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条

区分轻重缓急 科学安排灾后恢复重建项目

国新办就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情况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

本报北京9月3日电 记者付朝欢报道 “今年我国遭遇了1998年以来最严重的汛情,仅次于1998年,洪涝灾害死亡失踪人数较近5年的均值下降了49.8%。”9月3日,国新办就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情况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秘书长、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兼水利部副部长周学文如是介绍。

“这样的结果来之不易。”周学文表示,得益于国家防总统筹协调到位、部门履职协作到位、地方各级党委政府指挥到位、人员转移避险到位、抢险救援救灾到位,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防汛救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胜利。

随着洪水逐渐消退,8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明确了灾后恢复重建的重点领域、主要任务和相关政策措施。国家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司负责人王悦现介绍说,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重点地区,要结合本地实际,重点围绕水利、农业、交通、市政等领域抓好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

王悦现表示,各地要抓紧组织编制灾后恢复重建的实施方案,区分轻重缓急,科学安排重建项目。对于群众生产生活急需的项目,要抓紧组织实施。对于关系长远的重大工程建设、重要基础设施补短板、城市内涝治理、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等,要尽早谋划,论证成熟的要纳入“十四五”规划中统筹考虑。

此外,统筹安排中央与地方的相关财政资金,加大对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投入力度。各地政府要创新资金下达方式,确保资金直达灾区和恢复重建项目,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强化对受灾地区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的金融支持,建立用地审批快速通道,优先保障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用地指标。

针对今年秋汛形势,应急管理部防汛抗旱司司长李坤刚表示,“绝不可小视和丝毫懈怠”。从历史规律看,进入秋季后,我国西南、西北等一些省份降雨连绵,往往导致嘉陵江、汉江、渭河等江河发生秋季洪水灾害。

2020-09-04 国新办就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情况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9931.htm 1 区分轻重缓急 科学安排灾后恢复重建项目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