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 聪 周子昊
灵璧县位于安徽省北部、长三角腹地纵深区,目前处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加速期。
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抓好重点工作,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成效。
灵璧县以思想引领行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挖掘人力资源优势、放大农业产业优势、构筑产业链条优势,努力探索与沪苏浙城市对接融入的坐标系、主攻点。
挖掘人力资源优势
提供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搭建产教融合统一平台。长三角区域是全国最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和制造业研发高地,具有完整的工业产业链条和发达的产业集群,产业工人的需求量很大。而灵璧县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在培育产业工人的职业教育中具有较强优势。灵璧职高在校学生有8000余人,作为安徽省首批中等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试点学校,拥有汽车美容、机电、电子等专业实训以及职业培训、创业培训、职业鉴定中心等产学研软硬件教学体系,平均每年可为社会培训和输送大量具有专业素质的技术工人。灵璧县依托灵璧职高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资源优势,突出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建立跨区域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联动机制,打造示教育规划与长三角产业规划全面对接、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全面对接、学校发展与企业成长全面对接、人才培育与区域发展全面对接的资源共享模式,为示范区及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共建开放人力资源市场。长三角区域内人力资源流动和科研人员的合作交流,是推动区域内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灵璧县在人力资源流动和高层次人才引进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在人力资源流动方面,疫情期间,灵璧县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组织“2+N”系列招聘会,搭建选岗择业平台,举办专场招聘会70场次,参加企业500余家/次,提供就业岗位5.3万余个,其中长三角核心区企业占比达85.42%;在人才引进方面,灵璧县对于技术领军人才引进给予政策性扶持,对引进培养的技术领军人才按不少于1:1的比例给予配套经费支持。灵璧县积极发挥开放的人力资源市场优势,加强与长三角区域内其他城市的人力资源协作,推动人力资源、就业岗位信息共享和服务政策有机衔接、整合发布,联合开展就业洽谈会和专场招聘会,促进人力资源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在区域间有效流动和优化配置。
打造开放共赢企业家商会。社会是企业家施展才华的舞台。灵璧县在江浙沪地区企业家众多,各地灵璧商会为凝聚灵璧籍企业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灵璧籍企业家承担社会责任、回馈家乡的重要媒介。灵璧县通过进一步服务好、培育好在江浙沪等长三角核心区内的商会,将在江浙沪等长三角核心区内的商会打造成提供精准招商、产业导入、产业升级、对接外部资源、专业培训等一站式综合服务的系统解决方案平台,为灵璧县精准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不可或缺的信息资源优势。
放大农业产业优势
变“地域农产品”为“区域农产品”
站稳农贸市场主阵地。灵璧县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生产基地,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达360万亩左右,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160万亩、玉米110万亩、大豆40万亩,蔬菜种植面积近30万亩;灵璧县也是全国畜禽养殖大县,是安徽省首批现代畜牧业试点县,年均可出栏牛4万头、猪100万头、羊50万只、禽4000万只。近年来,灵璧县农业发展部门已与上海、南京、合肥等批发市场及农产品交易中心达成意向合作协议,产自灵璧县的粮油、蔬菜、牛羊肉、禽蛋等每天均有几十种特色农产品进入长三角主要城市农贸市场销售,优质农产品在长三角地区销售产品产量占六成以上。同时,灵璧县还将继续强化“稳粮增收”责任,引导粮食生产主体与加工主体融合发展,打造“放心粮油”品牌;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生产有机绿色蔬菜;努力建设优质肉牛肉羊产业基地,推进禽蛋水产高品质生产;大力擦亮灵璧农业品牌,牢牢占据长三角地区农贸市场,让好产品卖上好价钱。
打造网络电商最高地。当前,由于网络电商的快速发展,长三角区域内的所有城市消费者都可以通过“淘宝生鲜”“京东生鲜”等线上电商平台渠道直接购买到灵璧县优质农产品,例如,灵璧县浩园果蔬通过电商平台每年为上海供应果蔬量达5000吨以上。灵璧县通过延伸发展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配套服务体系,着力提升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建设水平,推广“电商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加强农村电商企业产销对接活动,推动传统电商转型升级,加快建成“长三角3小时鲜活农产品物流圈”。
开拓订单农业新领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也为区域农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机遇,巨大的市场消费需求,调整着区域农产品的结构和开发方向,将原来的“地域农产品”逐步变成“区域农产品”。灵璧县大力支持当地农业企业探索与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上海、南京、杭州等地销售主体合作,依托流通组织发展订单农业,根据消费者需求及时调整农产品品种,加快发展现代农作物、畜禽、林木种业,切实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同时,灵璧县还在做优特色农业方面,支持有条件的乡镇建设一批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加快推动特色乡镇、特色村庄建设步伐,培育做大特色产业,通过长三角区域大市场的带动培植,激发县域农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构筑产业链条优势
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产业集群
加快建设特色产业集群。灵璧县现有机械制造类企业30家,经济开发区内现有机电产业项目18家,投产运营12家,初步形成了以儒特研磨、四方精工、九瑞农发、明远轴承、海纳百川、正阳轴承、飞松机械、灵杨机械等为代表的机械制造产业集群。其中,四方精工、灵磁新材料、九瑞农发、金泰自动化设备、加文汽配等10家企业已获批高新技术企业,这些企业掌握的一些技术目前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机械制造产业集群具有行业专业化的特征,其成员企业包括原材料、机械设备、零部件和生产服务等领域的供应商和互补产品的制造商、技能与技术培训、行业中介等关联企业,正是长三角区域内制造业发展延伸的重要产业链条。灵璧县立足自身产业特色和自身优势,主动对接上海、昆山、南京等长三角核心城市,参与汽车制造、机电产品等区域产业配套产品加工生产,积极融入长三角区域装备制造、工业机器人等产业联盟,不断创新自身产业制造能力,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机械产业集群。
加快推动园区提质升级。工业园区是承接企业发展的关键,更是对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因素。灵璧经济开发区规划占地面积30.2平方公里,目前已建成区10.83平方公里,园区内道路、绿化、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完善。园区建有食品产业园厂房8.3万平方米,配套办公楼、宿舍、食堂、展厅5.2万平方米;建有机械电子产业园,已建成9栋厂房,总面积19.2万平方米;另外还规划建设纺织服装产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现代物流园。园区内有306省道及224省道、宿淮铁路(客、货)及盐洛高速穿境,盐洛高速灵璧出入口在开发区内,交通便利、产业链条联系紧密。灵璧县通过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工程,不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积极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发展机械电子、食品产业集群,推动打造省际毗邻地区产业合作示范区、创优“四最”营商环境样板区、跨行政区产城融合发展先行区。
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科技成果转化发展是撬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核心,也是践行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创新活动。灵璧县依托儒特研磨设备制造等企业,大力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调整优化招商引资工作重点和方式方法,瞄准长三角区域内知名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结合灵璧“两新”产业(战新产业、高新产业)、“多集群”产业创新需要,着力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基地建设上走出新路子。灵璧县以现有的“双创”平台为依托,以产业关键技术成果实用化、产业化为重点,着力探索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新路径,实现对接长三角区域“两新”产业、建设若干百亿级产业集群的灵璧现代化产业体系新格局。
(本文配图由灵璧县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