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前沿

聚焦营商环境优化 做好“政务服务”大文章

湖北省十堰市大力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投资项目审批代办服务,增强企业获得感

□ 高 楊 王新宇

2019年,湖北省十堰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放管服”改革重大决策部署,以集约化、数字化、标准化“三化协同”,全面推进“放管服”改革,在“优化服务”上做文章,大力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互联网+政务服务”,全面推进投资项目审批代办服务,变“企业跑”为“代办人员跑”,让企业安心发展,让全市营商环境更优。2019年,十堰市行政审批局高分通过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验收评估;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2019年“中国十佳优质营商环境产业园区”。

聚焦营商环境优化

增强企业获得感

“我前几天通过网上名称自主申报系统申请了‘十堰康养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企业名称,这是茅箭区人民政府招商引资的企业,有个很重要的项目要签合同,急需在今天拿到营业执照。”近日,郭先生在十堰市行政审批局审批服务一科的窗口焦急地询问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立即将情况汇报给审批服务一科负责人,决定启动绿色通道,安排专人为郭先生服务。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从填写表格提交资料到拿到营业执照仅花费了35分钟,郭先生对十堰市行政审批局的高效服务赞不绝口,满意而归。

近年来,为优化十堰市营商环境,十堰市行政审批局采取“容缺审批、绿色通道、预约服务、延时服务、免费帮办服务”等多项措施,为东风小康整体迁建项目等40余个重大项目、70余家企业提供帮办快办服务,为企业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解燃眉之急。

2019年8月20日,十堰市行政审批局主动联系东风实业有限公司,上门就企业咨询的问题进行现场答疑解惑。东风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实业)反映存在“东风”字号、商标被侵权使用的法律风险,就如何在企业登记环节防范此类风险发生向行政审批局咨询。

十堰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详细了解东风实业诉求后,依据《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企业名称管理规定实施办法》指明,解决名称争议可以向企业属地登记机关申请处理,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东风实业也可以在相关合作协议中专门针对“东风”字号、商标使用权进行约定,并依据协议内容协商解决。“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扎实,业务能力强,非常感谢行政审批局的主动上门咨询服务,切实做到了给企业添便利,让企业‘不跑腿’就能解决问题。”东风实业法务监审部负责人表示。

另外,十堰市还创新审批机制,变“串联”为“并联”,充分利用相对集中许可权改革之后资源、业务、信息集中的优势,建立“并联式”会审机制,探索推行“多评合一”“多图联审”“区域评估”“联合验收”等制度。2019年为湖北猛程智能装备、万润新能源等18家企业开展“多图联审”,为湖北维斯曼新能源等40余家企业实行“联合踏勘”。

十堰亨兴汽车装备公司原准备将项目审批手续办理整体外包给中介公司,张湾区代办员主动上门提供“保姆式”服务,不仅为企业节省中介服务费20万元,还提前5个月开工,企业负责人杜泽久感慨道:“没想到审批速度这么快,没想到政府服务这么好。”

十堰市创新开展项目代办服务,项目服务机构由政府设立,代办员由业务骨干担任,将代办服务融入项目实施全过程。代办变“点单”为“包席”,由企业上门申请、被动“点单”,变为代办员主动上门全程式“包席”服务,企业只需把必备材料提交代办,代办员包办所有手续;服务变“付费”为“免费”,费用由政府承担,无偿为企业提供服务。

据了解,在项目招商阶段,代办员被安排提前介入,了解企业和项目情况;在报批准备阶段,代办员全程代办服务,为项目报建合理规划,协调有关职能部门提早预审;在报批推进阶段,为企业在线申报并跟踪项目审批过程,实时推送项目手续办理进度,做到“手续推进有速、企业心中有数”;在代办结束后,代办员向企业移交相关证件和资料,企业和服务中心对代办情况考核评价。去年,十堰全市共代办服务项目226个,为市场主体免费代办企业注册登记、规划、土地、消防、施工许可等各类手续1500多项。

服务开启“十堰速度”

登记审批效率快步跑

2019年4月3日,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龙门工业园东部片区十堰澳贝汽车轻量化ADI项目45个工作日成功取得施工许可,在此基础上,报请十堰市政府下发《十堰市工业建设项目50个工作日内取得施工许可审批改革工作方案》,在全市推开实施。

据了解,十堰市工业建设项目实现45个工作日内取得施工许可,比湖北省政府要求提前了5天。实施区域性统一评价改革,印发了《十堰市区域性统一评价工作实施方案》,并指导各县市区全面开展区域性统一评价工作。

