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钟哲
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6省区的6个新设自贸区2019年揭牌,“6箭齐发”的重磅消息令人振奋。一年来,各地自贸区建设风生水起、相得益彰,阶段性成果令人瞩目、催人奋进。
自从7年前自贸区在上海横空出世、先行探路以来,我国自贸区建设如今已经初步形成“1+3+7+1+6”基本格局,东西南北中协调、陆海统筹的开放态势已经显现,构筑起开放新版图。其中河北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充分发挥各片区示范带动作用,引领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山东自贸区把“试验田”种成“高产田”;云南自贸区创新沿边经济社会发展新模式等,都是其中的突出亮点。
好风凭借力,扬帆一路歌。新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一年多来,一系列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的政策逐步落实,制度创新打通堵点、释放活力,成为对外开放的重要抓手。深化交流合作,聚焦创新发展,稳旧拓新开拓国际市场,奏响改革开放最强音,书写命运与共新篇章,一个个奇迹,在自贸区沃土中开花结果。
建立6个新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战略举措。其目的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更好服务对外开放总体战略布局,把自贸区建设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自贸区建设的逻辑起点。
敢试敢闯,是自贸区的天然属性,是其与生俱来的鲜明品格。这就为自贸区先行先试、在严格执行政策前提下探索创新注入了强劲动力。它不是墨守成规,也不能因循守旧,否则就和“试验”二字格格不入。正因为这样,各地自贸区认真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地区经验,结合各自实际消化吸收,形成创新制度体系。同时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制度创新破解制约发展瓶颈,延长产业链、创新链,推进提质增效,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自贸区建设既彰显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胸怀,也凸显了自贸区推动经济发展、管理升级的强大推力。
一个省有一个省的禀赋,一个省有一个省的优势。禀赋不同、资源有异,决定了自贸区建设不能千篇一律,而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国务院出台的《总体方案》,也提出了各有侧重的差别化改革试点任务。自贸区各自发挥优势,各自展其所长,中国自贸区建设,就能开出绚丽之花、收获丰硕果实,为中国人民增强获得感,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