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建飞
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地处陕晋蒙三省区交界地带,既是国家西煤东运、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的重要枢纽,又是国家规划的陕北高端能源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省级民营经济转型升级试验区和省直管县试点,先后获得全国百强县、省级环保模范县城等诸多荣誉称号。
九曲黄河,蜿蜒不息。府谷是黄河入陕第一县,万里长城横亘东西,滔滔黄河环绕而过,素有“黄河金三角”之美誉。近年来,府谷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立足“生态保护、生态恢复、生态重建、生态富民、生态服务、生态安全”六条“战线”,实施三北防护林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工程,实现林业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型跨越;全力构建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相互协调的体制机制,县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绿线逐步上扬,绿色带来的生机不断延伸……府谷通过生态保护治理、绿色赋能、植绿造绿等多种手段,让“黄河入陕第一湾”水更清、岸更绿、人民生活更幸福。
构筑生态绿色长廊
打造美丽宜居县城
黄河自古以来就是府谷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保障,保护好黄河母亲河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坚持问题导向。紧紧抓住国家在法律层面全面推行公益诉讼制度的重大契机,把检查监督作为保护黄河母亲河的重要手段。府谷以解决“四乱”突出问题为抓手,在全国率先启动“保护母亲河”公益诉讼专项活动,通过执法与司法衔接、县域内多方联动、跨区域协同治理等方式,携起了手、清理了乱、管住了人,达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治理效果,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统筹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更好服务地方,真正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府谷全面健全“河长制”组织体系,实现县、乡、村三级“河长”全覆盖。统筹推进控源截污、生态修复等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县内黄河支流之一孤山川黑臭水体整治全面完成。开展黄河流域府谷境内入河排污口排查专项行动,累计排查出排污口521个,正在系统推进治理。
加大力度植树造林。加快实施重点区域造林绿化工作,塞上森林城提质增效行动开展以来,累计完成投资4220万元,造林3.3万亩。坚持“补点、连线、拓面、添绿、增美”的思路,植树增绿,优化生态环境,让人民在生态建设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减轻风沙危害。构筑北方生态屏障,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府谷落实中央投资550万元,对黄甫镇、孤山镇、墙头农业园区实施人工造林。筑好千里绿色长廊,重点打造沿黄路南段、野芦沟至石马川高速公路引线和大石路庙沟门段两侧山体绿化带。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结合乡村振兴,重点对民俗景点、产权制度改革区域条件较好的哈镇糜茬墕村、庙沟门郝家沙墕村、武家庄镇武家庄村等15个村庄进行绿化,并于去年启动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绿化攻坚行动,以重点村为主,努力打造村在林中、人在绿中、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生态良好的新农村。
挖掘经济价值。充分利用和发挥名优特新品种的优势,加大对经济林低产园的资金投入,促进农村经济林产业的发展,对碛塄、王家墩、武家庄、古城、麻镇等地红枣林和海红果林进行改造,提高果品品质及产量,推动其取得经济效益。促进森林良性发展,实施中央抚育林项目建设,在大昌汗、新民、海则庙、府谷、三道沟、庙沟门、黄甫、老高川、孤山等乡镇的非天保区实施抚育林建设。采用“岩面喷播”技术,让裸岩盖上“绿被”,对府谷镇阴塔村别墅后垂直山体裸岩面进行试点整治,让县城裸岩变成绿色长廊,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开发与保护相协调
生态府谷为民造福
地处神府煤田腹地的府谷,多年来凭借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势,成为榆林能源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获取矿产资源的同时,植被破坏、水土流失、采空区塌陷等问题凸显,矿区生态治理与修复成为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
推动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相协调。府谷创新制度建设,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和土地复垦方案基础上,尊重矿区村组和乡镇实际需求,编制“二合一”方案,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明确治理责任主体,做到“不欠新账,多还旧账”。截至目前,全县已有56个煤矿的方案通过审查,11个煤矿的方案已编制完成等待上会审查,其余煤矿的方案正在编制。
