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视窗

政企联动共建“医养+文旅”新样板

——安徽凤阳润泽山庄创新发展纪实

凤阳润泽山庄的徽派建筑风格别墅

张士国接受CCTV《海峡两岸》栏目采访

凤阳润泽山庄园林景观

写在前面 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推进健康老龄化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长久之计。《“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安宁疗护一体化的健康和养老服务。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医养结合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医养结合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但当前仍存在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需进一步衔接、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有关人士表示,必须依靠市场力量共同推动。

2019年2月,国家发改委会同民政部、国家卫健委印发《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并宣布启动“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计划到2022年形成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养老的有效合作新模式。同年10月,国家卫健委会同国家发改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指导性文件;国家卫健委、民政部、国家发改委等1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鼓励养老机构与周边的康复医院(康复医疗中心)、护理院(护理中心)、安宁疗护中心等接续性医疗机构紧密对接,建立协作机制。

目前,国内已有部分城市开启城企联动普惠养老试点,通过深入开展城企合作携手推进养老服务骨干网和专业化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提供普惠养老服务,为之后在全国普遍实施专项行动提供示范经验。

早在2012年,安徽省凤阳县政府就积极通过招商引资,携手返乡投资商人张士国,规划、建设了医疗养老项目——凤阳润泽山庄,旨在解决医疗和养老不能并存而造成的老人治疗和护理之间的矛盾,在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同时,为地区的经济发展寻求新的动能。

据了解,该项目一期的养老山庄已部分建成并投入使用。二期工程计划配套建设医疗机构,例如,与国内知名三甲医院及周边医院等医疗机构建立深度合作,建立准三甲医院,实现医养结合。

凤阳润泽山庄董事长张士国表示,整个规划项目不仅有以健康养老为核心的润泽山庄,后期还会有以亲子旅游、农业观光、特色小镇为特色的润泽山庄生态产业园。“整个规划项目落地完成后,将集医养、文旅休闲等功能于一体,有着较强的示范效应和现实意义。”

□ 朱子玉

安徽省凤阳县,素有“帝王之乡”“花鼓之乡”“改革之乡”“石英之乡”“曲艺之乡”和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称号。这里既有大自然馈赠的名山胜水,又有内涵厚重的淮河文化及布衣皇帝朱元璋的历史遗迹,文化积蕴和自然风光得天独厚。

润泽山庄就坐落于凤阳县南部山区的殷涧镇,距离凤阳县城约20公里。

政企合作

共谋家乡发展

2012年,一个涵盖医疗与养老的示范工程项目在凤阳县政府和返乡投资人张士国的磋商下诞生。项目一期工程名为凤阳润泽山庄,寓意像春雨一般滋润万物,福泽绵延。

其实在这之前,张士国曾是北京城建集团的一名干部。他出生于凤阳,早年因入伍离乡,在外奋斗40年,将青春和热血献给了首都的建设,曾在我国第一座现代化歌舞剧院——中国大剧院、北京第一个座高层小区——茂林居小区等建筑的建设中担任总指挥。

2011年底,时任凤阳县委书记张勇在中央党校学习期间,邀请张士国返乡投资创业,为家乡建设添把力。

或许是骨子里流淌着军人的正义之气和小岗人“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张士国没有过多考虑,便毅然决定放弃退休后的惬意生活,拿出毕生积蓄,投资家乡建设,为消除贫困做一份贡献。“我是农民出身,幼年家庭十分贫困,几经辍学,好不容易上了学,还没钱买课桌,后来上课都是泥垒的土坯当课桌。入伍当了兵,才学习到更多知识文化,可以说是当兵改变了我的一生,所以我对国家和社会也始终有一种责任感。”他说。

回乡投资,张士国立下誓言:不占政府便宜,不搞地产开发,不和本土企业争利益,只投资对社会和未来有益的项目。

2012年,张士国便成立了凤阳润泽山庄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并在时任凤阳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的大力指导和帮扶下,作出了投资医疗养老、文化旅游、农业观光等项目的建设规划。

确定了投资创业方向,紧接着就是选址。经过前期周密的考察和调研,张士国将项目地址选在了位于凤阳县南部山区的殷涧镇。“这里区位优势比较明显,周边旅游资源也比较丰富。规划项目位于凤阳山水库溢洪闸以西,小吴村以东,小尖山和小顶山以南,占地面积约800亩,建筑面积约20,000平方米。能顺利购买、租赁建设用地,离不开殷涧镇政府、水务局、林业局等多部门的协调与帮助。”张士国表示。

全力协调

巧解建设难题

经过近一年的前期准备和筹划,2013年3月28日,在殷涧镇政府的协调、主持下,凤阳润泽山庄正式开工。

尽管前期工作已做得非常充分,但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不少困难。

例如,由于规划项目用地在拆迁时受阻,导致项目建设一度停摆。对此,凤阳县委、县政府有关领导在了解到情况后,多次到项目建设现场勘察、调研,并作出积极指导:对已建成的项目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修建配套设施,使已建项目具备“吃、住、游”一条龙的接待能力,并将其设定为一期工程,竣工后先行投入使用。

2015年元旦前夕,在凤阳县和殷涧镇政府部门的大力协调和帮办下,凤阳润泽山庄已建及新建的配套项目全部竣工,投入运营。当年5月1日,润泽山庄按照镇政府的要求对房屋、道路、花卉苗木进行了绿化、美化,以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

