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聚焦

传承中医精华 坚持守正创新

江苏省徐州市中医院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和自身特点,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

徐州市中医院新门诊大楼

徐州市中医院新院效果图

徐州市中医院成立新电会诊中心,实现了网上心电图远程会诊

徐州中医院3.0核磁共振设备

徐州市中医院现代化的重症监护病房

□ 马传卫

□ 本报记者 沙会堂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健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人民健康之贡献。2019年10月25日,全国中医药大会在北京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2019年10月26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为中医药发展“把脉”“开方”,提出要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发挥中医药在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中的独特作用、大力推动中药质量提升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开放创新发展,以及改革完善中医药管理体制机制,为新时代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指明了方向。

始建于1956年的江苏省徐州市中医院,经过数代人的努力,在近年的医疗体制改革中,以“中西并举、中西交融、学科协作”为指导思想,坚持“向管理要效益、向技术要发展、向服务要品牌”的发展战略,立足改革创新,科学精细管理,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该院相继荣获国家卫健委“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2018年度管理创新医院”、江苏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满意度第一名和江苏省“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满意度检查第一名;跻身香港艾力彼评选的“中国中医医院竞争力”百强榜第58名,全国地级市中医医院竞争力第7名;医院心血管科(心病科)、肛肠科、内分泌科、针灸科、康复科等5个专科入选“2018中国中医医院·最佳临床型专科”,是全国地级市中医院入选最佳临床型专科最多的医院之一。2019年是徐州市中医院的“规范建设年”,在深化创建“名医、名科、名院”、加快智慧医院建设步伐、快速推进新院区建设等各项任务中,徐州中医人正以精诚的大医精神和独有的医疗品牌,在打造区域性特色诊疗高地的进程中更上一层楼。

健全核心制度

完善科学管理

建立科学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是医院得以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徐州市中医院认真落实“向管理要效益”战略,扎实推进行为规范和医疗规范的落实,牢固守住底线和本职,努力把医院各项核心制度理解透、执行好、落实到位。

医院围绕“百姓信赖、职工幸福”的发展目标,各行政职能科室依据建立好的工作脉络图细化工作开展,认真落实服务职能和管理职能,严格科务会管理、行风暗访对口联系、巡视巡查、督察督办等工作制度的执行。

为全面加强管理工作和临床工作,医院先后制定出台了《徐州市中医院科务会制度》《关于进一步完善和加强设备采购程序的相关规定》《关于加强依法执业的管理规定》《非惩罚性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科研“种子计划”管理方案》等各类管理制度、规定、规范45个,形成互考互评的良性循环机制。

扎实开展对口联系工作。医院以科务会为主要管理平台,职能科室对口联系临床科室管理,既强化了职能科室服务临床一线的责任心和紧迫感,把医院各项工作方针政策制度高效传达落实到临床一线,又积极为临床排忧解难,形成了“全院围绕临床一线转,临床围绕患者转”的有效工作态势。

为完善系列合理用药相关管理制度,医院制定了《药品质量管理制度》《处方点评制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等,在全市率先成立抗菌药物科学化管理多学科诊疗(AMS-MDT)团队进行科学化管理。仅2018年全院就点评各类处方7200份、医嘱720份,并将考核结果在每月的《医院管理通报》予以公示,记入临床科室的医疗质量考核体系中。

信息化管理对提高医疗质量同样起着重要作用。中医肿瘤诊疗中心要求全院各科室所有恶性肿瘤患者的信息均录入医院肿瘤平台,加强患者的入院诊断、手术方式及有无化疗药物的使用等信息的收集与监管,并将随访内容及时录入肿瘤平台数据库,数据为各专科监测患者病情提供了方便。

近年来,该院以“立规矩、讲规矩、成习惯”为管理原则,立足“人人要管事、事事有人管”的工作理念,行政职能部门做到“言而有信,定而有为”,确保了“有问题敢于面对,快速改进是基本要求,变化与态度是口碑的源泉”的治院理念得以扎实落地。

整合优势技术

强化中医特色

精湛的医学技术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徐州市中医院通过实施“育名医、建名科、创名院”的“三名”战略,广泛推广和运用中医诊疗、护理和养生,集中优质资源,整合优势技术,遵循中医药特点规律,建立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中西医综合治疗模式、肿瘤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普病与专病的分离模式,走出了一条以中医为主要特色、中西医并重的崛起之路。

中医药特色是中医院建设和发展的主旋律,该院各科室充分认识到中医特色医疗技术、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对本专业、本科室和医院发展的重要意义,把“广覆盖、广融合、广体验”作为特征性、品牌性、战略性医院建设的核心要求进行落实。以针灸科、推拿科、康复科为牵头科室,制定各科室联合其他科室治疗相应病种诊疗规范、适应症及禁忌症,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管理与运行体系。如今,每天平均有2000余人次接受中医特色治疗,收到良好疗效。

为提升多学科联合诊疗水平,该院坚持“以疾病为中心,以患者需求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创新了跨科联合诊疗模式,以肿瘤科、介入科、普外科和中医外科牵头,成立肿瘤多学科联合诊疗门诊、会诊中心及治疗中心。诊疗中心立足中医特色,做到内科与外科、中医与西医相结合,完善科与科直接转接机制,科室内部形成同质化治疗标准,科室之间形成专业共识,对患者进行有序、多学科的诊治。2018年,肿瘤多学科联合门诊共接诊患者3000人,进行病例讨论800例,为患者提供方便、安全、快捷、高效的 “一站式”诊疗服务。

