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信之声

抵制假吃催吐 摒弃病态的市场心理

□ 何 玲

近日,各个网络平台的“大胃王”吃播们走上风口浪尖,央视新闻两次评价大胃王吃播中的浪费现象,引发网友热议。

8月13日,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网络表演(直播)分会发文表示,各会员企业要进一步加强直播内容管理,特别是要重点关注以美食类为主要内容的直播,加强引导树立正确的饮食消费观,坚决禁止在直播中出现假吃、催吐、猎奇、宣扬量大多吃,暴饮暴食,以及其他铺张浪费的直播行为。

“吃播”,顾名思义就是“吃饭直播”,最早源于韩国的一档真人秀节目,逐渐席卷至全世界。在国内,一些网络主播借助短视频的方式,向观众展示其吃饭的过程,收入主要来自视频平台的流量分成和用户充值打赏。当其有一定粉丝基数和影响后,主播也会与商家合作,进行探店等美食推广。今年3月,智联招聘发布的《2020年春季直播产业人才报告》显示,直播行业招聘需求同比增长1.3倍,平均招聘月薪为9845元,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

一次性吃掉15份凉皮、20个汉堡包、7斤牛排……当“吃播”成为流行,所谓的“大胃王”越来越多,“假吃”现象也逐渐出现了,比如用色素代替辣油假装吃得很辣,靠剪辑催吐显示吃的多。甚至有些“大胃王”还骗上加骗,称自己吃不胖是因为有身材管理秘诀,进而向网友推销减肥药。

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当下,“吃播”中的假吃、催吐等行为,不仅不利于广大网友树立正确的饮食消费观,而且影响了直播行业的生态氛围。有网友认为,对粮食安全,要始终抱有危机意识;对节约美德,应时时贯穿在生活点滴。“大胃王”吃播,浪费了食物,更浪费了世人的感情。

央广网、《广州日报》、《安徽日报》等媒体纷纷表示应该下气力整治“吃播”乱象。治理网络直播乱象,不仅需要相关部门的严格监管,还需要直播主体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摒弃一切错误的消费观念和病态的市场心理。

笔者注意到,近日斗鱼、抖音、微博等先后表态,将响应中央号召,强化平台对美食类直播内容的监管审核,反对餐饮浪费。比如,在B站搜索“大胃王”“吃播”等词时,出现了“珍惜粮食,合理饮食”等提示语。快手对“吃播”内容进行细化要求,提出请勿食用引起身体不适的物品,或短时间内食用大量食品或饮品。

“吃播”作为大众娱乐的一种方式,本意在于传播美食、分享快乐,希望借着有关监管部门的整治之风,“吃播”的博主能够回归初心,厉行节约,珍惜身体,引导网友树立健康的饮食消费观;平台能够严把关,对用户创作进行严格审核,对存在欺骗行为的博主严格处理;观众理性对待,不要盲目追求感官刺激,主动抵制无下限的“吃播”视频,多方携手,共同营造诚信、节约、健康的行业氛围。

2020-08-21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9453.htm 1 抵制假吃催吐 摒弃病态的市场心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