据介绍,润泽山庄融合了北京四合院、徽派建筑及园林的建筑风格,山庄内,别墅小楼掩映在自然、古朴、意境深远的中式园林中。山庄坐落于小尖山和小顶山相夹下的山谷中,南面是凤阳山水库,三面被青山环抱,一面是碧波湖水,原始生态保存完好,风景美不胜收。值得一提的是,山庄内所有的道路、花木、池塘,全部用LED灯装饰,使游客在置身“世外桃源”的同时,可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捷和华美。

“从项目的立项、现场会、专家评审、协议签订,到各局发文、环评、环卫局批文、图审可行性报告、能评,再到确定项目名称和内容、扩大地块、定位放线,以及项目的最终开工建设、竣工开业,都离不开凤阳县委及领导、安徽省巡视组、滁州市主要领导和凤阳县人大、政协、帮办单位及各有关部门、所在地政府、所在地村民及村委会的大力支持。可以说,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的凤阳润泽山庄,就没有山庄的一房一瓦、一草一木。”谈及项目建设,张士国感触颇深。

医养结合

引流优质资源

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和独生(少)子女无暇负担多个老人的社会现状,在国家相关部门的大力倡导下,医养结合逐渐兴起。

所谓医养结合,就是在提供传统养老模式所包含的养老服务的基础上,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化的医疗和康复服务,从而实现传统养老服务与现代医疗服务的结合。其优势在于整合医疗和养老两方面的资源,提供持续性的老年照顾服务,满足未来高龄、失能、空巢、患病老人等多种服务对象的多重生活料理需求。

“当初想到在创业中融入医养结合这种新型模式,目的就是想缓解这一社会问题,为国家和社会尽一点力、做一点贡献。”张士国说。

据介绍,常见的医养结合形式有:一是医联体,即养老社区自己不建医院,跟其他的公立医疗机构合作;二是养老机构里设置医务室,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三是在养老社区配建一个以老年病为特色的综合医院,主要集中于老年的全科慢病及日常病的健康管理和家庭保健、老年急救。

凤阳润泽山庄设计采用医联体形式。张士国计划与国内知名三甲医院(如北京安贞医院)及周边医院合作,在项目所在地建设医疗机构的分院,同时邀请部队专家医师坐诊或远程咨询。一方面,为养老中心的老年人提供防病、治病的综合诊疗;另一方面,为凤阳当地百姓引流优质的医疗资源,方便群众就近看医,促进当地医疗水平提高。

配套服务

发展旅游观光

凤阳旅游资源丰富,既有名山胜水,又有文化厚重的历史遗迹。据统计,2019年凤阳全年接待游客348万人次。发展旅游业,既能盘活当地旅游资源,也能促进当地经济蓬勃、可持续发展。

要想发展好旅游业,配套的吃住行资源就必须要跟得上。

2012年,凤阳县政府经过调研发现,县内5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虽历史名胜古迹与自然景区众多,但是食、宿的配套资源严重匮乏。“以润泽山庄为例,附近有凤阳水库、地质公园、中都城等十几个景点,但只有得玩,没得吃和住,游客玩完就走了。当时,我们在规划项目的时候,县政府根据这一情况,作出了‘中有国际大酒店,东有凤仪大酒店,南有润泽山庄’的部署。润泽山庄不仅仅是医疗养老项目,还担负解决凤阳南部山区众多4A景区的旅游五星级食、宿配套问题,最终达到提高凤阳旅游的服务品质、增强竞争力、吸引客流的目的。”张士国谈道。

为进一步给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能,张士国还在政府的引导下规划了润泽山庄生态产业园项目。他表示,这个项目旨在最大限度地将凤阳当地的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运用。届时,既有以健康养老为特色的润泽山庄,也有以亲子旅游、农业观光、特色小镇为特色的润泽山庄生态产业园,优美的环境、完善的配套和优质的服务将吸引全国、甚至全球的游客前来休闲观光。

张士国指出,希望通过山庄及生态产业园这些项目,嫁接起当地特色资源,带动周边乡村发展,让农民增收致富。首先,润泽山庄面向的是全国的市场,将人流吸引到这里来,将有助于带动当地乡村旅游和服务业的发展。其次,旅游业的兴旺,离不开交通的配套和居住环境的改善,这意味着旅游业反过来会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深入推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再次,润泽山庄的运营将为周边乡村提供上百个就业岗位,若后期润泽山庄生态产业园和特色小镇规划项目全部建成,预计将解决7000多人的就业。最后,项目还有利于吸引外出打工的本地人才回归,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地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社会问题。

怀揣着这颗建设家乡的美好心愿,张士国在本可安享晚年和身体健康“亮红灯”的情况下,毅然逆流而上,只求为家乡和社会再尽一点力、再做一点贡献。自2012年返乡创业以来,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润泽山庄及润泽山庄生态产业园项目的规划建设和运营发展中。其间,他遭受过非议、遇到过冷漠,甚至经历过7次住院、2次手术,但这些都未能阻挡他前行的步伐。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大抵是张士国咬牙坚持下来的原因。

谈及对未来的期待,张士国表示,尽管凤阳润泽山庄一期工程已交付使用,但距离完成他“医养结合+文旅观光”的规划蓝图,还有很多现实问题需要逐一解决。接下来,他希望通过与政府更好地合作,为普惠养老的公共事业、地方经济的繁荣以及凤阳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与乡村振兴事业,做出更多贡献。

(本文配图由凤阳润泽山庄提供)

2020-05-27 ——安徽凤阳润泽山庄创新发展纪实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6423.htm 1 政企联动共建“医养+文旅”新样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