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关注

战“疫”下的试验区答卷

四川绵阳市游仙经济试验区党工委组建四川省首个“复工复产志愿者服务队”,让企业复工不跑路、防疫不缺位、困难有帮扶

□ 本报记者 蒋良明

□ 苏东峰

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是眼下许多城市必须应对的“考题”。四川省绵阳市游仙经济试验区作为游仙境内企业聚集地,试验区党工委积极贯彻市、区各项扶持政策的同时,组建四川省首个由流动党员、医护人员、机关干部组成的“复工复产志愿者服务队”,力争做到让企业复工不跑路、防疫不缺位、困难有帮扶,在特殊时代的“考题”下,试验区正在奋力书写自己的答卷。

哪里有需要

哪里就有志愿者

“金队长,怀仁医药公司刚收到一批药材,需要紧急分选卸货,人手不足,能否请志愿服务队支援……”“收到,10分钟内赶到。”随着经济试验区“复工复产志愿服务队”微信群内的一声召唤,正在流动党员服务中心待命的18名志愿者立即起身赶往药厂,不等工人们的指令,党员志愿者段师傅就轻车熟路地干了起来。记者了解到,原来段师傅在试验区经营了一家酒店和客运公司,此次因为疫情,酒店和客运公司全都暂停营业。疫情期间,段师傅看到试验区的志愿者们经常上门为周边居家隔离的邻居宣传防疫知识、代购物品、送药,段师傅深受感动,主动要求加入到试验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中。“我是一个有1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了,因工作原因经常出差,参加党组织生活时间较少,这次能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也给了我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机会,我由衷地感到作为一名党员的责任感和自豪感。”段师傅说。

“嘿,没想到你们这些党员干部干起活来,还是厉害嘞,比起我们一线工人差不了哪里去。”在将近3个小时的忙碌后,志愿者们圆满完成了工厂的卸货任务,怀仁医药公司副总经理冯建看着满头大汗的志愿者们,由衷地露出了微笑。据冯建介绍,因为疫情原因,一线员工还有40%没有到位,有时候因为某个部门人手不齐,导致整个工厂工作效率下降。自从有了志愿者服务队来帮忙,企业实现了稳定生产。

经济试验区作为游仙区生产型企业聚集地,为了做好企业复工复产保障工作,在2月中旬组建了一支由机关干部、流动党员、社区干部、医护人员组成的“复工复产志愿者服务队”,并建立了专门的微信群。微信群内把辖区所有的企业负责人召集在一起。试验区专门调配了两台车提供保障,只要企业负责人在群里提出需求,志愿者们第一时间响应,从防疫、人力资源、生产报备等多个方面为辖区企业提供志愿服务,让企业做到复工不跑路、防疫不缺位、困难有人帮。

“目前,我们的中心工作就是防疫和帮助企业复工复产。机关人员除了必须在岗人员外,其他人员无论职务高低,包括我自己,如果没有特别的工作任务,都是志愿者,都要投入到为企业复工复产的志愿服务中去。”经济试验区党工委书记王定富说,复工复产志愿服务队成立以来,一共为23家企业提供疫情防控、产品搬卸、医疗检测等服务。

面对面防疫

医生走进生产一线

“这个情况可以基本排除感染,根据症状初步判断是由肠胃炎引起的发烧,等下志愿者服务队的车会把药给你送过来。如果下午还没好转,建议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在绵阳奋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厂房休息区,“复工复产志愿服务队”的医疗成员、来自经济试验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副主任医师王琦正在给工人检查,检查完后,不仅工人自己松了口气,厂内的其他员工也放下心来。王医生正是接到了“复工复产志愿服务队”指挥中心的电话后,立即从其他厂区赶过来的。

为保证防疫和复工复产两不误,志愿服务队从试验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抽调了6名骨干医生组成了医疗服务小组,医疗组有两个任务,每天上午或者下午,分别深入生产一线对辖区内生产型企业的员工进行防疫检查,运送防护中药。同时,在企业员工出现身体不适的时候,主动前往企业现场诊疗,排除疫情。“让医生到生产一线为企业员工服务,我们主要考虑两点,首先肯定是紧抓防疫,毕竟医生更为专业;其次,是考虑目前企业人手紧张,为他们做好服务,提高效率。”经济试验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龙浩宇告诉记者。

“关键时刻,真感受到了来自党和政府的关怀,让我们这些做企业的真正安下心来。”绵阳奋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郑建成告诉记者,“目前复工生产最主要的还是担心员工身体健康和安全问题,部分员工也有这样的顾虑。自从医疗组每天来了之后,大家放心多了。”据了解,医疗服务小组成立以来,共为辖区内23家企业提供了医疗防护服务,深入一线生产线送预防感冒中药800余袋,为生产一线的生病员工提供37次上门就诊,排除发烧疑似病例2起。

点对点服务

政企一把手齐聚微信群

2月22日中午,正在办公室吃饭的绵阳开元磁性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任新库,耳边响起了手机微信新消息的提示音。“160个防护口罩和15斤消毒粉已经到位,下午我安排服务队的同志给你们送过来。”这条信息来自试验区工业企业家交流群。任新库所在的企业已经在2月9日就逐步有序复工复产。由于前期准备不足,防护物资马上就要用完,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任新库第一时间想到了试验区工业企业家交流群,上午在群里发了求助信息,王定富看到之后,立即回复了他。一个小时后,负责处理的同志就把相关的防疫物资送达。“这个速度太快了,完全超乎我的想象。”任新库说。

“之所以建这个群,就是为了打通信息壁垒,通过这一新媒体微信平台,使企业的诉求得到快速解决。”王定富告诉记者,群成员包括试验区所有领导和各个部门的负责同志,在这个特殊时期,只要是企业负责人在群里反映复工复产过程中遇到的任何问题,都会第一时间回复,协助解决。办不了的需要上级部门协调的,由相关的同志去协调沟通,力争不耽误企业时间,并且每一个问题都安排了专人对微信中部署的工作进行跟踪督办。

据不完全统计,自微信群建立以来,已经吸纳了20多家重点企业负责人等“群友”,大部分企业提出的问题第一时间得到了解决。目前,经济试验区复工复产率达到了91.89%,经济正常运行正在有序恢复。

2020-03-06 四川绵阳市游仙经济试验区党工委组建四川省首个“复工复产志愿者服务队”,让企业复工不跑路、防疫不缺位、困难有帮扶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4441.htm 1 战“疫”下的试验区答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