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视野

“五动”并举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河南濮阳市坚持“三农”工作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创新机制,狠抓落实,走出一条具有濮阳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 本报记者 王绪阔

□ 李中原

河南省濮阳市位于黄河中下游,黄河境内全长167.5公里,既具有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灌溉便利的自然优势,又因处于黄河“豆腐腰”地段,曾有3个县属于国家、省定贫困县。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三农”工作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总抓手,创新机制,狠抓落实,走出了一条具有濮阳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找准症结、突出关键,谋定而动。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指导,着眼全面小康目标,着力补短板、强弱项要求,着手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农民市民化重点领域,围绕“米袋子”和“菜篮子”提质升级、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课题开展市领导牵头大调研活动,摸清濮阳“三农”薄弱点,找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力点,形成一批高质量调研报告。在全市明确“培育重点、打造精品、连点成线、争创示范”工作思路,按照“线路可通达、沿途无盲区、自身有特色、整体无短板、发展有潜力”要求,以国道342和黄河滩区为东西线、以国道106等主干道为南北线,结合传统农区、城郊区、黄河滩区等不同特点,围绕“四美乡村”建设、农业产业园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等工作,大力开展“丁”字形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为濮阳农业农村发展绘制新蓝图。

加强重视、精心组织,领导推动。严格按照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市县乡三级均成立由书记任组长的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和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党委农办牵头抓总、相关部门配合的工作推进机制。成立由市四大班子主要负责同志、市委常委挂帅的“五大振兴”工作专班,围绕产业发展、规划编制、环境整治等10个方面工作,分别成立专项工作推进组,在全市构建统筹实施、整体联动的工作格局。

整合资源、加大扶持,投入牵动。坚持多元投入,持续加大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扶持力度。2019年安排支农专项资金3亿元,同比增长9.3%,整合各类项目资金80余亿元,集中用于乡村产业发展和配套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宅基地复垦券交易,濮阳县、范县、台前县三县共筹集资金23.09亿元,全部用于脱贫攻坚和黄河滩区居民迁建。积极开展农村普惠金融试点工作,投向“三农”资金达到516.56亿元,同比增长19.82%,为农业农村全面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强化保障、健全体系,机制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和河南省委关于“三农”工作决策部署,编制《濮阳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制定“五大振兴”工作方案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廉洁乡村建设、脱贫攻坚、农村党建、乡风文明建设等11个“行动计划”,出台《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的意见》《关于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施意见》等一批政策性文件,在全市构建起“1+5+N”政策体系,为推进乡村振兴、做好“三农”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

因村施策、激发活力,改革牵动。坚持以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牵引,试点先行、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全面提升,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基础上,统筹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林权、小农水产权、“两权”抵押贷款等各项改革,县乡两级全部建立产权交易服务平台,有力推动了权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初步形成,为促进乡村振兴增添了活力。

经过几年的努力,濮阳全市累计实现30.06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63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51,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向纵深推进。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彰显“濮阳担当”。全市高标准粮田达到255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60%以上,建成高标准农田33万亩,2019年粮食总产达到291.5万吨,连续十年粮食总产稳定在270万吨以上。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响“濮阳品牌”。四大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实现产值111.5亿元,“一县一业”产业布局逐步彰显,清丰县发展成为豫北地区乃至全国最大的草菇生产基地,“范县大米”被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台前县被誉为“中国羽绒之乡”,开发区1万亩鲜切花成为中国北方最大鲜切花基地。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探索“濮阳模式”。“一把扫帚扫到底”农村垃圾处理机制全面铺开,农村改厕、污水治理系统工程全面启动,稳步实施。

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展现“濮阳速度”。农村公路改造三年任务一年完成,全市行政村通客车率在全省率先达到100%。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进程全面提速,获批国家级城市医联体建设试点市。

基层治理树立“濮阳典型”。充分发挥李连成榜样作用,“吃亏奉献”精神在全市发扬光大。所有行政村全部成立红白理事会,红白事简办在全市推广。

农村改革创出“濮阳经验”。被确定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市,华龙区被评为第二批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典型单位。所有行政村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今年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将达到90%以上。

2020-07-01 河南濮阳市坚持“三农”工作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创新机制,狠抓落实,走出一条具有濮阳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7708.htm 1 “五动”并举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