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视窗

从“脏乱差”到“白富美”

浙江仙居县上横街村以农村环境整治和“五水共治”为切入口,实施“123行动计划”,实现了从破旧村向整洁村再到精品村的美丽蜕变,完成了美丽乡村转型升级

荷花塘四周有一条田园生态绿道,如果你是夏天来,沿着绿道漫步,一定会闻到阵阵花香。

闲适的午后,不妨去“三棵树”看看,这里兼具书吧与茶吧功能,环境清幽。

□ 本报记者 徐 军

2013年村两委换届以来,浙江省仙居县白塔镇上横街村两委干部带领村民共建美丽乡村,积极探索乡村振兴道路,在村支部书记许子兵带领下,以农村环境整治和“五水共治”为切入口,实施美丽乡村“123行动计划”。“1”即一届目标:到2016年底建成旅游休闲为特色的美丽乡村精品村。“2”即分两步走:先整洁美丽,后富民强村。“3”即3年行动:一年一个样,3年大变样,2014年全民治水抓整治,2015年深化整治抓提升,2016年“两美”乡村出成效。

短短几年间,这个村从一个遍布猪栏、污水横流、一穷二白的养猪村,蜕变成了国家3A级景区村,村集体年收入40多万元,村集体固定资产达1200多万元,全村人均年收入3万多元。上横街村实现了从破旧村向整洁村再到精品村的三级美丽蜕变,农家乐从无到有,完成了美丽乡村转型升级。该村先后荣获浙江省美丽宜居示范村、浙江省文明村、浙江省森林村庄、台州市村级党建示范点、台州美丽乡村精品村等荣誉称号。

“一二三四”成宝典

上横街村能在短短几年时间实现美丽蝶变,“一二三四”基层工作法是成功宝典。该村创造了“五先五后”发展理念:先“洗脸”后“化妆”、先“面子”后“里子”、先“盆景”再“风景”、先“规划”后“建设”的、先“美丽”后“致富”,并按照这个发展理念总结出了一套“一二三四”基层工作法。

“一”指“一个核心”,即以红色党建为核心。

一是以“规范管理”夯实“党建阵地”。村内建立党员先锋站,配备投影仪、办公桌椅、电脑、电视等设备,统一制作站点标志牌、制度牌、公示栏等。开设学习沙龙,摆放书柜、报刊架,订阅相关党报党刊和党建书籍。设置专门的资料柜,将党支部日常活动的基础类、基本教育类、基本制度类、工作创新类资料整理归档、专人保管。目前,已完成站内功能区提升改造,划分出党员活动室、党员教育室、党建工作室等3个功能区块,新增了“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党建宣传栏。

二是以“党建阵地”建强“基层支部”。组织党员参加理论培训,对基层党建、政策法规、科普科技、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知识进行系统学习,提升队伍能力。组织党员参加义务劳动,根据“五水共治”“四边三化”等政策要求,开展“清洁家园”、宣传指导垃圾分类等活动,锤炼干部党性。同时,积极发展行业带头人、劳动模范进入党员队伍。目前,已开展党日活动30余次,累计参加人数达760余人次,共吸纳先进分子3人。

三是以“基层支部”推进“绿色发展”。村内各项工作都由村党支部牵头并分解细化,安排专人负责,每个工程项目至少分配2名村干部监管落实。

“二”指“两个带头”,即由党员、村干部带头。

一是党员、村干部带头投工投劳。全村26位党员每人每年义务投工投劳20天,发动亲属、邻居共同参与村公共设施修建。

二是党员、村干部带头自主创业。根据上横街村党支部制定的产业发展项目规划,鼓励党员、村干部带头发展产业。目前,支部委员王相盛建立了上横街村的第一个产业——九仙草铁皮石斛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仿野生铁皮石斛500多万株,每年创收近200万元,吸纳了100多名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就业;方慧琴等10名党员、村干部带头创办了上横街第一批农家乐,现已发展到18家,去年共接待游客达6万多人次,每户农家乐年收入平均在15万元以上。

三是党员、村干部带头招商引客。上横街村党员、村干部组建招商小组,联系乡贤回乡投资、到各大旅行社商谈合作、向各大旅游公司推销乡村旅游项目。村支部书记带领党员、村干部在高速路口和各景点发宣传单,拉客源。

