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助力解决科创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济南市大力推进专利权质押融资。今年上半年质押融资金额近13亿元,同比增长3.5倍,实现变“闲知产”为“金疙瘩”。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面临资金短缺问题。济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济南市知识产权局)创新探索一系列举措,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不断扩大,让更多优质创新企业将无形的知识产权转化为有形资产。
济南市规定,企业通过专利权质押获得贷款并按期还本付息后,对企业缴纳的贷款利息、保险费、评估费、担保费给予资助。其中,贷款基准利率和保险费分别资助40%,评估费和担保费分别资助50%。企业在享受济南市级政策的同时,还可申报山东省级资助,省市两级资助政策叠加,最大可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成本降低至零。
济南市还设立资金规模为20亿元的风险补偿资金池,对符合规定的不良贷款项目实行风险补偿,其中对因知识产权质押方式所产生的不良贷款项目,补偿标准再提高10个百分点。(王 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