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尹道振
商以求同,协以成事。日前,深圳市福田区政协主席李生伟主持的“汇聚民营企业和社会力量,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双月协商暨首届“福商·区长面对面”座谈会在福田会堂召开,福田区区长黄伟与18位企业家及政协委员代表欢聚一堂,面对面交流。座谈会还创新运用远程视频连线2位港籍福商政协委员“加入群聊”,开启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实践民主协商新模式。
政协“搭台”政府“唱戏”
实践民主协商新模式
一直以来,福田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提升福田营商环境。7月底履新的福田区委书记郑红波近期密集前往辖区各大企业调研,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帮助解决企业困难。
郑红波表示,福田区作为深圳的中心区,一直把服务企业摆在重要位置。当前,福田区正抢抓“双区驱动”重大历史机遇,对标最高最好最优最强,加快建设“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和“香蜜湖新金融中心”两大核心新引擎,在新起点上开启新征程。今后,福田区将一如既往地传承和发扬“服务企业”的好传统,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主动作为、久久为功,奋力谱写福田发展的绚丽篇章。
政协“搭台”,政府“唱戏”。福田区举办首届“福商·区长面对面”座谈会,是深圳市首创,也是福田打造协商民主特色品牌的活动。
福田区委、区政府、区政协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政协工作会议要求,举办“福商·区长面对面”座谈会,是福田区为全力打造“国际金融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文化教育中心”“服务交流中心”四大中心、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而创新打造的政企协商新平台。
座谈会上,与会企业家和政协委员踊跃发言。福田区政协常委、南方民营科技研究院院长、福田智库议事会总干事兼召集人周万雄作了主题发言,深圳市统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超、深圳价值在线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苏梅和深圳市注册建筑师协会会长艾志刚等参会嘉宾相继作了发言。
黄伟听取他们从法律、金融、科技、规划、设计、制度设计等方面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后表示,政协委员和企业代表人才荟萃、智力密集,大家对福田未来发展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接下来,福田区政府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和深圳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意见》精神,按照区委部署,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活力和创造力,为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贡献福田力量。
福田区发改局、科创局、工信局、文广旅体局、金融局、企服中心等单位主要负责人分别围绕福田区落实《关于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意见》作了情况介绍,并对参会企业家和政协委员提出的部分问题进行了回应。
“活动非常有意义,作用也很大。福田区政府主要领导和企业家代表面对面沟通,能共同把脉和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很多问题。”“企业有所呼,政府有所应。福田区政府和区政协搭建这么一个高规格、高层次的政企沟通平台,面对面倾听企业家的心声,及时解决和回应企业呼声,非常值得点赞。作为福田的企业家,我感到很振奋。”参加会议的企业家及政协委员纷纷对此次活动进行点赞。
当好企业“娘家人”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福田是深圳的行政、金融、文化、商贸和国际交往中心,也是深圳高品质发展先锋城区和高端产业集聚区,云集了145家“世界500强”企业及分支机构,集聚全市约70%持牌金融总部机构、70%物流总部、50%创投机构,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四成以上。
近年来,福田区抓紧抓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围绕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区总目标,对标世界一流,营造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便利化的“福田福地”营商环境,形成滋养企业发展和孕育创新创业的丰厚土壤。
特别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福田区防控有力,近6个月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保持“五个零”。疫情期间,福田区第一时间安排近10亿元资金、推出全国首个县区级政府防控疫情应急扶持企业政策“福企11条”,随后又安排近6亿元资金推出“福企新10条”。今年5月20日,福田区又推出2020年度的“1+9+N”产业资金政策,安排资金20亿元。因此,虽然受疫情影响,但福田区经济发展形势仍然向好。今年上半年,福田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0%,增速高于全市1.9个百分点,是全市增速的20倍。
问需求解难题送政策
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
福田区率先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部署要求,深入企业问需求、解难题、促发展、送政策,多措并举打好服务企业“组合拳”,确保福田经济持续增长。
助企业增效能,构建政策支撑体系。福田区2017年出台我国首个地方产业体系中长期规划——《深圳市福田区现代产业体系中长期规划(2017—2035年)》,确立以“曼哈顿+硅谷”为对标、“金融+科技+文化”为特色、“CBD+高新区”为形态的高质量发展目标。出台“1+9+N”产业政策体系,包括1个产业资金管理办法、9个产业政策、若干细分产业或区域措施,安排支持资金18亿元,为企业“装备”升级提供持续动力和精准服务。
为市场增服务,深化营商环境系列改革。实施“双轮驱动”,同步建设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两个政务服务平台,打造全能型“福田政务超级枢纽”和智慧化“掌上政府”,实现“四个一”,即一窗受理、一门办全、一网通办、一次办结。推动“三全覆盖”,精准对接企业所需所盼,围绕企业开办、扩建、经营、注销等环节,行政许可、审批、服务等领域,线上、线下等政务渠道,推动覆盖企业发展全周期、全领域、全渠道的改革举措,实现零时限、零收费、零距离、零材料,推动政府行政效能再提速,为企业运营和发展保驾护航。
为企业增活力,强化创新载体和空间保障。依托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这一重大平台,利用低成本产业空间、高效率产业配套、高价值工作岗位、高强度政策支持等优势资源,成功引进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孔雀谷、鲲云人工智能研究院等30多家科创平台及企业。未来通信高端器件创新中心、广东省南方量子科技协同创新研究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未来网络试验设施”项目等接连落地,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集聚作用渐显,创新生态体系不断完善,企业创新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充分发挥中国(南方)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作用,广聚优质知识产权资源,推动产业向创新价值链高端攀升,依托全链条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中一知识产权城”,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创造、保护、法律、投融资等“一站式服务”。
同时,福田区针对中心区房租贵、房价高的“痛点”,实施“三五空间”工程,即推出5块新增总部用地吸引总部企业上市公司新增量,提供50万平方米政府产业用房激发大中型企业新动能,打造50万平方米低成本产业空间实现中小型创新企业新转型。福田区还以“政府主导+国企实施+安置房建设+人才住房建设”改造模式,将老旧住宅区、城中村高质量改造为人才住房。例如,深圳首个城中村水围青年人才公寓,为创新创业人才提供504套15,472平方米优质住房,有效缓解人才住房紧缺问题。
(本文配图由福田区政协办公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