“三”指“三治融合”,即自治、法治、德治形成合力。

一是创新管理机制,推行“民主协商”。2013年12月,上横街村成为基层协商民主试点村,并组建了村级民主协商领导小组,成立了由18位村两委、乡贤、有威望的老人等组成的协商民主议事会。每年有目标地制定民主协商议事会议题,尝试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重遇到的难题。从“五水共治”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从出售老办公楼到创立上横街村农家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截至今年,上横街协商民主议事会已处理问题10余起。

二是宣传法治精神,倡导“遵规守法”。定期开展“法制入乡村”宣传活动,通过发宣传单、乡村广播、提供法律咨询、“仙居两句半”表演等方式,就与村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普法宣传。目前,已举办宣传活动10次,发放宣传单3000多份、开展宣传表演20次、提供法律咨询15次。

三是创建文化礼堂,引领“文明乡风”。由村民自筹资金修建了乡村文化大礼堂,村两委制定出台了《上横街村农村文化礼堂星级管理试行办法》,并组建了文化志愿者,保障文化礼堂的常态运行。目前,文化礼堂已开展了图书、电影进礼堂,专家普法进农村,阿庆嫂厨艺大赛,歌舞演出进礼堂,无骨花灯手工制作培训,百人慈孝宴等20余次活动;举办了传统民俗庆祝活动4次;播放了露天电影百余场,举办68场科教文卫宣讲会、文艺表演。

“四”指“四得要求”,即“做得实、把得正、帮得暖、管得严”。

一是“做得实”,扎实做好各项工作。村两委处理村内工作力求细化量化。从环境综合整治到垃圾分类处理,从美丽乡村提升到精品村创建,都按民主会议商定、聘请专业人员规划、村两委会议具体部署、按时间节点验收等4个步骤严格落实。

二是“把得正”,处理问题公平公正。村两委对全体党员、村干部提出“讲公正、有原则、树威信”的“九字”要求,做到一碗水端平。2014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2016年治危拆违、2017年土地流转都是村两委干部主动从自身做起,并发动亲戚、周围邻居配合。

三是“帮得暖”,努力为村民解难。村两委将“慈孝”写入村规民约,和村民签订慈孝协议,每年重阳节慰问80岁以上老人,筹建了6199食堂。建立了党员、巾帼义工队伍,关爱留守儿童,邀请社会组织举办留守儿童亲情活动。同时,村两委干部坚持“四必访”原则,在村民遭遇急困时必访,亲人去世时必访,重病住院时必访,家庭发生重大矛盾纠纷时必访。仅今年村两委干部已入访1000多人次。

四是“管得严”,从严规范村民行为。村两委在美丽乡村创建中,总结出了“污水要纳管、活水要穿村、人畜要分离、见缝要插绿、一户多宅要拆除、门前屋后要清理、文化要挖掘、产业要发展”等“八要”公约,以及“不准乱扔垃圾、不准乱涂乱画、不准破坏绿化、不准打架骂人、不准赌博嫖娼”等“五不准”守则,并将其写入村规民约,编印成小册子发放到各户。

“环境整治”展新颜

步入上横街村,错落有致的江南屋宇映入眼帘,还有一线蓝天、一线青石、一线清渠。这里粉墙黛瓦,处处可见一幅幅出自中国美术学院学生之手的优雅墙绘;这里乡愁厚重,家家门口贴着自家的家训和被评为“绿色家庭”“慈孝家庭”的荣誉标签。

上横街村有干净整洁的村道、错落有致的屋舍。暮光晨色皆是静谧的风景,这个地方,似乎保存着那种叫“乡愁”的情怀。漫步村中,会有很多“惊喜”等着你。不同年代的建筑遍布村中,有石头垒砌的、有夯土建造的……通过这些古建筑,无形中向人们述说这个百年古村的前世今生。

上横街村坚持规划引领,尊重乡村原有机理,不搞大拆大建,先后与上海经纬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理工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任天设计团队与哈佛留学归国团队合作,进行整村改造提升规划设计。全村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实施垃圾分类、人畜分离、农村生活污水纳管处理、铺设自来水管网等改造,打造了“三棵树”“猪栏工坊”“五方亭”“歇把起”“乡里乡亲”等一批村内公共空间,最后创新形成了“八个要”( 即污水要纳管、人畜要分离、清水要长流、垃圾要分类、见缝要插绿、局部要改造、文化要传承、产业要富民)发展模式,成为可复制的美丽乡村绿色发展公约,在全镇推广。

