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保持创新定力 激荡产业活力

今年前7个月,合肥经开区生物科技、新能源汽车、智能终端等战新产业实现16.92%、40.03%、35.80%的高速增长,带动战新产值同比增长9.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6.2%

□ 李长龙 保 妹

今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赴安徽省视察,对安徽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日前,合肥经开区召开专题学习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和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我们将紧抓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机遇,吸引创新要素集聚,推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争取为我们国家在关键领域解决好‘卡脖子’的问题贡献一份力量。”合肥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秦远望表示。

产业链再完善

工业经济企稳回升

今年以来,作为安徽省先进制造业的主引擎,合肥经开区以创新引领发展的新动能,强力推动经济保持高速运转态势,产业活力持续释放,经济复苏势头明显。1月~7月,合肥经开区工业生产稳步回升,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

合肥经开区经贸局有关负责人分析称,疫情之下该园区工业经济呈现两大特征,一是支柱产业夯实发展底盘,龙头企业发挥出稳支撑的“顶梁柱”作用;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实现速度与质量双提升。

9月18日,蔚来汽车对外发布消息称,在今年疫情严峻、生产及供应受到严重影响的情况下,蔚来第三款量产车EC6仅用时6个多月即实现了批量生产。同样在合肥经开区,距离蔚来合肥基地不远处的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市场表现同样抢眼,1月~7月营收达到496亿元,同比增长40%。

与此同时,国内存储芯片“三驾马车”之一——长鑫存储的产能为3万片晶圆/月的项目已开始产能投片,首款“中国芯”8GbDDR4内存产品正式上线销售,引领合肥经开区在我国半导体行业版图上加速隆起。

据统计,1月~7月,合肥经开区生物科技、新能源汽车、智能终端等战新产业实现16.92%、40.03%、35.80%的高速增长,带动战新产值同比增长9.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6.2%。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合肥经开区面对复杂多变经济形势的主动作为,唱好建体系、出政策、优服务“三部曲”。

一方面,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赋能产业,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发展。合肥经开区利用工业互联网、AI、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产业赋能,推进传统家电向智慧家居转型,装备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汽车向智能网联转型,智能终端、快速消费品向数字互联转型。

另一方面,以链长制为抓手,对产业链进行“延链、补链、强链”。合肥经开区突出重点、补好短板,聚焦主导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招引落地重大项目,实现升级发展。下一步,计划重点发展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四大战新产业。

创新链再提升

构建科创新格局

近年来,合肥经开区坚持以创新型试点城市和转型升级发展建设为契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政策、平台、人才、金融、环境等资源要素配置,初步形成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推动发展的良好态势。

从2017年起,合肥经开区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倍增计划”,依据企业生命周期,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分阶段、分层次、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和知识产权服务,发放“科技创新券”。同时,创新推出诸多科技金融产品,通过政府出资设立资金池,撬动银行按照10倍杠杆放大授信额度,并给予企业和银行贴息政策。

合肥经开区还将全区各类双创平台全面纳入动态管理和服务体系,已建成7大创新平台、14个众创空间、14个科技企业孵化器,规划双创载体面积243万平方米,各类创新平台共吸纳创新创业项目1200个。

据了解,合肥经开区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大、哈工大等高校、院所良性互动、加强对接。清华合肥院致力于工程科技创新与管理科学创新,构建安全管理和风险主动防控新模式,形成城市安全管理的“清华方案·合肥模式”。目前,清华合肥院园区已引进孵化科技企业11家,其中国家高企4家。

哈工大机器人研究院以发展下一代机器人为核心,构建机器人“创新+创业+产业”集聚发展模式,建立以机器人核心部件、机器人本体、机器人系统和机器人云平台为主的创新链。目前,已组建成立智能装备、人工智能等6大产业研究所,着力打造华东基地。

1月~8月,合肥经开区新增国家级高企116家;完成专利申请量5029件、授权量2796件,增幅分别为33.18%、25.27%;国家级众创空间达3个、国家级孵化器2个,特色双创工作被财政部考核初评为优秀等次。

危中寻机,关键靠创新,未来发展的新优势也靠创新。今后,合肥经开区将加速建设科技创新策源承载地,构建以南区“两湖科创圈”(以翡翠湖、南艳湖为科创双轮,繁华大道和锦绣大道为廊道)和北区“国际科创门户”(以空港经济示范区启动区为核心)为支撑的科创新格局。

2020-09-30 今年前7个月,合肥经开区生物科技、新能源汽车、智能终端等战新产业实现16.92%、40.03%、35.80%的高速增长,带动战新产值同比增长9.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6.2%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30812.htm 1 保持创新定力 激荡产业活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