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武艳杰
“宅在家里,不要出门。”这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再熟悉不过的防护举措。但张旭玲作为冲在防控一线的价格监测人,为做好生活物资保供稳价,超市、药店、办公室……一路留下她“最美守护者”的忙碌身影。
近日,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省直机关团工委、省直属机关妇工委决定对在全省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省直机关237名职工、青年、妇女进行通报表扬,福建省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主任张旭玲被授予“最美守护者”称号。
带伤坚守抗疫一线
新冠肺炎疫情袭来,价格监测预警尤为重要。张旭玲与价格监测中心的同事们持续关注主要食品、口罩及消毒用品的市场供应情况和价格动态,积极开展市场价格巡视,增加监测点,加密粮食和食盐价格监测频次到一日两报,这些举措为省领导和相关部门科学决策、快速精准施策提供了详实依据。
福建省发改委对保供稳价工作形势进行研究做出强化价格监测新部署后,在整个春节假期,她都带伤坚守在抗疫第一线。
去年张旭玲经历了一次脑部手术,出院时医生叮嘱她至少要休息半年,但随后因非洲猪瘟等因素导致猪肉价格大幅上涨并带动相关食品价格上涨,CPI指数节节攀升,发展改革系统保供稳价任务繁重。她努力克服身体不适,冒着留下后遗症的风险,仅休息3个月就迅速回到工作岗位。去年年底,她在上班路上又不慎摔伤致手肘骨折,伤病叠加,依然吊着打了石膏的胳膊坚守工作岗位上。
“春节期间,我每隔一两天都要去超市了解市场价格和供应状况,没有想到害怕,只想掌握第一手信息。”张旭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2003年非典疫情以来,每逢节假日,价格监测值班对她来说早习以为常。今年疫情初期的时间里,她已不记得多少次深入到超市、药店等封闭易感的环境中,对主要食品、医用产品等价格进行调查。忙碌中,常常忘记自己脑部手术尚在恢复期,对臂伤青紫肿胀也浑然不知,只有偶尔头晕和伤手被磕碰疼痛时才有所惊觉,但迅即又投入工作。
让数据经得起检验
今年是张旭玲从事价格监测工作的第27个年头。价格监测工作免不了长年累月与数据打交道,很枯燥乏味。她常说,“价格监测无小事,一分一厘、一涨一跌,都会牵涉到民生。要学会与数据交朋友,发现数据的变化,做到第一时间发现苗头性、倾向性价格问题。”
日常工作中,张旭玲严把数据质量关,对审核环节发现的各地上报数据每一个细小疑问都追根求源。她常告诉价格监测中心的同志,一定要抓好数据质量,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让数据经得起检验。
在她的带领下,仅今年1月~3月,福建省价格监测中心就向省领导呈送猪肉价格日监测数据81期、周分析报告13期;从春节假期第一天开始至今,共撰写123篇每日价格监测分析材料,报国家发改委、福建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以及针对疫情防控设置的省市场供应保障组,及时准确反映福建省主要食品、防护用品价格和市场状况,有力有效履行价格监测职能,得到相关各方的一致肯定。
价格监测是政府部门掌握市场动向的“风向标”,是政府了解市场动态,制定科学、合理、正确决策的依据。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张旭玲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带领福建省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干部职工,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