引来村民点赞。党员干部模范带头,村民义务投工投劳,家家户户自觉参与,形成“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引来各界关注。省市领导先后莅临指导。3年来,共接待来自天津、安徽、湖南等6个省市30多个县市的各类考察团50多万人次。

引来央视报道。2016年7月18日晚上黄金时间,CCTV-4《走遍中国》栏目播出《到乡村去运动》节目,专题报道了上横街村美丽乡村建设和神仙居田园生态绿道。

引来凤凰栖息。台州红太阳旅行社入驻创办九品莲庄精品主题酒店,哈佛留学归国团队入驻创业,形成了“3+X”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其中,“3”指旅行社、酒店和村集体,X指若干农户。旅行社、酒店、村集体共同经营管理,带动一批农户共同致富。

2013年12月白塔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动员会召开后,上横街村新一届村两委积极主动谋划,制定了本届任期3年的工作奋斗目标。将“五水共治”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2014年度的中心工作,作为新一届村两委战斗力的试金石。将经济建设与环境整治一起推进、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一起发展,有力促进了村民村居环境的改善,打响了2014年白塔镇“五水共治”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第一炮。许子兵放下云南年收入百万元的超市生意,带领党员干部,创建党支部、村委会示范林,积极发动村民投工投劳搞整治,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成为市县典型。许子兵被评为浙江省“千名好支书”。

据了解,上横街村是一个具有500多年历史的传统村落。全村共有223户776人,6个村民小组,党员25人。2015年农民人均年收入11,500元;2016年度村级集体收入30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30,000元。该村依托神仙居等景区资源,重点发展旅游休闲观光产业,打造农家乐和农业旅游休闲观光特色村,被评为浙江省美丽宜居示范村、浙江省文明村、浙江省森林村庄、台州市村级党建示范点、台州市美丽乡村精品村等,如今成为3A级景区。

“三改一拆”促发展

上横街村的猪圈似乎也显得格外不同,没有想象中的“味道”,第一眼看到,你或许会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地方了。猪圈的外观也不太一样,白墙黑瓦,还有一个很雅致的名字——花香猪舍。跟随许子兵的脚步,记者来到了“花香猪舍”。

一排房子由一间间猪舍组成,每一间猪舍干净整洁,门前都贴有标号。据许子兵介绍,起初实施“人畜分离”时,村民中有很多反对者,经过村干部的悉心劝导和宣传教育后,村民们渐渐感受到“人畜分离”给乡村环境带来的巨大好处,以前的猪圈所在地现在已改造成了独居特色的四方小亭,成为老人小孩们休闲娱乐的宝地。

针对原来的村庄布局分散,基础设施、生态建设滞后,脏、乱、差情况突出的状况,上横街村两委多次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征求意见,制定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村规民约》,村两委和党员干部带头身体力行,广泛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建立门前“三包制度”。今年春节期间,村两委借广大外出经商人员回家过年之际,积极宣传“五水共治”工作的重大意义,发动村民参与“五水共治”活动,并于正月初四上午组织了“五水共治”捐款活动,共有200多位干部群众捐款,募集资金10多万元,募集的款项将全部用于本次的“五水共治”工程项目。上横街村抓住重点、干在实处,推进了“四个化”(即道路洁化、村庄美化、水渠净化、制度量化)的建设,不仅促进了村级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还改善了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

2014年底,“三改一拆”攻坚战的号角在上横街村吹响,仅仅用了1年时间,全村共计投入500多万元,拆除露天粪坑192口、猪牛舍36间,总计面积1000余平方米。实施人畜分离,建成无害化公厕4座、生态养殖场1处。相继地,又建立家畜生态饲养小区一座,垃圾资源化处理中心1座,总占地面积900平方米,栏舍20间,配套50立方米沼气池1座,家畜生态饲养小区可饲养60头~80头家畜。饲养实行五个统一,即“村集体统一建设,专人统一管理,疫病统一防控,养殖废水统一纳入沼气池处理,沼气统一免费供给给农户使用”。家畜统一圈养,实行人畜分离,减少了村内的污染,美化了村庄环境。

据了解,集中生态饲养基地的建立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同时,村内的节点改造之一——青村货栈旨在提供给游客绿色、方便、安全的原生态产品,集中生态饲养基地养殖出来的土猪肉经过包装后销售,可带动村里的经济发展。这样既美丽了环境又带动了产业发展,一举两得。

