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题

以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牵引

宁波鄞州:加快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前三

鄞州公园

圣龙生产车间

全国乡村振兴与扶贫协作(宁波)论坛在鄞州举行

鄞州塘溪镇上周村

东部新城

□ 高 敏 杨 磊 徐庭娴

鄞州,宁波的都市核心区、全国一流经济强区,地处长三角南翼经济最活跃之地,是我国最早对外开埠的通商口岸之一,改革开放的弄潮儿。

近年来,鄞州以改革创新为杠杆,快速推进高质量发展、跨越式发展,2019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11亿元,连续五年位居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四位,首次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各项改革领域更是捷报频传——获评全国首批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区、共青团基层组织和地方青联组织改革国家级试点、浙江省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优秀区……

今年3月29日~4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浙江考察,第一站就来到宁波,这是新时代浙江和宁波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非常之期”立下“非常之志”,鄞州将深入实施“改革动力倍增”行动,大力激发实干、担当、奋进的新时代鄞州精神,以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牵引,加快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前三。

“我们将把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转化为开创发展新局面的强大动力,用奋进体现忠诚、用实干体现担当,凝心聚力建设‘两高四好’示范区,在宁波争当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中当标兵、攀新高。”宁波市委常委、鄞州区委书记褚银良表示。

经济发展高质量:打造全球先进智造基地先行区

“以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抓手,聚焦产业、动能、空间、要素等重点,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6800平方米的变速箱车间内,100多台自动化机器像100多名士兵一样,整齐划一地组成了一个巨大的方阵,一刻不停地全速赶订单。疫情之下,位于鄞州区潘火街道的宁波圣龙(集团)有限公司快速启用自动化设备恢复产能,生产计划已排到3年后。

面对疫情影响,鄞州区如何保持高质量发展步伐?“坚持制造立区、实业强区不动摇,抢占促转型的‘窗口期’,打造全球先进智造基地先行区。”褚银良说,该区将系统构建以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为引领,以“专精特”优势产业、“高新尖”战略产业为两翼,以千亿级产业链、企业群、楼宇圈和大平台为支撑的“1+2+X”产业体系。

打造全球先进智造基地先行区在鄞州并非突发奇想。作为全国一流经济强区,鄞州区近年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201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11亿元,其中,数字经济占GDP比重提高到48%,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63.4%、26.7%。

不久前,浙江省经信厅公布《2019年浙江省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报告》,鄞州两化融合发展指数为103.43,位列全省96个县(市、区、功能区)第一梯队,连续5年排名宁波市第一。与此同时,该区拥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3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4家,宁波市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5家。

瞄准数字经济新方向,鄞州加快产业深度融合步伐。该区大力推进生产智能化,以奥克斯空调智能工厂、博格华纳数字化车间等龙头企业的模范效应,鼓励企业实现数字化、精细化管控。“去年我们引入全球500强企业埃森哲公司,并进行智能化工厂设计规划。”位于鄞州区云龙镇的宁波博德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在全球切割丝市场,博德高科的产品占了40%的份额,公司斥资15亿元正在建设智能化工厂。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一季度,博德高科出口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3%。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鄞州发展“内动力”与日俱增。4月15日,全球最大专业金融服务机构之一的毕马威中国宁波办公室在鄞州开业,从项目签约到正式开张,38天完成全过程,毕马威的落户将为本土企业提供更多上市、跨国投资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助力鄞企加速全球化进程。截至2019年,鄞州区首次实现服务业占比突破70%,现代金融、现代贸易、航运物流、国际会展、创意设计等现代服务行业发展势头迅猛。

抢占风口发力新兴产业,积极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文谷科技在疫情防控期间火速开发多款“战疫云”应用供企业免费使用,并与国内近百家企业达成了自动化改造、智能化诊断合作意向;美康生物研制的两款核酸检测试剂盒均获欧盟准入资格,至今累计为2万多家宁波企业提供20万余人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服务……在不久前公布的宁波市疫情防控新技术、新产品推介名单中,鄞州19家企业的28项新技术、新产品上榜。

