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以文化建设夯实乡村治理思想基础

2019年年底,安徽泗县入选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

□ 尉成辉

去年以来,安徽泗县县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立足全县乡村实际,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让乡村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融会贯通,夯实了全县乡村治理的思想基础。2019年年底,泗县入选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该县屏山镇徐贺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乡村阵地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伟大实践的凝聚升华。泗县县委带领全县各级党组织树牢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旗帜,坚持不懈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构建贴近全县乡村话语体系,组织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9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8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极开展“举旗帜。送理论”活动1500多场次,讲好中国之治泗县故事,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占领全县思想文化高地,植根百万泗县人民心田。

“今后谁家再有个大事小情,也要提倡移风易俗,讲求个婚事新办、丧事新办,大伙看咋样?”在泗县大杨乡小丁村农民夜校课堂上,村里老党员代表丁敬芝走上讲台为前来学习的村民引领乡风文明。在泗县,新时代农民夜校汇聚了大批驻村扶贫工作队长、村“两委”干部和村里的乡贤“五老”人员,他们走上夜校讲堂,通过各种灵活宣讲,把实施乡村振兴村民们应该做的和不应该做的都给说透了。去年以来,全县共举办乡村道德讲堂600多场次,讲故事、诵经典、读家书、谈感悟、送吉祥,让乡贤和村民自己走上讲堂,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倡导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全面提高村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从而塑造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新时代村民。 在乡村治理实践中,县委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构建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的乡村思想文化体系,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组织全县60多名乡土文化人才,开设家国文化系列讲座,在喜闻乐见中不断提升群众思想觉悟,坚定群众文化自信,增强群众文化自觉,全力构建村民的精神家园。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乡风民情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去年以来,泗县县委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积极组织非遗传承人、新老乡贤、文化骨干和乡村文化志愿者,充分发掘乡村传统文化的底蕴、精神和价值,“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建成隋唐大运河博物馆、泗州戏文化馆,修缮戚夫人庙、山西会馆、文庙大成殿,发挥其在凝聚人心、引导村民、淳化民风中的作用,使之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精神支撑和道德引领。

县委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用中华传统文化滋养泗县乡风民情,先后组织170多名乡村文化志愿者收集整理乡规民约、族谱家训等道德资源,建成16个家风馆,整理出尤氏、卢氏、高氏等12个家族家训,深入推进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教育引导村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重构民俗文化、宗族文化、乡贤文化、家规家训等乡村文化的纽带作用。泗县还充分发掘和保护乡村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全县建设80多个农耕展览馆、山芋文化馆、村史馆、好人馆、乡贤馆,切实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推动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激活乡土文化资源,展现了原汁原味的乡土传统文化、民风民情,重塑乡村文化生态,着力构建广泛认同的运河文化、泗州戏文化、楚汉文化、文庙大成殿文化等文化标识和名片,增强了村民的归属感、认同感。县文旅局充分发挥村级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两室一场”的平台作用,组织100多个文艺队伍,推动“一乡一村一品”“一社区一小区一特色”文化活动开展,让乡村文化的形式和内容以农村、农民、农业为主线,让村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推动优秀乡村文化的传承,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乡村治理的道德滋养。

让革命文化在泗州大地薪火相传

革命文化是鼓舞、激励人们艰苦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最为独特的精神标识。泗县是皖东北革命根据地,刘少奇、彭雪枫、张爱萍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相继在这里建立抗日组织,领导皖东北人民抗击日寇,取得了辉煌的抗日成就。

“据一些曾经跟随彭雪枫将军的老战士回忆说,彭雪枫将军当年治军是文武兼备,身边常备三件宝,那就是《拂晓报》、骑兵团和拂晓剧社。”清明节期间,泗县彭雪枫纪念馆里,大批前来参观的游客正在认真聆听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解说。近年来,泗县继承和发扬革命文化,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之成为乡村治理的思想保证、道德支撑和精神动力。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始终牢记革命初心,在为民服务过程中传承和发扬皖东北革命文化。全县深入挖掘乡村特色文化符号,盘活红色文化资源,建成彭雪枫烈士陵园、江上青烈士陵园、李月华烈士纪念馆等省级红色革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保护、修复了“石梁河暴动”革命遗迹遗址,收集、整理和编写了泗县人民抗日斗争革命故事《泗州烽火》,泗城镇、刘圩镇、墩集镇等乡镇以系列爱国主义教育为契机,推出优秀红色文艺作品,举办革命文化主题活动,讲好红色故事,做好红色旅游,用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革命文化,让革命文化活起来,提高乡村红色文化教育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作者系安徽省泗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县总工会主席)

2020-05-15 2019年年底,安徽泗县入选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6128.htm 1 以文化建设夯实乡村治理思想基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