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刘 政
5月25日下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会议结束后,商务部部长钟山、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出席第二场“部长通道”。3位部长就诸多热点问题,给予一一回应。
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事关重大
钟山表示,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事关我国改革开放,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决策部署,要坚决贯彻落实。
外资外贸40多年来做出巨大贡献: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对我国税收的贡献超过25%;外贸外资直接间接就业超过2亿人,其中8000多万为农民工;为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融入全球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外贸看,最主要是要稳住外贸主体。”钟山指出,现在我国各类外贸主体超过40万家,包括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面对疫情的冲击,这些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这些困难,有一些企业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解决,有一些需要政府的帮助。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在政策上予以帮助、支持,降低了企业的压力,也激发了企业的活力。
“我们认为,只要外贸主体能够稳住,我国的外贸就一定能够稳住、能够发展。”钟山说。
“从外资看,主要是做好两件事。”钟山表示,一是要扩大外资增量。这需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放宽市场准入,缩减负面清单,还需要搭建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平台,特别是要建设好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自由贸易港建设,让外国投资者愿意来中国投资。
二是稳住外资存量。主要是贯彻落实好《外商投资法》,营造公平、公正、透明的营商环境,保护外商合法权益,保护知识产权,让外商放心、安心,愿意在中国投资,在中国发展。
“随着我国营商环境的改善,经济的发展,市场的扩大,我们相信,聪明的外商一定不会放弃中国庞大的市场。”钟山表示。
在回应中国的防疫物资出口情况时,钟山说:“中国没有对防疫物资出口进行限制,我们是开放的。全球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已经向199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了大量的防疫物资。下一步,只要相关国家需要防疫物资,我们还会一如既往地提供支持,共同抗击疫情。”
针对有些国家质疑中国出口防疫物资的质量问题,钟山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出口防疫物资的质量。我们已经建立了从商品生产,到标准认证,再到口岸监管“三位一体”的防疫物资监管体系。总的来说,中国出口的防疫物资质量是好的。
新能源汽车产量已达去年同期水平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中小企业的帮扶政策占了很大篇幅。去年我们对中小企业在内的广大企业降低了税费,今年还要延续执行这个政策。”苗圩说。
“留得青山,赢得未来。”苗圩引用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里用的八个字,“针对今年疫情的防控形势,我们又出台了一系列财税、金融、社保、用能等方面的政策。中央政府大概一共出台了90条各项政策,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对克服眼前的困难也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据苗圩介绍,今年下半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组织对各地落实这些政策的情况做第三方评估。
“目的是使这些政策尽快落实落地,使广大中小企业能够真正有获得感,能够克服目前所遇到的困难。”苗圩表示。
“今年疫情发生以来,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一样,产销受到了很大影响。中央政府也看到这个情况,制定了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将原来到今年年底要退坡完成的新能源汽车补贴和免征车购税这两项政策延迟两年,用这些办法来恢复新能源汽车产销增长。”苗圩说。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4月份当月的新能源汽车生产能力已经基本上达到了去年同期水平,对未来的发展我们充满信心。”他说。
苗圩还表示,下一步,主要从三个方面继续发力:一是供给侧,将进一步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有序放开新能源汽车代工生产。对有检测能力的企业,实行自检自证,减少重复检测。另外,对于研发创新型新能源汽车企业,实行品牌授权试点。
二是需求侧,除了落实好财税支持政策之外,将鼓励换电模式的发展,鼓励地方在执法、物流、环卫、公交、出租等在公共服务领域更多使用新能源汽车,扩大新能源汽车的需求。
三是使用侧,将继续加大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各类充换电设施实现互联互通。同时,也鼓励地方政府针对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出台停车、通行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我们会高度关注新能源汽车发展,使其有一个更好的使用环境,让更多的消费者愿意选择新能源汽车。”苗圩说。
苗圩介绍,今年以来,5G建设速度加快。1、2月份甚至3月份受到受疫情影响,但是各个企业在努力争取把时间赶回来。
“现在,我国每周大概要增加1万多个5G的基站。今年4月,我国5G用户单月增加了700多万,累计已经超过了3600万户。”苗圩说。
建成全链条生态环境管理制度体系
“截至2019年年底,‘十三五’规划中确定的生态环保领域9项约束性指标中,已有7项提前完成。”履新不到1个月的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也亮相“部长通道”。
“总的来看,我们工作推进还是比较顺利的,完成情况也是比较好的,这和老百姓的感受也是一致的。”黄润秋说。
谈及单位GDP的碳排放、地级及以上城市的优良天数比例时,黄润秋说:“这两项指标今年我们还要努力去完成,有一定难度,但是有信心把它完成好。”
黄润秋指出,当下我国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还是在一个低水平上的提升。他用“三个没有根本改变”来概括当下的形势,一是我国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没有根本改变;二是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没有根本改变;三是环境事件多发频发的高风险态势没有根本改变。
“下一阶段我们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仍然是非常严峻和艰巨的。”黄润秋表示,“十四五”期间将聚焦两大重点:一是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污染物减排,抓环境治理,抓源头防控;一手抓生态保护与修复,推动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扩大生态空间和生态容量。
二是实现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通过建设领导责任体系、全民行动体系、监管体系、市场体系、信用体系、法律法规政策体系等七大体系,将形成从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到损害赔偿的全链条生态环境管理制度。
黄润秋表示:“到‘十四五’末,一个完整的全链条生态环境管理制度体系健全以后,我们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会有大幅度提升。”
谈及百姓关心的重污染天气时,黄润秋说:“‘十三五’以来,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深入,重污染天气在我们国家、在一些重点地区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都在大幅度降低。”
黄润秋介绍,2015年,北京重污染天数是43天;2019年,北京重污染天数只有4天,降低了约90%。
“当然这还不完全稳定,但从重污染天气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到,我们治理的途径是正确的,也取得了合理的治理效果。”黄润秋说。
黄润秋特别指出,“大家一定要看到,我们的排放仍然偏重。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还没有到来,我们还要继续努力。”
黄润秋表示,从长远来看,要在调整地区产业结构上下功夫。从中短期来看,要实施一些重大污染减排工程,比如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冬季清洁取暖替代、减少散煤燃烧等。从即时措施看,要采取联防联控,做好大气污染的应急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