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关注

清零 海南迎来美丽春天

——海南省人民医院决战新冠肺炎疫情纪实

□ 本报记者 周发源 周春燕

这是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2020年3月23日。随着海南省最后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在海南省人民医院治愈出院,海南省所有确诊住院病例全部出院,实现清零。

至此,海南省从1月20日收治第1例新冠肺炎患者,在经历了63个几乎令人窒息、恐慌、焦虑和不安的日夜之后,终于拨开阴霾迎接最美丽的春天!

如今,海南得天独厚的阳光、海水、沙滩,又将拥抱来自五湖四海的游人。

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绿荫掩映下的海南省人民医院,清风吹拂、空气新鲜。记者在医院门诊大楼前,看见前来就诊的男女老少秩序井然,一扫前些日的紧张情绪。

医院党委书记赵建农告诉记者,海南省人民医院作为承担海南省新冠肺炎急危重症救治工作定点医院,责任重大,始终把人民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

赵建农介绍说,本次清零出院的患者为曾某某,女性, 40岁,湖北荆州市人,2019年10月来海南工作。2月19日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收入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治疗19天后,3月8日转入海南省人民医院感染科,再经16天精心诊治,患者体温终于恢复正常3天以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肺部影像学显示炎症明显吸收,连续2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肛拭子核酸亦阴性,康复出院。

在新型未知的病毒面前,“抗疫”是海南省人民医院的头等大事。一切从零准备,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医院成立了以院领导为总指挥的防治专项领导小组,深入一线指挥。

由于感染科负压病房刚验收,尚无任何设备物资,总指挥部发动全院力量,不到2天时间迅速完成了负压病房的区域划分,准备好基本的设备和物资,并迅速分流原住院的67个传染病患者。对阵疫情,整个过程迅速、有序地进行,犹如一支训练有素的部队在英勇抗击敌人,有计划、有步骤地作战,为1月20日收治海南省第一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赢得了时间。

战“疫”中,书记、院长坚持“一日两会诊”,参与临床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把一个个细节抠实,为了抢救病人,危重症多学科MDT会诊甚至坚持到凌晨4点,直到探索出解决方案。

一天天下来,防控的思路越来越清晰,诊疗的方案越来越成熟,治愈的患者也越来越多。但只要疫情一天不结束,救治专家组就一天也不松懈。

2月17日正处疫情防控的关键节点,海南省首例危重症患者从海南省人民医院治愈出院,无疑给海南人民抗击疫情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让这个夹杂着疫情的凛冽寒冬变得温暖起来。

“海南首例危重症患者救治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范本,也是重症新冠肺炎整体治疗思想体系的一个具体、成功的案例。对其他患者救治以此案例作为指导,所以也都逐渐好转。”海南省人民医院院长姜鸿彦说,这是集全院的智慧与力量,从院领导到专家组,从医生到护士,从临床一线到机关后勤保障全力以赴的结果。

积累了相关的经验,整个医疗救治团队对新冠肺炎患者的诊治更加得心应手了。危重症尿毒症患者、从死亡边缘拉回的73岁高龄危重患者、一度病危却重获新生的患者……他们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和精心照顾下,一个接一个都挺了过来,从海南省人民医院顺利出院。

保护冲锋在前的抗疫勇士做到零感染

“468名医务工作者零感染,我们做到了。”海南省人民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吴涛无限感慨地说。在一个又一个治愈数字的背后,是医务工作者的付出与奉献。

这一次,468名医务工作者投身在疫情救治的最前线。面对不确定的新冠肺炎疫情,很多医生和护士主动请缨到一线工作,因为他们深知,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他们必须是冲锋在前的战士。

在隔离病房尤其是负压监护病房收治的都是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这些患者随时都可能因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甚至呼吸心跳骤停而危及生命。心、肺、肾等脏器功能的监护技术是救治的关键,要求医护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血流动力学监测护理、心肺复苏、呼吸机操作使用与护理、CRRT等血液净化护理、ECMO护理、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护理、各种血管通路和管道护理等一系列“硬核”技术。

严密的面屏防护使他们原本灵巧的双手变得笨拙,加之厚重、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每实施一项救护操作所付出的体力消耗都是平时的几倍。但正是这一批80后、90后的精兵强将用精湛的技术战胜了困难,迎来了胜利。

“医护人员在第一时间驰援,从最危险的关键时刻进入,将近两个多月的抗疫,这些战斗在最前沿的勇士们,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健康的体魄,状态都非常好。”姜鸿彦内心充满安慰。

指挥员勇敢担当是战“疫”决胜的关键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在大战面前,考验着一个医院决策者们的应急决策和管理水平。对新冠肺炎的防控,海南省人民医院一直采取“宽进严出”的原则,海口首批出院患者比计划晚了几天。

当初, 疫情初发阶段,协调各属地疾控中心集中医学观察,过程一波三折。此时,双医学博士出身的赵建农、姜鸿彦,在组织学习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冠肺炎新版诊疗方案基础上,率先提出了新冠肺炎诊疗的补充建议,对即将出院患者进行全血、粪便的核酸检测,确定全阴性后方可出院,出院后由属地疾病控制中心集中医学观察14天,成为全国首家最早实行的医院,数天后也成为全国出院患者随访的参考标准。

新型冠状病毒狡猾且不易被察觉,确保出院患者不再具感染性是控制疫情源头的重中之重。很快,救治专家组就意识到必须加强出院后患者的随诊和管理。

2月初,医院成立随访工作小组,发文制定出院患者随访工作方案,细化随访工作并责任到人,每天均由专业医师及护士随访。方案中明确了出院患者的返院复查周期及项目,分别为第2、4、8、12周。目前所有出院患者都严格按照要求集中隔离、复查,各项指标达标后方能解除隔离,这是对患者、家庭及社会负责的做法,再一次证明了救治专家组决策的正确。

“在整个与疫情搏斗的过程中,作为抗疫决战中的前线指挥,院党委书记和院长,勇敢担当,坚定沉着,率先垂范,果断决策,争取了主动,赢得了时间,是赢得这场战‘疫’决战胜利的关键。” 海南省人民医院疾控办负责人、感染科副主任吴彪深有感慨地说。正是海南省人民医院领导的严格把关及前瞻性决策,让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得很顺利,而日夜奋战的白衣勇士们,更是展示出英勇无畏、科学严谨、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

赵建农对记者说,清零的同时也是防疫的开始,病例清零意味着疫情防控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国家赋予了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一系列优惠政策,在新冠肺炎疫情对海南旅游等服务业产生冲击、加大经济下行风险的背景下,海南将对标国际医疗与公共卫生的高精尖,助力推动海南医疗健康产业的竞争力和辐射力,助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健康前行。

2020-03-30 ——海南省人民医院决战新冠肺炎疫情纪实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4695.htm 1 清零 海南迎来美丽春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