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视窗

东山人民为什么“先祭谷公,再拜祖宗”

《谷文昌的故事》用事实告诉读者,他是一个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办事,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好干部

□ 原上草

俗话说,作为干部,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而福建省东山县原县委书记谷文昌去世多年后,当地老百姓还在每年祭拜他,并发自内心的说出“先祭谷公,再拜祖宗”这样的话,可见谷文昌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有多高。

谷文昌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何就那么让东山百姓念念不忘?《谷文昌的故事》用事实告诉读者,他是一个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办事,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好干部。这本书分一心为党谋、俯首为人民、铁肩担责任、清风遗后人4部分,共55个故事。每个故事看似普普通通、语言无华,但通过实事求是、朴素见真的故事叙述,一点一滴把谷文昌的所作所为及东山县的历史变化交待得清清楚楚。

谷文昌生于1915年10月15日,是河南省林县石板岩乡郭家庄村人。自小读过几个月的私塾,后因家贫欠地主家的债而给地主放牛抵债。之后,种田、学石匠手艺、当石匠,再后来当农会主席、入党,当区长、区委书记等。1949年1月被编入解放军南下部队,1950年5月随部队解放福建东山岛。随后又听从党的安排在福建东山工作,先后任区委书记、县委组织部部长、县长,1955年4月~1964年3月任东山县委书记。因工作成绩优异,1964年,谷文昌改任福建省林业厅副厅长。5年之后,被下放劳动改造,改造期间还任过宁化县隆陂水库工程总指挥。1972年,谷文昌上任龙溪地区(今漳州市)林业局局长、龙溪地区农委主任,1978年任龙溪地区行署副专员。1981年1月30日在漳州因病去世,终年66岁。

从书中我们得知,谷文昌的家乡就是创造了人间奇迹红旗渠的河南林县,从他的身上我们也感受到了那种战天斗地的精神气势。

福建东山县原为东山岛,刚解放时岛上只有6万人,而且很多家庭都是国民党部队的家属,那是因为国民党在离开东山岛之前强拉壮丁造成的。当时的岛上树木稀少、岩石裸露、土地沙化、淡水奇缺,人民苦不堪言。资料显示,“昔日东山,一年刮6级以上大风的时间超过150天。而19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仅有林木147亩,森林覆盖率仅为0.12%。狂风起时,沙尘滚滚、遮天蔽日。”东山人民长期被风、沙、旱、涝压得抬不起头、喘不过气。那里流传着这样的民谣:“春夏苦旱灾,秋冬风沙害。一年四季里,季季都有灾。”“微风三寸土,风大石头飞。”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生存,相当一部分人吃不饱饭,外出逃亡者占1/10。

共产党人到了这样的地方,面对各种困难没有被吓倒。谷文昌作为党派来的干部,与当地干部和百姓一起在东山岛上开始了改天换地之旅。从书中叙述的故事看,谷文昌身上有很多闪光点。

一是他在执行实施党的政策时,能够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比如,在1957年打右派之后,他很关心右派家属,而且针对一些被划成右派的人的特长,适当安排工作,让他们有事做,继续为人民发挥作用。再比如,1958年全国兴起大炼钢铁运动,当人们毁锅砸鼎炼钢时,他感到不正常,他更焦虑的是东山没有燃料资源,当有人要砍400多年的老榕树当柴烧时,他阻止了。他看到了浪费民力的状况,尖锐地指出,“看一块赤石子,就说是铁矿。看见一个蚝镜片,就说是云母矿。一夜报矿40种,真是乱弹琴。”“能不能炼钢,还是先搞两个炉子试试。”他让人在县委大院里支起两个炼钢炉子,烟熏火燎的折腾了几天,炼出的都是废渣,于是大炼钢铁在东山也就不了了之。

二是谷文昌善于观察思考、开动脑筋,利用先进技术改善当地人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生产力。比如,谷文昌在工作中精心钻研水稻种植技术,成为水稻土专家后,被下放到山区农村的一个大队,那个大队粮食单产仅300斤,他指导村民改串灌为轮灌,改高杆疏植为低杆密植,增加土壤肥力。3个措施一实施,水稻果然大丰收。再比如,东山岛上本来沙化严重、植被不足,最需要植树,但一般树木载在岛上极难成活。谷文昌带着干部群众,遍岛考察、遍查资料,最后发现木麻黄适合在岛上生存。于是他们克服无数困难,一次次试验,终于使木麻黄在岛上普及。然后又在木麻黄的背后种上松树、果树和各种花草。经过10多年的苦干终于让从前灾害频繁、光秃一片的东山岛变成了花果飘香、绿树成荫的美丽新世界。

三是谷文昌处处作表率,实干在前,有改天换地的气派,有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决心。东山岛本来是个离岛,谷文昌和他带领的干部们,为了让群众生活更方便,让东山经济发展上去,他们在上级领导支持下,与广大群众一起苦干加巧干,筑大坝、修公路,让离岛变成了半岛,彻底改变了东山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

四是谷文昌一心跟党走、奉献自己,但他对自己、对家人却要求极严。谷文昌在东山县、漳州市或省城工作几十年,说来也算当地的一个领导干部了,但他从不谋私利,也没有利用手中权力安排子女工作或让子女占公家的一点便宜,只知为百姓谋利、为百姓实干,从不考虑个人得失。

也许正是因为他的实干、智慧和胸怀百姓、无私忘我的精神感动了东山人民,在他死后,东山人民给他立了碑,建了纪念馆。每到清明节,很多东山人来到这里祭拜他,而且喊出 “先祭谷公,再祭祖宗”的心声。习近平总书记得知这种情况后,写道:“福建东山县的县委书记谷文昌之所以一直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敬仰,是因为他在任时不追求轰轰烈烈的‘显绩’,而是默默无闻地奉献,带领当地干部群众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在沿海建成了一道惠及子孙后代的防护林,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2020-06-05 《谷文昌的故事》用事实告诉读者,他是一个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办事,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好干部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6906.htm 1 东山人民为什么“先祭谷公,再拜祖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