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晓星 吴学生
眼下,正是荷花飘香、新莲上市的丰收季节。在素有“中国建莲之乡”之称的福建省建宁县,5万多亩建莲正值全面采摘、烘烤季节。
莲子种植,是建宁县的农业支柱产业之一,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种植历史。全县年产干莲4000吨左右,产值近5亿元。建宁莲子因粒大而圆润、色白如凝脂、易煮烂又久煮不糊、香酥可口而久负盛名。
传统的莲子烘烤法子就是两个,要不太阳晒,要不炭火烤。太阳晒干,通常要晒两三天甚至更长时间,还怕遇上阴雨天气。所以,莲农基本都采用炭火来烘烤。可用炭火烤,势必要上山砍伐林木来制作炭火,长此以往将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一边是产业要发展,一边是生态环境要保护,如何破解发展与生态之间的矛盾?如今,这个一直困扰当地的难题有了答案。今年,建宁在全县积极推广全电智能烤莲技术,莲农只需将采摘回来的莲子通过机器、电烘烤房就可轻松实现莲子剥皮与烘干。
“我种白莲已有15年之久,今年种植面积20亩。”大元村村民李有根说,之前用炭火来烘烤,寻找柴禾是每年最头疼的事。特别是村里不让砍伐树木制作木炭后,他只能找一些枯木,或者到木材加工厂购买遗弃不能用的木料。而且,用炭火烤,火候不好掌握,温度相差太大,表皮发皱,卖相不好,价格就上不去,一度曾想放弃白莲种植。
“通过全电智能烘烤房烤出来的莲子由于受热均匀,外表好看有光泽,卖相也好了,平均一斤莲子的卖价比原来提高了10元左右。按现在已烘烤出来的两炉莲子收入来计算,一年下来,我家20亩莲田就可增加收入2万多元。”李有根高兴地说,现在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要每时每刻都盯着火炉,只要在机器上设定时长、温度,就可以去忙别的农活了。
全电智能烤莲技术带来了“真金白银”的实惠,不仅使建宁县生态环境得到很好保护,莲农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收入明显增加。如今,建宁全县已有近1000户莲农用上了莲子电剥皮机、电烘烤房。同时,供电部门也配套对供电设施进行了增容改造,以满足增长的用电负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