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条

“开卷式”网上审批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福建莆田市在全国首推“自己‘批’网上办”审批服务新模式改革,通过一张审批导图公开和“开卷式”审批系统,打通服务企业群众“最后一公里”

□ 本报记者 丁 南 王 志

办事“秒懂”、行政“秒批”,真正打通服务企业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福建省莆田市自9月在全国首推“自己‘批’网上办”审批服务新模式以来,累计为市场主体减轻负担超过30亿元,市场主体数量增长102%。

自己怎么批

针对群众办事难、企业办事难、干部审批难等审批现象,2017年9月,莆田市率先在市住建局试点“自己‘批’网上办”审批服务模式改革,研发建设让群众“秒懂”的“开卷式”审批系统,有效化解了行政审批的堵点问题。

如今,经过两年多的改革探索实践,“开卷式”审批系统覆盖到全市所有单位1814项审批服务事项,在莆田网上政务大厅全部上线运行。行政审批像网购一样,想办就办,越来越方便。

据莆田市发改委、审改办负责人介绍,在行政审批改革中,莆田围绕“一次性告知、‘开卷式’审批、互联网支撑”三方面进行审批流程再造,让企业群众实现“自己‘批’网上办”。

“一张导图”成了改革关键点。莆田对全市1814项审批服务事项开展标准化梳理,将审批服务事项的审批要素和审批要点绘制成1814张“审批导图”,植入计算机系统,直观易懂地展示出来,把审批人员所要审查的内容全部向社会公开,一次性告知“标准答案”,干部审批清清楚楚、群众办事明明白白。

“开卷式”审批实现了不漏事项自己批,让审批服务从“闭卷考”成为“开卷考”。审批系统把每个审批事项的审批要点固化到计算机系统流程中,每个要点就是一道“是”或“否”的判断题,企业群众仅需点击“是”或“否”,即可实现“自我”预审。而“自己‘批’网上办”审批服务模式的关键,是部门审批人员“怎么审查”与企业群众“自己审查”的标准一致,主要审查申请人是否按系统要求提交材料,是否按标准答案的要求进行预审,真正做到“答案”正确的“卡不住”,“答案”错误的“放不过”。

成效怎么样

审批事项电脑办,便民事项掌上办。推行“自己‘批’网上办”审批服务新模式以来,莆田全市所有单位1814项审批服务事项已全部上线网上政务大厅。在手机App莆田惠民宝、家庭网络终端和政务服务一体机上,群众可以实现审批随时随地想办就办,极大提高企业群众办事效率和政府审批效率。

“开卷式”审批系统不仅手续简单明了,还方便了企业群众。

“以前销售旺季时企业一天就要批量申请一两百套商品房预售合同备案,每套房需准备7份材料。几百份的纸质申请材料要装几个袋子,还要来回跑三五趟,耗时费事。”联发地产莆田公司前期部副经理蔡加忠感慨说。

如今只需输入合同号、上传备案表和发票这3份材料,两三分钟就可完成申请,而且可以自己上网随时随地办,零见面、零收费、零纸张,不求人。

“自己‘批’网上办”的改革成果,让政府部门的审批效率显著提高。数据显示,莆田市住建局从原来的14个收件“窗口”到现在“无窗口”收件模式,行政审批效率提升9倍以上,53项审批服务事项年办件量约5万件,实现100%线上申请和办结。2年来,为企业群众节省申请材料4万多份40多万张纸,从根本上解决该局新增10万卷审批档案存档空间不足和办公资源浪费问题。

审批改革还推动了干部用权的规范。“改革后,审批要点清晰公开和网络系统规范留痕使干部任意用权得到制约,依法履职的审批人员再也不用担心因把握不好审批尺度等原因被问责、被处分,这为他们上了一道‘护身符’。”莆田市发改委、审改办负责人表示。

2019-12-30 福建莆田市在全国首推“自己‘批’网上办”审批服务新模式改革,通过一张审批导图公开和“开卷式”审批系统,打通服务企业群众“最后一公里”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2954.htm 1 “开卷式”网上审批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