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付朝欢
城镇老旧小区为什么要改?是因为群众有期盼,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怎么改?要坚持居民自愿,尊重居民意愿,激发居民参与的积极性。改造资金从哪来?政府与居民、社会力量合理共担。改得好不好谁说了算?由居民来评价。改后怎么管?仍要引导居民协商确定。
7月21日,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出席国务院例行政策吹风会,解读《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答记者问。
上半年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已启动近50%
根据此前住建部的摸排,全国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近17万个、涉及居民上亿人、超4200万户。“从调研来看,2000年底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还是以公房和房改房为主的,这些小区普遍没有物业管理,失养失修失管,使用过程中的保养程度比较差,市政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社会服务不健全。”住建部副部长黄艳介绍说。
《意见》明确,到“十四五”期末,结合各地实际,力争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2020年规划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涉及居民近700万户。
在被问及现在老旧小区改造的进展时,黄艳表示,疫情联防联控的需要,很多小区实行封闭管理,很难开展施工,老旧小区改造进度上还是受到了影响。今年前5个月,开工率只有20%,进入6月之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大部分地区也进入了施工黄金期,明显加快了进度。根据各地上报汇总的情况,截至6月底,已经启动了近50%的工程。“我们非常有信心,今年能够顺利完成。”她说。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涉及面非常广,而且情况各异、问题复杂,是一项系统工程。”黄艳坦言,做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要解决的难点特别多。比如,需要地方统筹协调来推动,需要多渠道筹措改造资金,需要社会力量参与和金融支持,需要动员居民参与共建,还需要整合利用各种存量资源,并结合改造同步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黄艳表示,《意见》还针对疫情期间老旧小区暴露出来的设施、环境、社区服务以及基层社会治理的短板,强调要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政府财政资金主要用于基础类改造
过去十年、二十年,各地都做过老旧小区改造。这次有什么不一样?
“改造内容扩展了,要求也更综合了。”黄艳回应说,过去主要是局限于基础类改造,只是硬件的要求,这次在此基础上,要加强社区治理能力的建设。在组织实施上,过去老旧小区改造基本上是政府主导,居民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没有激发出来,这次老旧小区改造的主体是居民。在资金筹措上,过去基本上是财政出资,这次提出建立改造资金政府与居民、社会力量合理共担机制。
按照《意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内容可分为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3类。
据黄艳介绍,基础类是涉及居民基本居住条件和居住安全、日常生活保障的基本设施,政府的财政资金主要是保障这一部分,而且尽量要求一次性改到位,避免短期内反复改造、多次扰民。完善类,根据“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通过居民出资以及公共资源让渡来解决。提升类,则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的投资,通过设计、改造、运营给予一定的补助和支持。
国家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司负责人刘世虎介绍说,2019年计划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9万个,国家发改委分两批在中央预算内投资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中安排250亿元予以支持;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计划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543亿元,目前已经全部下达完毕,实现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翻番,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翻番”。
据了解,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中,中央预算内投资主要支持供水、排水、道路等与小区相关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养老、托育、无障碍、便民服务等小区及周边的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将向排水等公益性改造内容倾斜。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作为保障性安居工程,具有很强的投资带动作用。”刘世虎表示,除了改造本身产生的更新改造投资以外,还会带动行业上下游多个行业的产业发展,并且会带动居民户内改造、装饰装修、家电更新。
中央补助资金也用来重点支持基础类改造内容。财政部综合司负责人赵志红介绍说,中央财政把老旧小区改造纳入了保障性安居工程,对地方给予资金支持。2019年和2020年分别安排了300亿元和303亿元,支持地方用于老旧小区改造。截至目前,2020年的补助资金已经完全下达。
落实居民出资责任 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改造
由于点多面广,工作量大,情况复杂,资金平衡困难,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不易于形成合理的回报机制。很显然,只用政府的钱是不可持续的,尤其是完善类和提升类项目。
刘世虎认为,改造内容中,排水、道路等很多配套基础设施改造具有公益性强、投资规模大、收益低的特点,融资能力总体来讲有限,需要各级政府大力支持;但也有一些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改造,比如,停车、便民服务等具有一定的经营性收益,具备扩大市场化融资规模的潜力和空间。
除了中央和地方加大财政性资金投入力度,刘世虎提出,以可持续方式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支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重要作用,支持小区整体改造和水电气暖等专项改造项目。商业银行加大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依法合规对实施城镇老旧小区企业和项目提供信贷支持。
推动各方力量参与改造,鼓励原产权单位出资支持原职工住宅小区改造。公房产权单位应出资改造。鼓励引导水、电、气、暖、信等专业经营单位履行社会责任,出资参与改造相关管线设施设备,并负责后续维护更新管理。
同时,推动落实居民出资责任。小区居民出资可通过直接出资、使用住宅专项维修基金、让渡小区公益收益等方式实现。鼓励小区居民通过个人捐资捐物、投工投劳等支持改造。鼓励有需要的居民结合小区改造进行户内改造或装饰装修、家电更新。
此外,创造条件引入社会资本。各地方应建立存量资源整合利用机制,合理拓展改造实施单元,盘活存量房屋设施和低效土地,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工程总承包等方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改造建设,主要用于提供养老、托育、停车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快解决“一老一小”和停车难等民生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