目前,已修建了2公里长的环村公路,并在两侧铺设了鹅卵石路肩;清理了200米范围内的河道淤泥、垃圾,共2吨;增加了绿化面积0.5公顷。

“垃圾分类”保长效

上横街村的很多街角处都配有两个大垃圾桶,分别标记为“可腐烂”和“不可腐烂”,并放有标牌“上横街村生活垃圾投放点”,还标记了各组指导员和区户名。这种定点投放回收生活垃圾、管理村民自觉分类以及责任到人的制度,无疑是上横街村垃圾分类处理成功的关键。此外,村里专门设有垃圾资源化利用站,配备垃圾制肥机,可以将集中处理的生活垃圾制成肥料再次利用,完全契合当代可持续发展的主题。

上横街村建立垃圾“源头分类可追溯、减量处理再利用”的模式,在全镇逐渐推广。该村将垃圾分类、卫生保洁写入村规民约,家家户户门前张贴“门前四包责任牌”,负责门前屋后环境卫生。简化垃圾分类种类,分为可烂垃圾和不可烂垃圾两类,全村按10:1(10户1个集中投放点)左右的比例,设立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22个。指派垃圾分类指导员22名,负责指导包干区村民开展垃圾分类。全村配备卫生保洁员2名,全天候开展卫生保洁。每天早上6:00~8:00,保洁员准时上门收取村民家中垃圾,并清倒集中投放点垃圾,确保其他时间全村无垃圾。同时将收集的可烂垃圾统一运送到垃圾资源化处理中心循环化再利用。实施垃圾分类为上横街村长效维持干净的道路以及门前屋后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仙居县的精品村、示范村,上横街村以其完善的垃圾分类管理制度、乡愁文化建设、人畜分离饲养方式,造就了风景美如画的村庄环境,极大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为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出了成功样本。

“绿色村居”惠民生

上横街村积极开展绿色村居创建工作,专门制定了《上横街村“绿色公约”十条》。目前,上横街村作为仙居县的绿色村居创建工作已成为台州市乃至浙江省典范。去年中国县域绿色发展(仙居)论坛在浙江仙居县举行,上横街村作为现场参观点。

走完整个村落,记者脑海中不自觉地会浮现“乡愁”两个字,似乎这里的一切,都是在告诉人们,应该“记住乡愁”。这里每个地方的名字都很亲切、很接地气。

“歇把起”以仙居乡音命名,很亲切,这里是村民们茶余饭后聊天、纳凉、晒太阳的地方。没事坐在这里,和村民聊聊天,听老人讲述关于这个古村的故事,是不是很亲切?

闲适的午后,不妨去“三棵树”看看,这里兼具书吧与茶吧,环境清幽,一本书,一壶茶,就这样,享受难得的慢时光。逛累了,可以在“五方亭”休息一下,青砖青瓦铺就的地面,高低错落的设计,极富层次感。现代设计融入传统元素,丝毫不显突兀。

这里还有一条田园生态绿道,被荷花塘包围着。如果你是夏天来,一定会闻到淡淡的清香,约上三五好友,在田间骑行,微风扑面,空气中有泥土的芬芳。

村中的农家乐、民宿都很不错。九品莲庄精品主题酒店便是其中一个不错的选择,酒店干净整洁、自然、舒适、温馨,有家一般的感觉。

离开时,不妨去“青村货栈”,带点当地的土特产回去,这里卖的是最绿色的农货,品的是最本土的乡愁。

展望未来,许子兵说,目前,上横街村已完成文化礼堂建设、村游客接待中心、垃圾减量化处理中心、人畜分离点建设、农村生活污水、自来水管网工程、精品村建设等10余个建设项目,投入各类项目的建设资金为800余万元。更新了全村自来水管网,自来水入户率达100%,还铺设了5000多米排污管网。今年,上横街村将大力推进产业升级,围绕“四个一”(一条绿道、一片荷花塘、一个农庄、一带民宿)安排10个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1700万元。上横街村的奋斗目标是打造农家乐和农业旅游休闲观光特色村和乡村旅游3A景区,让农民在家门口致富。 (本文配图由上横街村委会提供)

2020-08-27 浙江仙居县上横街村以农村环境整治和“五水共治”为切入口,实施“123行动计划”,实现了从破旧村向整洁村再到精品村的美丽蜕变,完成了美丽乡村转型升级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9624.htm 1 从“脏乱差”到“白富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