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卫彬 李鹏翔 伍晓阳
春至荆楚。3月23日,湖北和武汉新冠肺炎新增确诊病例为1例,此前这一数据已连续5天为“零”。从3月25日零时起,武汉市以外地区解除离鄂通道管控;4月8日零时起,武汉市将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
当前,以武汉为主战场的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基本阻断,湖北正紧紧抓住医疗救治和社区防控两个关键环节,抓好科学精准防控,同时因时因势调整工作着力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从“按住暂停”向“重启恢复”转变。
城市活起来,工厂动起来,农民忙起来……负重前行,从疫情寒冬中苏醒的湖北,按下复工复产“播放键”,打响经济社会发展“主动仗”,努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久违的人间烟火回归,一座座城市从停摆中重启,从寂静中复苏
拉着“谢谢你们,为咸宁拼过命”的横幅,高举着医护人员的大幅照片,前来送别的群众排满了长达10余公里的主干道。
这是湖北省咸宁市近两个月中最热闹的一天。3月22日,咸宁倾城相送云南医疗队。这座城市确诊病例“零增长”已经整整一个月。
“白衣战士”挥别之际,一座座城市,正从“停摆”中“重启”,久违的人间烟火气回归。
3月16日,襄阳市汉江一桥附近一家面馆前排起了长队。在家闷了近两个月,许多襄阳人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吃碗牛肉面。
面馆师傅将一把把面丢进笊篱,伸进沸水中搅动,捞起来倒进大碗,浇上滚烫的红油,再舀上一勺牛肉加牛杂,撒上葱花。“就是这个味!熟悉的生活又回来了。”襄阳市民周祥感慨地说。
3月22日,湖北省发布的疫情风险等级评估显示,除武汉市城区仍为高风险外,湖北其他75个市县均为低风险。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随着疫情风险降低,商业、物流、社会服务等各项功能正在加快修复和激活。
街上,车辆多了起来。咸宁、孝感、黄石等湖北省内除武汉外16个市州陆续恢复了公共交通运营,空荡了两个月的马路,又迎来了熟悉的川流不息。
商铺,陆续开门迎客。孝感街头各类门店约有三成开业。在孝感市乾坤国际超市,进场不再限定为代购员,顾客比前段时间明显增多,米面粮油、蔬菜水果及其他物资均供应充足。
物流快递,寄送工作全面恢复。圆通湖北荆门分公司快递员陆运贵和王靖说:“现在都是采取‘无接触取件’,我俩现在每天有约30份收件订单,还在不断增长。”
战“疫”主战场武汉,在连续多天实现确诊病例“零新增”后,改变也在悄然发生。
在武昌区东亭花园小区,两个小朋友近两个月中第一次从家中下楼,在小区游乐场一边晒太阳,一边荡秋千。
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3月18日发布的信息显示,“无疫情小区”,允许居民分批、分时段、分楼栋,在小区内进行非聚集性个人活动。截至3月23日16时,武汉市无疫情小区占比超94%。
两个月前,武汉公交、地铁全部停运;两个月后的3月23日,武汉公交集团部分公交线路实际演练,110多个线路的公交车上街试跑,熟悉刷码乘车细则;地铁站内,开始进行无死角消杀。
3月22日,武汉市27个过江桥梁防疫检测点和主城区近80个防疫检查点已经全部撤除。
楚河汉街上,巨幅广告牌闪耀,有的商家正在清扫店面,着手做好开业准备。
这座城市,正慢慢恢复昔日的生机与活力。
打通“堵点”消除“难点”,推动工厂企业复工复产,人员有序流动
经济社会是一个动态循环系统,不能长时间停摆。对于此刻的湖北而言,统筹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同样是一场大考。
3月22日上午,全国首条深层污水处理隧道——武汉大东湖深隧项目工地一片忙碌。
复工首日,这个长江大保护重点专项项目已到岗700余人。正在检查工地消杀情况的中建三局项目负责人余南山说:“我们将倒排施工计划,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全力以赴把耽搁的工期补回来。”
湖北省出台了《促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系列政策,明确提出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开展援企、稳岗、扩就业工作。
——放眼荆楚大地,重大项目打头阵,各地加紧推进复工复产。
一大批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有序启动。仅交通领域,已有18个重点项目安全有序复工,涵盖“铁水公空”所有领域。
总部驻鄂央企积极行动,全力组织。当前,三峡集团复工复产率已达100%。东风汽车公司正逐步推进分区分级复工复产,目前省内企业员工返岗率达63.6%。
湖北本地企业,抢抓复工生产。位于武汉的“中国光谷”,许多企业正在加班加点开足马力生产。厂房内,信号灯闪烁,高度自动化的设备平稳运行。作为国家存储器基地的武汉新芯集成电路制造公司,一直没有停产。“企业备足了原料,基本保持计划进度在生产。”公司董事长杨道虹说。
据湖北省经信厅统计,截至3月23日,湖北省规上工业企业已有13155户开工,复工率为85%,员工到岗人数171万人,到岗率为60.3%。
——“点对点、一站式”,推动务工人员有序流动返岗。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经济发展的关键是资源配置和要素流动,最根本还是人的流动。
湖北省明确要求,“过五关、斩六将、办七八个手续、十分辛苦”的事要坚决杜绝。
春天里,重新出发。出省务工人员的通道进一步打通。
3月19日下午,搭乘551名湖北荆州务工人员的G4368专列从荆州火车站始发,当晚抵达广州,这是今年春节后从湖北始发的第一列务工人员高铁专列。
返岗赴他乡,全国都来帮。在湖北最艰难的时期搭把手、拉一把。针对当前部分出省务工人员还面临不被认可健康码、抵达务工地被要求再隔离14天、有的企业不招聘湖北籍员工等问题,连日来,广东、浙江、江苏等地主动伸出援手,“点对点、一站式”服务于湖北务工人员的返岗专车从湖北接连出发。
广州、深圳、佛山、惠州、杭州……一大批城市,先后与湖北互认健康码。
湖北省是劳务输出大省,常年出省务工人员约600万。据湖北省交通运输厅不完全统计,从3月13日~23日20时,湖北省超过18万农民工通过“点对点”包车方式运输离鄂返岗。
——“盲点”“痛点”“堵点”“断点”,就是工作的着力点。
消除疫情防控“盲点”,疏通人员流动“痛点”,打开物流运输“堵点”,补上资金流“断点”——湖北省各地均从人财物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措施,为复工复产企业“掌好舵”。
“要帮助遭遇困难的企业缓过这口气,迈过这道坎儿。”湖北省发改委主任程用文说。
按照国家税务总局政策,助力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湖北省小规模纳税人免征3月~5月增值税。“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后,月营业收入10万元以下的个体户免税,受惠面达89%。”湖北省税务局有关处室负责人介绍说。
疫情尚未结束,湖北仍负重前行。“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后,各级领导干部的担子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湖北省委书记应勇说,要把工作想深想细想透,把措施抓紧抓实抓细,在保持疫情防控毫不放松的前提下,要逐步加大经济社会发展的统筹力度。
历尽千帆,极目楚天,信心与希望,在春天里升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