优化要素配置,再创发展新优势。今年,鄞州区将以争创浙江省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为抓手,全面启动全域工业土地整治提升,统筹未来产业社区、工业集聚区、小微园区建设,以用地集中连片促产业集聚成势,积极引导资源要素向高能级平台、重点区块、优势产业倾斜,锻造经济高质量发展韧劲。

社会治理高水平:全域善治提升民生幸福指数

“实施社会治理提能行动,推进社会治理‘最多跑一地’,加快打造全域治理标杆区。”

乱丢垃圾、铺张浪费、乱搭乱建……这些乡村日常生活中的陋习如何改变?在鄞州区云龙镇上李家村人们看到美丽庭院建设、井然有序的停车、志愿服务蔚然成风等情景后就有了清晰的答案。

去年7月,上李家村在鄞州区率先推行“道德负面清单”管理。在这里,村民的言行举止、生活习惯被量化成了一个个评分标准,得分结果将和村民的年终福利、评优评先相挂钩。结合上李家村的经验,如今“乡村德治20条”已在鄞州推广,这是该区推动全域治理的一个缩影。

鄞州半城半乡,城乡管理、统筹融合等问题相互交织,流动人口、老年人口多,利益诉求更多元,对城乡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倒逼着政府必须以全域治理的理念创新社会治理。近两年来,该区先行先试,探索形成了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为基础,以共商、共治、共管、共建、共享为路径的“一核三治五共”全域治理体系,一项项突破藩篱、释放活力的创新举措不断涌现。

五乡镇明伦村充分发挥“轮值村官”作用,使基层矛盾纠纷的化解率提高至90%以上;姜山镇陆家堰村依靠“契约治理”,党员干部承诺践诺,村民集体参与出谋划策,从默默无闻到跻身全国文明村行列;在全区201个建制村、152个社区以及290个股份经济合作社全面推行基层公权力“三清单”运行法,实现事事可参与、桩桩可监督、件件按流程……如今,鄞州区已探索形成“老潘警调中心”、社区“365工作法”、农村“契约式治理”、网络“178柔性治理”、文化礼堂社会化运作、“书记一点通”等一批特色工作法,社区服务规范成为国家标准,基层公权力“三清单”运行法成为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

全域治理开创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格局,群众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2019年,鄞州区刑事案件、信访总量、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呈断崖式下降,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连续5年“零发生”,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去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0,074元和39,953元,增长8%和9.2%,成功入选“2019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县级),并荣获“2019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全域治理优秀案例。

值得一提的是,鄞州还与专业机构、高等院校对接,升级全域治理“智慧”,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乡村振兴研究院、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宁波中心先后落户鄞州。根据计划,今年该区将积极推进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区、浙江省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创建相关工作,实施社会治理提能行动,健全基层群众、社会组织、群团组织参与治理的制度和渠道,聚力打造全国全域治理创新标杆区。

城乡发展高品质:全景打造美丽城市大花园

“开展幸福城市提质行动,统筹推进美丽城市、美丽镇村建设,提升城市品质品位、激发乡村魅力活力。”

鄞州区拥江揽湖滨海,山水城林融为一体。近年来,该区大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系统推进城乡品质“大提档”,建设精美城市、优美乡村、和美社会、富美生活,精绘“全域创美”图景。

在宁波都市版图上,南部商务区是一颗璀璨的“明星”。有着“东方曼哈顿”美誉的南部商务区,自开发建设以来,累计总投资超300亿元。如今在1平方公里范围内,集聚商务楼宇50余幢,广告文创、金融服务、国际贸易、商务服务等企业超过3000家,近4万白领在此办公。

南部商务区的崛起,是鄞州快速城市化的一个缩影。如今的鄞州,集聚宁波东部新城和南部新城两座新城,都市核心功能聚合叠加,建成区面积117平方公里。在这里,时尚都市的霓虹繁华有之,森林公园的清新舒适亦有之,江南水乡的城市特色尽皆在此,全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82.5%。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2019年,鄞州高起点推进城南“智创”大走廊、甬江“时尚”东外滩、姜山“田园城市”卫星城、滨海“山海产城”融合示范区、环东钱湖“绿色创新”圈等“六大新空间”开发建设。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启动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全域通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省级验收,其中入选省级样板镇4个,建成美丽宜居村20个、美丽庭院样板村9个。