加快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府谷建立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库,目前已纳入重点项目15个,计划总投资16.28亿元。今年重点启动天桥段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计划投资1200万元,打造“山顶林草覆盖、山间瓜果飘香、山底景观宜人”的黄河流域生态修复示范工程,探索形成集矿山修复区、经济林区、观景台、耕地区、山体复绿区等为一体的生态修复新模式。同时,按照“一矿一策、试点先行”的思路,把三道沟煤矿、瑞丰煤矿、南梁煤矿作为府谷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项目示范点,通过对塌陷区开展土地平整,修建蔬菜、瓜果温室大棚和采摘园,或在采空区域内种植油松、樟子松、云杉等,全面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作。
以生态环境保护引领和倒逼传统产业创新转型。镁冶炼用低阶煤高温热解煤气、副产洁净炭等两项标准通过专家审定,府谷首条镁合金压铸件项目于今年5月正式投产,京府煤化氨水处理技术进入试验阶段,高端能化基地建设取得新突破,特高压换流站、庙沟门电厂二期、清水川电厂三期等项目加快推进,大唐西王寨电厂已核准……府谷千万千瓦级煤电产业集群基本形成,煤炭资源就地转化能力不断提升。
矿山环境治理修复助力乡村振兴。庙沟门镇地处神府煤田腹地,面对煤炭开采与当地脆弱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逐步探索出煤炭开采与生态协调发展的路子,在采空区建起果蔬大棚,实现了绿色友好型发展。盛夏时节,行走在庙沟门镇西尧沟现代农业产业园,山顶绿植披坡,山腰瓜果飘香,山底林果满目……沟壑纵横、荒坡荒沟的采煤沉陷区逐步变成万亩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园。“过去是尘土飞扬,现在是青山绿水”——如今,这句话成了西尧沟村人人挂在嘴边的话,在他们眼里,过去的山是“秃圪蛋”“石圪蛋”,现在整成“绿圪蛋”;过去的地是“岔岔洼洼”,现在是“平平整整”;过去住的是“土窑破院”,现在是“楼上楼下”……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生态府谷让群众生活更幸福。
绿色赋能转型升级
生态经济效益双赢
近年来,府谷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示范县。
府谷坚持“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原则,按照“复垦造田、景观再造、开发建设、场地展示”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规划思路,形成集矿山修复区、经济林区、绿地区、观景台、耕地区、义务植树区、山体复绿区、沿黄公路服务区、边坡修复区、宣传区为一体的生态修复治理方案。
具体而言,充分利用废弃矿山及周围的特殊地形,重建植被形成绿地;对修复区边坡进行护坡复绿,建造人文观景台,塑造黄河沿岸特色景观;实施土地平整、表土回覆,重新规划为耕地种植区;沿黄公路废弃场地或土壤基质不良的场地作为公路服务区,进行开发建设活动。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黄河沿岸山顶林草覆盖、山坡经济林果、山底环境宜居,打造沿黄生态路、产业路、致富路、经济路、观光路。
目前,投资1200万元的府谷县沿黄地区天桥段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已完成设计编审,即将组织实施招投标工作,其余5个生态修复项目正在争取中央投资,将全力打造全市黄河流域生态修复示范项目。
据了解,为加快推进黄河流域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建设,府谷县将在“十四五”期间,按照“三区二带多廊多点”总体布局,通过实施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生态廊道建设、森林质量提升、草原生态修复、美丽乡村建设、林草产业建设、农田防护林网建设等八大工程,构建生态空间治理保护修复新格局,实现林业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型跨越,为全市打造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贡献府谷力量,为全县群众致富奔小康创造积极条件,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老百姓致富的“金山银山”,使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取得双赢。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绿色发展为府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活力,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深入实施,府谷必将拓宽发展新空间、厚植发展新优势,努力在“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中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