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谷星佐 胡 婷
□ 逯建鑫 黄 敏
今年夏天,气象台多次发布北方地区高温橙色预警。特别是入伏以后,炽烈的阳光照射在钢柱上,闪耀着刺眼的光亮。蓝天白云下,没有风声,入眼的是直射的阳光,晒得人头皮冒汗。然而,为了确保工程有序推进,中建三局二公司北京公司全体员工持续发扬“铁军精神”,奋战在各个项目一线。
衣服湿透还会被烤干
烈日下,刚开工不到5分钟,汗水就不断地顺着聂玉禄的脸颊、手臂、肚脐、裤腿汇聚流下,滴在滚烫的地面上,并被瞬间蒸发。但聂玉禄早已习惯,始终专注于手头的工作,任由汗水恣意流淌,根本匀不出手臂去擦拭。
“干不了一会儿,衣服就得湿透,不过待会就又干了。鞋子和袜子也容易被汗水浸湿,我们平时都穿厚袜子,这样既能吸汗,走路还不打滑。”作为顺义4#生产试验厂房项目的木工,聂玉禄主要工作是支、拆混凝土模板。为了不让汗水流进眼睛里影响视线,他在帽子里围了一圈毛巾吸汗,但不到一个小时,毛巾就像浸满了水,得时不时拿出来拧干。
用“藿香正气水+汗水”浇筑安全
“每天都得往水瓶里兑几瓶藿香正气水,一天能喝四五斤水。”在朱继军被太阳晒得黝黑的脸上,汗水混杂着木屑,而趁着说话的工夫,他打开瓶盖痛饮起来。
朱继军是天津领悦城项目的一位混凝土工,此刻他正严格检查模板和钢筋的质量:用水浸湿,清理杂质,检查保护层……一项项工序下来身上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湿,脸上大颗大颗的汗珠滚落在地,一瞬间又被蒸发,他毫不在意。
“入伏后最怕的其实不是高温,而是因此造成的工作疏忽,闷热的天气容易使人头脑昏沉,如果因此错过任何一道检查步骤,导致项目质量问题,那将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朱继军说。
用“厚手套”去斗酷暑
北京金隅项目的刘少飞踩在搭好的钢筋架上,感受着透过鞋子传达到脚底板上的高温。“阳光炙烤下钢筋的高温很高,为防止被钢筋晒伤、烫伤,我们平时都要戴着厚厚的手套,但有时候胳膊不小心碰到还是会被烫一下。”他边说边和他的工友们迎着烈日忙着钢筋绑扎。
哪里有工地,哪里就有像聂玉禄、朱继军、刘少飞一样的工人。酷暑中,为了城市建设,他们扛着钢筋,提着沙石,不畏烈日,抓紧施工。正是有了他们与烈日较劲、与高温抗衡的奉献,才让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坚守在工作一线的他们经受住了“烤验”,用汗水诠释了一名奋斗者最崇高的职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