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茆同风
我国经济发展迈入了新时代,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在这一进程中,如何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切实有效地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各地政府关心的重点问题。近年来,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确立了“以研发产业为主,配套部分高端制造业”的产业发展方向,紧紧抓住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历史机遇,为探索区域转型新路径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我们现在的产业发展,实际上是研发加高端制造的模式。”苏州市相城区发改委主任何乃剑介绍,一方面,继续深耕高端制造业,另一方面,在高端制造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研发产业,将研发作为产业来打造、将技术作为商品来推进。高端制造业支撑研发产业的发展,而研发产业又为高端制造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两者相辅相成,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
研发产业的发展,一方面为区内的工业园和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延伸孵化企业,为相城未来整个产业的发展提供蓬勃的发展动力。这不仅支撑了相关企业实现产品的迭代升级,也为高端人才提供了“用武之地”。在研发产品的同时,高端人才不断流入当地,不仅实现了产业的升级,也推动当地人才层次的提升,可以带动二产三产共同进步。为此,苏州相城区规划建设了占地10平方公里的长三角国际研发社区,计划用5年~10年时间,集聚10万以上高科技研发人才。其中,已引进了由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中国宝武集团、中国钢研集团联合发起成立的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以及中科院脑机所、中荷(苏州)科技创新港、紫光SAP工业互联网联合创新中心等一批国际领先的高科技研发项目,吸引了一大批优质人才。
人才来了,要让其落地生根。何乃剑表示:“国外的院士来了,他带的国外团队也就来了,全部都是高端国际人才,只有高端配套,才能留住高端人才,尤其是外籍人才。”为此,苏州相城区从出台“人才新政20条”、建设人才公寓到引入国际顶级教育品牌;从提供文化艺术中心、国际会展中心等公共配套到建设美术馆、足球场满足精神需求,衣食住行多个层次全面开花。截至目前,苏州市相城区人才资源总量为21.27万人,高层次人才总量为1.64万人,引育国家级重大引才工程专家52人。
为促进区域融合,更加有效地进行人才招引,“反向飞地”也是苏州市相城区目前一个新的尝试。在以往的“飞地经济”模式中,飞地园区等载体和要素多由经济发达地区飞入相对欠发达地区。而“反向飞地”则反其道而行之,由经济欠发达地区主动布局,借用发达地区的人才、区位、配套优势,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据介绍,目前苏州市相城区与虹桥商务区展开了深度合作,相城区在上海虹桥核心商务区布局虹桥相城大厦“一园五中心”(“一园”指数字经济创新产业园;“五中心”指展览展示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文化创意中心、基金发展中心和人才交流中心),全力打造相城区驻沪合作窗口和集信息交流、项目合作、人员往来、技术协同的品质服务基地,将两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更加主动承接上海各类创新资源辐射,形成一种招商引资的“反向飞地、两桥对流”新模式。
不断地探索,不停地创新,为苏州市相城区的经济转型升级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也为面临类似问题的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千帆并进,百舸争流,只有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区域转型之路才能越走越宽,才能在新时代勇立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