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看台

防范中小银行不良贷款抬头

□ 王柯瑾

近年来,房地产调控不断加码。商业银行作为房地产市场资金提供方之一,房地产业务的变化一直备受关注。截至4月8日,共有32家上市银行公布业绩经营情况。其中,除国有大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外,共有20家中小银行。据《中国经营报》记者梳理统计,上述20家中小银行房地产信贷投放合计增加525亿元。

上述披露年报的20家中小上市银行中,披露房地产贷款资产质量的有12家,其中5家银行房地产贷款不良率呈上升趋势。重庆农商行房地产贷款不良率上升幅度最大,2019年该行整体不良率为1.25%。

上述20家银行中,有15家银行2019年房地产贷款投放较2018年有所增加,而5家银行投放有所减少。15家房地产贷款增加的银行中,泸州银行房地产贷款占总贷款的比例较高,截至目前,该行房地产和建筑业贷款投向合计占比近3成,位居所有贷款行业投向第二,仅次于租赁和商务服务业31.46%的占比。

关于未来房地产业贷款投放的管理,泸州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我行将持续优化信贷投放结构,严格落实‘房住不炒’的要求,合理投放房地产信贷资金,保持房地产贷款增速合理。在实质性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开展信贷业务,在贷前调查环节加强对借款人、借款项目以及市场情况的详尽调查,在贷中、贷后环节通过外部公开渠道查询企业情况。针对出现的风险因素,及时了解掌握情况,采取风险防控措施,并定期开展房地产压力测试等方式分析存量房地产业务的风险状况,制定相应的风险缓解措施。”

从房地产贷款在行业中的占比看,20家中小上市银行中有10家银行占比扩大,还有一家银行占比与上年持平,其余9家银行占比较上年有所下降。

关于房地产贷款不良率升高,重庆农商行在年报中解释说,个别房地产企业受项目延期、资金回笼慢等因素影响出现风险,导致风险分类下调至不良。重庆农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我行房地产相关金融风险整体可控。”

关于未来银行房地产贷款业务的风险,中国银行风险总监刘坚东表示,由于延迟复工、交通封锁以及需求萎缩等原因,房地产企业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潜在风险客户受疫情影响将加剧资金紧张和风险化解难度,加速风险暴露。

某股份行浙江地区分行管理人士表示,这次疫情带来的是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微企业信贷需求的减少、投资意愿的下降,因此各家银行暂时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资产荒”现象,而个人按揭贷款作为银行比较稳定的资产还是会受到部分银行的青睐。

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分析师李万赋认为,疫情期间,各地房地产市场遇冷。但未来,“房住不炒”依然是主旋律。3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应对国际疫情影响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发布会上,银保监会再次强调,要坚决落实“房住不炒”的要求,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在此基础上,各地“因城施策”的执行将更具差异性。

2020-04-15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5297.htm 1 防范中小银行不良贷款抬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