截至目前,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澳贝汽车轻量化项目、易捷特新能源项目、张湾区东风专用零部件项目、茅箭区云仓科技产业园项目等73个工业建设项目均已实现50个工作日内取得施工许可证(含先建后验)的改革目标。累计利用评价成果落地项目29个,为进驻项目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900余万元,并有效压减了项目审批时间;实行工业项目“先建后验”改革,试行以“承诺制+备案制+监管制+验收制”为核心的先建后验管控模式,在3个工作日内签发《工业项目先建后验施工通知单》,2019年已为东风公司零部件有限公司等41个项目办理了先建后验施工通知单。

十堰市将企业开办时间整体压缩至2个工作日内,部分简易企业开办实现1日办,预约绿色通道可实现企业开办即办即走。设立“企业开办专区”,实现“一站式”办结,实现了开办企业从申请营业执照到印章刻制、社保登记、发票申领的全流程一站式服务;全面推行全程电子化网上登记,设置“企业登记自主申报区”和“帮办服务区”,通过大力推行全程电子化,城区企业设立登记全程电子化率已达90%,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确保营业执照在1.5个工作日内办结;实施“审核合一、一人通办”制度,减少企业登记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服务效率。

十堰市将不动产一般登记压缩至2个工作日内,荣获湖北省第三方评估第一名。实行分类限时办结制,登记服务迈入2日时代,除首次登记、在建工程抵押外,将其它所有业务办结时限均压缩至2个工作日以内,实现7项业务“即办”,18项业务“1日办”,21项业务“2日办”,以“十堰速度”实现服务效率快跑。以信息集成、流程集成、人员职能集成,实现登记服务简洁化,全面建立全生命周期、完整的不动产登记信息库,将房屋交易信息与登记信息整合入库,实现群众“同步一体”查询。创新“一窗受理”新模式,实现交易登记缴税一次办,实现不动产、房产、公安、税务、民政、市场监管等部门信息共享,优化整合办事流程,一次性收取资料、办理交易登记业务,形成“一窗受理,一窗办理”的模式。大力推行“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服务自助化,以数据整合为基础,打造“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专区。

近年来,十堰市还探索开展“标准地+承诺制”审批,对已经完成区域评估的工业建设项目实施“双合同一方案”管理,通过整合办理流程,减少审批程序,优化申报材料,提高审批效率,分别签订《投资建设协议》《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核定《建筑工程设计方案》,明确项目承诺履约要求。2019年以来,发布“标准地”出让公告8宗,公开出让“标准地”5宗。

推进“互联网+政务”建设

优化提升“一站式”功能

十堰市全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努力实现“一网通办”加紧实现“一网通办”网办功能,政务服务“一张网”已联通市直110个部门、10个县(市、区)、130个乡镇(街道)、1895村(社区),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联通。在湖北政务服务网发布事项10.35万余项,市、县两级依申请事项可网办率达99.3%,依申请事项减时限率达70%。

集成数据,建设智慧审批服务“证照库”。依托十堰市智慧审批平台,打破信息孤岛,与公安、财税、人社、民政、自然资源、市房服务、教育、市场监管等服务市场主体,实现省直部门数据对接。新建十堰市电子证照库、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覆盖全市244个部门,梳理证照目录1000余项,汇聚数据1.3亿条,汇集证照数据29万余本,采集备案证照印章印模234个,为电子证照全面铺开,互认互信奠定基础,实现电子证照跨地区、跨部门共享,切实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交材料、证明多等问题。

另外,十堰市设立分类综合窗口,提升政务服务大厅“一站式”功能,把市级24个部门129项行政许可事项集中划转至市行政审批局,建立“一枚印章管审批”机制。通过改革,十堰全市审批制度成本实现了“三精简”,即行政审批内设机构、行政审批人员、行政审批环节均精简70%以上,减少群众进多门烦扰,将投资项目、工程建设、市场服务、社会事务、不动产房产交易、办税纳税等市级232项行政许可事项和379项公共服务事项全部纳入市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的基础上,深入推进“一窗通办、一事联办”,围绕办好“一件事”,实行集约服务、套餐服务,实现新办企业“一站式开办”、项目报建“一站式报建报批”、公共服务“一站式办好”。

2020-01-06 湖北省十堰市大力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投资项目审批代办服务,增强企业获得感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3187.htm 1 聚焦营商环境优化 做好“政务服务”大文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