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 也
记者近日从吉林德惠市政府获悉,该市按照中央、省和长春市“六保”促“六稳”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决胜脱贫攻坚,决战污染防治,突出民生为本,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全面开启“德惠速度”。
德惠在启动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的同时,组建了企业复工复产工作专班,组织包保干部服务指导企业稳步有序复工复产。截至目前,德惠市现有65户规上工业企业已经全部复工复产;8户重点贸易流通企业全部复工,复工率达到100%。
为确保企业复工复产,德惠制定了《德惠市企业复工实施方案》《德惠市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复工实施方案》,进一步压实企业疫情防控主体责任,督促复工企业成立组织,落实相应管理机制,签订疫情防控责任承诺书。
积极组织助企工作队和各乡镇街,通过电话、微信等多种方式与企业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将国家和省市出台的《吉林省机关企事业单位复工疫情防控指南(1.0版)》《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支持服务业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政策传达到企业,充分做好政策“宣传员”“辅导员”“联络员”,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帮助中小企业享受到政策红利。
全面落实援企惠企政策。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税率由3%降到1%,资源税、耕地占用税减半征收。截至4月末,共为企业减免税负近3000万元。通过组织召开银企对接会,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缓收贷、慎断贷,共帮助小微企业贷款2.4亿元。
年初以来,在“专班抓项目”机制基础上,按照省、市工作部署,德惠印发了《德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德惠市依托“专班抓项目”机制建立全市项目中心工作方案的通知》,从发改、工信、生态环境等部门抽调10人组成项目中心,将重点推动的项目分解落实到5个项目分中心。建立项目台账,实行清单管理,按领域划分协同推进全市重大项目建设,实现5000万元以上项目全覆盖。推动重点产业、重要民生、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达产。确保年度开复工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54个,总投资529.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2.6亿元;亿元以上项目44个。必保全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45亿元,同比增长35%;力争新增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同比增长50%。
落实市级领导包保重点项目机制。将重点推进的54个项目安排所有市级领导包保,确保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长春市城市LNG应急调峰储配站等17个省“三早”项目全部实现开工。
实行周汇总、月调度机制,强化重大项目服务秘书制。为全市5000万元以上项目匹配负责任的项目秘书,实行专人负责,全力打通重大项目落地“最后一公里”。
今年德惠市着眼提速提效,围绕招商落地、开工建设、竣工投产、谋划储备等关键环节,实施“五个一批”重大项目攻坚行动。积极招引一批项目,开工建设一批项目,加快建设一批项目,竣工投产一批项目,谋划包装一批项目。
德惠市正着力打造3个百亿级别的产业集群,推进3个产业平台建设,使之成为推动德惠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于2019年7月启动的长春国家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总投资380亿元,占地约10平方公里,达产后利税可实现20亿元左右。目前,园区概念性规划已编制完成,核心项目投资8.6亿元的长春市新北环保电厂项目已于今年3月正式开工,明年投产。投资5亿元的长春市餐厨垃圾处理厂项目已获批,正在办理PPP手续;投资0.8亿元的绿动医疗废弃物处理项目已立项;新北环保电厂二期设计即将完成。园区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正在迅速启动。
长春市天然气储备供应基地初具模型。充分利用德惠地处国家哈沈天然气主管道、中俄东线天然气支线和吉林省“长吉”(长岭-吉林)天然气管道交汇节点的区位优势,加快推进投资8.26亿元的长春市城市LNG应急调峰储配站、投资4.7亿元的坤森制氢掺氢等重点项目建设,逐步形成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