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视窗

优化营商环境 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政务大厅变“串联”为“并联”审批,效率明显提高。

呼伦贝尔市税务部门积极落实疫情防控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强化服务保障措施,为企业提供“减税费优服务 助复产促发展”相应政策,解决企业在政策享受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借助暖心服务为企业复工复产增添信心。

锡林郭勒开发区税务局税务人员正在为企业财务人员进行办税辅导

乌拉盖管理区税务局助力复工复产

乌拉盖管理区税务局通过“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模式,实现税收政策全覆盖。

满洲里税务部门为俄罗斯客商讲解最新的减税降费政策等内容

在新冠肺炎疫情“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大背景下,途经满洲里口岸的中欧班列实现逆势增长,跑出了疫情防控期间中欧班列加速度。王化勇 摄影

□ 本报记者 任阿龙

□ 实习记者 梁 琪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须臾不能缺少。”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增强创新力、提高竞争力。

一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坚决破除瓶颈与阻碍,为高质量发展按下“加速键”。

多举措助企抗疫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正常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为了解决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困难,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内蒙古自治区及时颁布了一系列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政策措施,足额兑现各项政策,基本实现重点企业复工复产。目前内蒙古已经兑现政策红利148.15亿元,一是减免税费,二是降低企业成本,三是投入财政补贴。同时,重点企业复工复产已经基本实现,经济企稳回升。

近一段时间,由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编制的《疫情防控期间复工复产政策汇编》在内蒙古“企业圈”广为流传。内蒙古中孚明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赵娟说,“不看不知道,竟然有这么多好的扶持政策和便利服务,我第一时间转给我们的办公室和财务人员。”

“我们编制的《疫情防控期间复工复产政策汇编》梳理了‘高含金量’政策112条,通过各类媒体推送到企业。”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区积极推进重大项目开复工,全区10亿元以上项目已开复工389个,占计划开工总数的71.5%,完成投资241亿元。同时企业库存消纳集中行动,上线运行“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供需服务平台”,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快速注册+供需信息发布功能。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印发《自治区中小企业座谈会企业意见建议办理工作分工方案》,组织相关部门研提具体解决意见,切实解决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困难。为提振消费,内蒙古11个盟市制定“消费券”发放方案,总额1.3亿元,集中发放工会“会员券”8217.1万元,开展“内蒙古人游内蒙古”活动,发布春夏季旅游线路56条,鼓励公职人员带头消费,筹办内蒙古品牌形象宣介活动等。

在呼伦贝尔市,发改委等部门主动服务粮食企业,为其排忧解难,积极与农发行呼伦贝尔市分行协商,为粮食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目前已向5家粮食(饲料)加工、物流企业发放疫情应急贷款共计6500万元。

乌海市乌达区抽调各相关单位部门骨干力量20多人组成重点项目推进专班,为企业提供咨询、接件、领跑、代办等一站式贴心保姆式服务,为企业协调解决了招工难、返岗难、资金短缺临水临电、土地排干、手续办理缓慢等问题60余项,确保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

“我原来开过小餐馆,服装店,办营业执照要跑工商局(市场监管局)、税务局,还有卫生局,一跑就是一个多月,一想起来就头疼。”鄂尔多斯个体经商户武丽荣说,年前她开了一家美容店,去政府服务大厅两天就办完了,现在实在是太方便了。

呼伦贝尔一家会计咨询服务公司的刘芳说道:“做企业代办已经3年时间了,以前来办理营业执照,要一大早过来排队,如果资料错误要不断修改、反复递交,代办一家企业开业手续要耗半个月的时间。今年以来,情况完全变了。资料采用电子递交,在窗口停留的时间仅仅10分钟,当天刻章,随即办结,无需费用。我为这一改革举措点赞。”

