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关注

筑梦乡村振兴 无悔职业人生

——探访浙江海盐县丰义村

□ 本报记者 吴宏林

□ 余云全

披着江南沥沥的冬雨,记者一行沿着杭州湾驱车行驶近百公里,抵达了乡村振兴职业化推广运营村——浙江嘉兴市海盐县通元镇丰义村。

进入村口,同行者们就开始兴奋地喊起来,原来车窗右侧有一家牧羊场,几头肥肥的湖羊正在羊圈里咀嚼着草料,听到喊声,它们温驯地抬起头朝我们注视了一番,随后又津津有味吃起来。“南方的湖羊是圈养的,不像北方的山羊是山地放养,湖羊肉肥美,非常香哦。”牧羊场场长向我们这些外来客推销湖羊。的确,在杭嘉湖平原,有的是连畦的稻桑田,有的是一色二层或三层的白墙黑瓦房,能在丰义村口看到一家生态畜牧养殖场,既为小羊们的出现感到惊喜,又体验到了产业对乡村振兴撬动的力量。

沿着村道行进,拐了几个弯后,眼前的村容村貌更秀美了,简直就像是一幅中国水墨画,被小雨点漂洗过后的大地愈加清新。车在一幢二层的仿古房门口停下,这里就是丰义村旅游开发公司的接待中心。早就听说丰义村的乡村振兴聘请的是职业乡村经理人,通过市场化招徕人才来运营乡村,这在中国还是刚刚开头。

“各位老师好,我是丰义村职业乡村经理汪永照。”楼上下来一位50岁出头、戴副眼镜、挺精神的一位中年男士。他就是旅游公司的汪总,丰义村乡村职业经营的人才。

随后我们就被请到汪总的办公室。办公室里除了一些必备的办公用桌、办公用品外,布置很简单,最多的就是立在墙角一撂和乡村建设发展有关的书籍了。“在乡村工作,最主要的是务实,和‘三农’打交道,没那么多客套,村民有实惠,接地气是关键。”汪永照开门见山地说,“我也是从山里走出来的农家孩子,做过教师,当过兵,在政府机关工作过,后来还是浓浓乡村情怀把我吸引过来,就奔丰义村搞乡村开发来了。”直率地交谈中,我们看出了作为职业乡村经理人的那份“乡村情愫”。在谈到工作开展过程中与上级政府或与属地村民打交道的苦乐或者烦心事时,汪永照坦然地说,“工作总是在苦乐之中、烦恼之中开展起来的,乡村振兴这么大的一篇文章只是刚刚写个开头,有关人和事的困惑、迷茫需要改革来解决,并推动事业发展,这都是未来将续写的乡村内容。经营乡村,我相信会更美好……”

短暂茶叙后,汪永照陪我们参观了丰义村的乡村建设设施,比如,民宿、农家乐、景观、村文化大礼堂等。大礼堂内,张灯结彩,村民们张罗忙碌,汪永照说,丰义村年度文化大餐“村晚”即将开播,村民们热情很高,积极参与。丰义村党委书记奕国华也在现场,他说,2019年以来,村里投入80万元对石桥周边旧旱厕、臭水沟、荒杂地实施了“换颜”整治。同时,实施路灯亮化提升工程,完成了村入口休闲公园、户外夜景工程等项目建设,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如今丰义村文化“盛典”,上级政府非常重视,是重头戏,汪总也要做指导。

离开丰义村,已是傍晚时分。华灯初上,环望杭嘉湖平原,这里的绚丽色彩与通元镇、海盐县、嘉兴等城镇里的灿烂连成一片,乡村振兴在起航,乡村职业人在圆梦!

2020-01-22 ——探访浙江海盐县丰义村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3828.htm 1 筑梦乡村振兴 无悔职业人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