物馆现馆藏文物1219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4件,二级文物43件,三级文物168件,其他1015件。新馆开馆两年来,已免费接待省内外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人士近15万人次。博物馆已成为一个展示临洮历史、宣传马家窑文化、提升市民文化素质,树立市民文化自信的良好教育平台。

提到彩陶文物的保护,民间收藏保护和彩陶研究专家王志安功不可没。78岁高龄的王志安,1996年就成立了临洮第一个收藏研究马家窑文化的民间社团组织,自建彩陶博物馆,收藏彩陶等珍贵文物3000多件,展出精品460多件。

王志安领衔的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已升格为省级研究会,他们以甘肃地区分布的大量马家窑彩陶为研究基础,对彩陶纹饰、图案进行深入研究,把马家窑文化的研究拓展向中华文明起源的多个领域的民族学、民俗学、哲学、艺术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进行挖掘研究。如今,对马家窑文化的研究热、收藏热、开发热正在临洮大地持续升温。

延伸的思考

“举办第四届马家窑文化节,旨在为各位搭建沟通交流、学术研讨、互鉴共享的重要平台。”定西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月芳表示,希望临洮县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加强与各位专家学者的交流合作,高效务实地开展挖掘、研究、传承、保护工作,持续扩大“世界马家窑、命名在临洮”的品牌效应。

在观赏文物珍品的同时,与会嘉宾都不约而同地提出和思考同一个问题,即如何让馆藏文物活起来、走出来,让古老的文化瑰宝为现代文明建设服务?通过研讨和交流,大家在开发传统文化产品延伸产业链条上达成了共识。

政府与企业合作,打造文化产业平台。临洮县政府与奇正藏药集团在马家窑村创建彩陶文化特色小镇。目前,奇正藏药集团已投资2亿多元,建成了2万平方米的木结构陶艺商业街、青少年陶艺体验中心及陶艺大师工作室等,供学生研学活动使用。本届文化节期间,临洮全县中小学生陶艺大赛就在马家窑彩陶文化小镇举行。近年来,临洮县组织全县75%以上的城区中小学成立了陶艺体验室,开发陶艺校本教材,开展陶艺社团活动,创编陶艺儿童舞台剧,已连续3年在马家窑文化节上举办中小学生陶艺大赛。

与大专院校艺术专业的师生合作。比如,与甘肃政法大学等10余所院校合作,在马家窑文化小镇建立教学实训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前来体验生活、进行创作。前来实习的师生以彩陶为素材,设计研发出许多精美的仿古彩陶、文化创意旅游产品,本届文化节展出产品共计2300余种。走进“推陶出新”马家窑文创产品成果展,融合着马家窑文化和彩陶元素的文创产品琳琅满目,包括装饰类的各种钥匙挂件、卡牌卡套、工艺摆件艺术品,日用类的水杯、挂钟、茶具、毛巾、床具,服装类的衣帽鞋袜、丝巾手提包,办公类的文件夹、记事本、笔、胸牌、鼠标垫以及访友送礼的各种纪念品等。这些文创产品与马家窑文化相互碰撞,产生了独特的艺术效果,吸引众多参观者驻足观看,并连连夸赞他们找到了传承古老文化的新模式。

与考古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合作,进一步加强彩陶文化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比如,成立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北工作站和省级马家窑文化研究会,挂牌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学术实践基地、北京大学理论基地,精心谋划启动实施了马家窑文化遗址保护工程,马家窑彩陶文化小镇建设等一批重点项目。

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抵达多远的未来。如今,临洮以具有5000年历史的马家窑文化为抓手,持续打造马家窑文化品牌,延伸产业链条,加快推进“文旅体”融合发展,未来临洮终将实现文化崛起。

2020-09-30 马家窑文化是迄今为止甘肃省发现最多、分布最广、最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文化遗址。第四届马家窑文化节近日举行,对加快推进“文旅体”融合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30822.htm 1 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激情碰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