近年来,内蒙古以“放管服”改革为突破口,全面优化政务服务,进一步改善投资和市场环境,降低市场运行成本,全力优化营商环境。

据了解,内蒙古把“互联网+政务服务”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关键环节,着力搭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政务服务模式,使公共服务更加精准化、人性化、智能化。线上,着力搭建“一网通办”总门户,从“分散入口”向“统一平台”转变。内蒙古政务服务局采取集中办公等方式,加快推进内蒙古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内蒙古本级33个部门的845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网上可办率由今年年初的32%提高到目前的88%;初步建成内蒙古统一事项库、统一身份认证、电子印章系统,梳理内蒙古政务服务事项2514项,电子证照296类,汇聚数据2020万余条,向国家推送信息1990万余条,内蒙古本级13个部门的22个政务服务业务系统完成统一身份认证对接,实现单点登录、多点互认。内蒙古政务服务门户网站改版运行,政务服务App“蒙速办”已接入社保、医保查询等38项应用服务,有效提升了政务服务普惠化、智慧化、便捷化水平。线下,着力构建“一窗通办”总平台,从“找部门”向“找政府”转变。自去年9月起,内蒙古本级30个厅局陆续入驻内蒙古政务服务大厅,实行行政审批事项集中办理。盟市、旗县两级政务服务大厅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工作模式,基本实现“一窗通办”,并将服务链条延伸到苏木(乡镇、街道)、嘎查(村、社区),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不动产登记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97%的地区一般登记时间压缩至12个工作日内,所有地区抵押登记办理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内蒙古已经有18个地区推出网页版、微信版、自助终端版等不动产登记网上申请平台,实现了网上申请、预约、微信预约、查询办理进度、登记信息等多项“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服务。

目前,内蒙古市场主体从改革前的平均每天新登记注册732户发展到现在每天的1030户,增长40.17%;每千人企业数量从56户发展到目前的81户,增长44.57%。特别是民营企业等各类非公有制市场主体呈现快速发展势头,目前已超199.83万户,占内蒙古市场主体总数的97.41%以上。

据了解,下一步,内蒙古还将继续大幅压减内蒙古本级行政权力,做到能减尽减。深入推行不动产登记、交易、缴税改革,进一步压缩不动产登记时间。完善信用监管制度,加快推进涉企信息归集共享,完善“红黑名单”制度,推行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加快推进“就近可办”“异地能办”“同城通办”,完善四级便民服务体系,实现更多民生事项基层可办。

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企业打开门做生意,除了要考虑利润,成本也是重要考量。内蒙古围绕优化营商环境的目标,通过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进一步清理涉企收费,持续降低企业成本,助推企业轻松上阵、爬坡越坎。

今年4月,多伦县税务局组织了以“减税费优服务,助复产促发展”为主题的系列税收宣传活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多伦县税务局积极推广网上办税,优化电子税务局咨询服务,与邮政部门进行深度合作,开展发票免费邮寄到家服务。大唐内蒙古多伦煤化工公司的财务人员王振斐说:“疫情期间的税收优惠政策和非接触办税服务给我们企业带来了实惠,为我们增加了重振旗鼓、加速发展的动力。”

西乌珠穆沁旗税务局将各类减税降费红利持续释放,将出台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落实落细,鉴于疫情防控期间无法现场集中培训,业务骨干化身“小主播”,通过钉钉线上视频培训学习,掌握政策要点,解决纳税人疑问。

一直以来,内蒙古深化增值税改革,持续推进实质性减税,降低制造业税收负担;全面实施修订后的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及 6项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减轻企业及居民税收负担;实施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进一步减轻企业的社会保险缴费负担;继续清理规范涉企收费,严厉查处乱收费。

据了解,自2019年起,内蒙古将在自治区权限范围内加大减税力度,降低涉企收费。包括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100万元(含100万元)的,免征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经内蒙古政府批准后,按现行标准80%调整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标准;对月销售额不超过3万元(按季纳税9万元)的小规模纳税人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内蒙古权限审批的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实现零收费等。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惠及了以工业企业为主的实体经济,并产生了非常积极的效应。

一个个新突破,源于内蒙古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坚定不移深化改革的决心与力度。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内蒙古自治区将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要求,打造便捷高效、公平竞争、稳定透明的营商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激发内蒙古的市场活力。

(本版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

内蒙古通过把“互联网+政务服务”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关键环节,清理涉企收费持续降低企业成本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坚决破除瓶颈与阻碍,为高质量发展按下“加速键”

2020-05-26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6400.htm 1 优化营商环境 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