为创新普病与专病诊疗模式,医院立足分级诊疗、中医特色推广、“大基层、广覆盖、精筛选、建机制”的工作要求,为实现“早调整早到位,早到位早受益,早受益早发展,早发展早见成效”的改革发展态势,形成了科室普病与专病的疾病分组和同质化诊疗方案。医院成立了27个亚学科专业组,开设了82个专病门诊,不断提高专病服务质量,优化患者就医体验。

未病治疗是中医治疗领域的一大优势,所谓“未病”就是指人体处于亚健康的一种状态。近年来,徐州市中医院立足中医使命,致力“治未病”工作实践,重振中医“养、防、保”的传统特色,充分发挥中医不可替代性,已经成为养生、防病、保健引领的中坚力量。这项工作的开展,不仅拓展了中医药服务领域,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有效地弘扬和传播了中医药文化。

立足医改初衷

拓展医疗平台

医改的最终目的,就是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加便捷、高效、惠民的医疗卫生服务。依托三级甲等中医院的优势,该院认真落实医改精神,从优化基层团队服务能力、健全诊疗服务机制、建立合理有序分级诊疗模式入手,加快推进医联体建设。

2018年,徐州市中医院按照“不跑马圈地、不搞大医院虹吸、不简单挂牌走形式”的理念,提出了所有科主任都要回报家乡父老、在老家乡镇卫生院创办工作室的战略要求,在乡镇医院、社区医院增挂技术协作医院和技术指导,在民营医院增挂徐州市中医院分院,建设以市县两级中医院为主导的医联体。截至目前,徐州周边已有20家县、乡镇医院建立了56个徐州市中医院专家工作室,46名专家定期前往坐诊,为中医院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为提高基层医生的医术,让医院先进的诊疗技术造福于更多人,该院心血管科、脑病科、骨科,与新沂中医院、睢宁中医院、邳州中医院三家县级中医院对口科室实行了精准帮扶,全面提升帮扶科室的综合诊疗水平;中医院肛肠科与铜山、贾汪、邳州等地乡镇医院签订“定点帮扶”协议,每周派出中高级职称医师赴定点医院坐诊,并为基层医院培养了一批专业技能全面的专科人才。

该院地处淮海经济区核心区,辐射着周边四省1.2亿人民群众。为加强区域中医同行间的临床协作、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管理培训、科研协作、技术推广、市场拓展、学术交流、文化建设等多种合作,2018年,由该院牵头组建了淮海经济区中医医师联盟。联盟以徐州地区的中医医疗机构、县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和有一定实力的乡镇医院中医科(康复科)为主,兼顾周边较近的淮海经济区中医医疗机构和综合医院的中医科,目的在于通过这一资源共享平台,共同提升联盟成员的发展能力,提高医疗健康服务质量和水平。

为弘扬中医文化,该院还以中医大讲堂为平台,积极开展“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的义诊巡回讲座活动,通过中医养生保健知识的宣教和技术的辅导交流,形成群众性中医养生预防网络,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2019年,以该院为组长单位组成的中国(江苏)第14期援马耳他医疗队认真履行援外任务,积极弘扬中医国粹,先后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多次报道,赢得了国际友人和国内派驻机构的一致好评,提升了医院在国际国内的美誉度。

坚持服务为本

提升就医体验

服务是医院的生命线,没有优质的服务,再先进的医疗都不能落到实处。为此,徐州市中医院相继开展了“服务满意度先进科室”等5项流动红旗评比活动和中医药服务满意度调查活动,制定了14项行风建设工作制度,成立了962120随访中心,实现了出院患者一周内随访率100%,对随访中患者提出的意见、建议及时向相关科室反馈,督促整改。

该院坚持每月开展门诊、住院、出院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促进了服务效率的提升。2018年该院出院患者第三方调查满意度为95.84分,比徐州市医院总体满意度高1.08分,在徐州市32家二级以上医院中处于“特别满意”级别。2018年共收到感谢信62封、锦旗114面。

为方便患者就诊、优化就诊流程,医院调整了门诊科室布局,增加了标识指示,安置了院内导航机,辅助微信公众号“院内导航”可进行实时跟踪导诊,在门诊室增加“门诊好医生标准”桌牌服务,规范门诊医师为患者诊治时需要告知的相关内容。

在信息化应用方面,该院近年实施了手术包条码追溯系统、心电工作站系统、院感管理系统、病区无线网络系统、医保监控系统、病案扫描系统、自助终端查询缴费系统等11个系统,目前正在积极建设移动护理系统,大大方便了患者,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增强医患沟通,由医院各个职能科室负责人牵头,先后建立了38个亚专业及专病微信群,与患者建立了和谐的医患关系。

护理是医疗服务的有效组成部分。该院相继举办了“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中医护理技术推广与应用先进科室”“优秀护士长”“优秀带教老师”、第五届“品管圈成果汇报”等评比竞赛活动,促进护理工作在管理、技术、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持续提升。2018年全院各护理单元申报的护理三新业务24项,两项省级护理科研课题通过验收,1项护理新技术获徐州市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

祖国医学博大精深,传承发展任重道远。徐州市中医院院长范从海告诉记者,2019年10月全国中医药大会在北京召开,该院全体人员第一时间集体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指示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接下来,他们将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上来,坚定文化自信,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和自身特点,坚持中西医并重,在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中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继续以打造区域性“医疗中心”和“健康徐州”战略部署为工作目标,扎实推动医院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为淮海经济区人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本文配图由江苏省徐州市中医院提供)

2020-01-09 江苏省徐州市中医院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和自身特点,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3340.htm 1 传承中医精华 坚持守正创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