与此同时,鄞州不断加大便民服务力度,厚植幸福之城底色。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建成文化礼堂139家,连续11年蝉联全省公共文化服务综合评估第一,获评国家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家院互融养老服务体系入围全国乡村振兴优秀案例。

进入2020年,鄞州区对城乡融合发展有了更高追求。不久前,鄞州出台关于高水平推进美丽城镇建设的实施意见。根据计划,今年鄞州将总投资89.96亿元,安排106个项目,重点开展设施提升、服务提升、产业提升、品质提升、治理提升等五大行动,统筹推进城镇村三级联动发展、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政府社会群众三方共建共治共享,推进9个小城镇建设美丽城镇。

坚持协调发展理念,认真践行“两山”理论,坚定不移走好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路子,努力促进城乡共美、生态共融、生活共富。2020年,鄞州区还将坚持量质并举、内外兼修,开展幸福城市提质行动,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品位、激发乡村魅力活力。

据了解,除了实施“百镇样板、千镇美丽”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高水平建设美丽城镇之外,鄞州还将积极回应加装电梯、增加停车位等民生需求,全面推广“最多改一次”和插花式、街区式、参与式改造。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示范区提标扩面,深化城市道路“最多挖一次”行动,切实抓好屋顶垃圾整治、桥下空间利用、闲置地块临时绿化、餐饮油烟长效治理等工作,全力建设美丽鄞州大花园,让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营商环境高标准:构建“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

“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全面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营商环境便利度达到90%以上。”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鄞州区共引进内资项目9个,实际引进内资39.25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10.4%;引进浙商回归项目27个,实到资金41.1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17.4%,引进内资、浙商回归实到资金总量均居宁波市首位。

投资环境就像空气,空气清新才能吸引更多投资。近年来,鄞州区持续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下功夫,努力打造交易成本低、商务机会多、市场秩序好的投资福地。2019年,鄞州区围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减税降费等政策,为企业减负超过40亿元;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创新推出个人和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周二夜市”“局长坐班”等创新举措;政务服务事项99%实现掌上办,“跑零次”事项超过97%,深化“证照分离”等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推进“一事联办”、审批中介联合体组建等工作,名列“2019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第四位。

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加速度”,光有“服务革命”还不够。作为浙江省唯一入选全国第二批双创示范基地的行政区域,鄞州举全区之力打造一条横跨东部新城、南部新城,串联诸多国家级众创空间、专业化园区、知名高等院校的宁波城南智创大走廊。截至目前,全区已拥有各类备案双创平台43家,其中拥有国家级众创空间7个、国家级孵化器3家,各类“双创”载体面积达48.7万平方米。

揽才扶持政策不断加码。鄞州在出台总规性、综合性人才政策——“人才新政22条”的基础上,升级“创业鄞州·精英引领”深化实施意见,出台“泛创业鄞州·精英引领”意见、“创业鄞州·精英引领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10项配套政策,形成了“1+10”的人才政策体系,培内引外涵养人才生态。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以来,鄞州区人才净流入率为13.3%,人才流入总量占全市近1/3,全区已拥有人才总量41.2万人。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今年3月15日,鄞州区举行“万有鄞力”全球引才发布会,将引才工作从线下搬到线上,以一场特殊的网络直播,向全球英才发出“招贤令”,8个总投资约30亿元的重点人才项目团队和平台现场签约落户,主要涉及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互联网等领域。此外,吴汉明院士领衔的中芯国际创新设计服务中心、北大微电子研究院宁波分院、百度智能消防物联网、芯速联光电科技、飞联半导体等高新技术企业也先后落户鄞州。

锚定“两高四好”示范区建设,鄞州积极构建创新生态系统,让人才、技术、资本、政策等资源汇聚涌动,集聚创新“火种”。“鄞州将努力打造‘热带雨林式’的创新生态,集聚更多更优的‘种子’,提供更加肥沃的‘土壤’,营造更加适宜的‘气候’,让创新的激情竞相迸发,实现撒下一颗种子、长出一片森林的裂变效应。”褚银良表示。 (本文配图由鄞州区委宣传部提供)

2020-05-25 以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牵引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6341.htm 1 宁波鄞州:加快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前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