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版:两会报道

高度重视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健康状况

——访全国人大代表、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马瑞燕

“中青年科技工作者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力军。”全国人大代表、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马瑞燕日前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中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健康情况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人才,强调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真诚关心、爱护、成就,激励广大人才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聪明才智。2016年3月,中共中央出台《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建立党政领导干部直接联系人才机制,建立健全特殊一线岗位人才医疗保健制度,为人才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马瑞燕表示,从近几年媒体报道和调研情况看,这支队伍的健康情况堪忧,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如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黄大年58岁去世,“青年千人计划”获得者何智35岁去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殷小玮47岁去世……他们年富力强,正是勇攀科学高峰的黄金年龄,却因常年超负荷工作倒在了科研一线,给国家、单位和家庭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马瑞燕说,2014年中国科协做过一个调查,科技工作者的平均工作时长为8.6小时,最长工作时间每天16小时。高学历者每日工作时间更长,睡眠缺乏情况严重。同时,博士和硕士学历的科技工作者每周花在运动上的时间不足5小时。

马瑞燕在两会前调研发现,许多中青年科学家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3个小时~15个小时,白+黑、5+2,没有节日假日,将近2/3的人表示自己过度疲劳。马瑞燕认为,出现中青年科技工作者高频次的死亡事件,究其原因,除了个人身体素质、生活习惯外,更多的原因是压力大。当前,国内科研领域各类评价考核繁多,令科研工作者身心疲惫。由于历史原因,一大批中青年承担了重大而关键的科研项目,在团队组织和人员结构上不尽合理,都要超常规付出。科研工作是长期单一的脑力劳动,身体运动较少。我们目前给科研人员每年开展的体检,缺乏保健医疗,难以发现潜在疾病。

因此,她建议,要关心关爱中青年科技工作者。一是按照科研规律办事,按照人才成长规律办事。国家应围绕如何让科学家在科学的轨道上心无旁骛地安心、静心进行研究,探索持续资助的领域和办法,将科研方案与技术路线的决策权、科研资源的使用权、科研过程的管理权,真正交还给科学家,交还给科研单位,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为广大科研人员创造宽松自由的工作环境,让科研工作者健康地、可持续地用适合自己的节奏和规律进行研发。

二是倡导健康强国,实施部分岗位强制休息制度。国家要倡导健康强国、健康工作。研究强制休息的制度和办法,创造宽容、高效的环境,才能吸引更多人才回国工作,吸引更多人才在科技创新领域工作,让科学家可持续地为社会服务。

三是定期进行身心体检。加强对科技工作者身体、心理健康的监测及预防。对各类优秀人才,应建立健全医疗保健制度待遇。让“黄大年”式的科学家为国工作到90岁、100岁,是国家、社会、家庭的幸事。

2020-05-27 ——访全国人大代表、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马瑞燕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6655.htm 1 高度重视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健康状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