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邵 好
2020年的第一个举牌案例,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早一些。
市值高达250亿元的辽宁成大1月2日发布公告称,股东韶关高腾在2019年12月31日增持60万股公司股份,占总股本的0.04%,加上此前持有的4.96%股权,合计持股比例达到5%,完成首次举牌。韶关高腾非等闲之辈,背后是美的、海天等一众民企合资创立的粤民投。
从2019年下半年起,各路资本摩拳擦掌,不断举牌A股市场上的优质公司,如成都工投举牌王府井、长江电力举牌桂冠电力等。在业内人士看来,实力雄厚的国资、民企频频举牌,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市场中部分公司投资价值正在显现。随着2019年上市公司业绩逐渐明朗,举牌行动或将持续增加。
2019年下半年以来,实力雄厚的资本方在二级市场上屡屡出手,辽宁成大只是其中的一个最新案例。梳理这些案例,明显能够发现一些新的变化,如国资背景企业出手增加、同行之间开始相互买入、聚焦行业龙头公司。
首先,国资背景的买家增多。2019年12月,成都国资委旗下的成都工投完成对王府井的举牌;同月,荟金投资举牌青岛中程,前者是国资上市公司徐工机械旗下徐工蓝海的全资子公司;12月20日,中航重机宣布,中央企业贫困地区产业投资基金将参与公司定增,并以此拿下公司5.02%的股权。
其次,同行之间增持力度加大,其中表现最突出的当属长江电力。2019年11月25日,长江电力完成对桂冠电力的首次举牌:通过大宗交易一次买入公司1.61%股权,将持股比例提升至5.93%。在此半个月前,长江电力还举牌了上海电力。除此之外,长江电力还增持了川投能源、国投电力、申能股份、广州发展等。
再次,龙头公司更受青睐。与此前资本玩家的“小打小闹”相比,如今的举牌更多是实力资本方的长线布局。争夺小市值公司、壳公司股权的玩法已经被边缘化,买入龙头公司并长期持有的理念越来越多地被市场接受,并成为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