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陈淳安
青岛平度市南村镇是全国文明镇。今年以来,南村镇抢抓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的契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1+145+N”为支撑,遵循“115”工作思路(一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南村“沽河红潮”志愿服务分队;一个新时代文明实践载体—庄户学院;“五讲五践行”文明实践活动),积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建设工作。
阵地建设,建好文明实践“枢纽站”。首先,以“1+145+N”夯实实践阵地。在镇级,按照“五有五统筹”标准,依托镇文化活动中心,高标准建成1个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作为全镇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的总指挥部,并负责场地、人员和项目资源整合及调度管理,配备室内室外群众活动场所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相关内容的展板、宣传栏等。在全镇145个村庄,按照“五有五必到”标准,依托社区下沉、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打造2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站,现已基本建设完毕,3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标准站实现挂牌在建,89个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普通站建设正稳步推进。其次,突出党建文化、移风易俗、村规民约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内容的宣传,强力打造传承红色文化—杜戈庄、中华孝心村—崖头等示范站典型。在企业、学校、医院及乡村振兴示范点灵活设立N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做到镇、村、企事业单位全覆盖,打通宣传、教育、关心、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纳米”。
创新形式,唱响文明实践“主旋律”。采取多种形式,增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实效性和感染力。把握基层群众思想特点和接受习惯,紧密结合实际,拓宽实践渠道,打造南村特色,重点做好“讲、评、帮、乐、庆”。其中,讲,以声音入实践,组织志愿队伍开展理论宣讲,提高群众思想境界、道德水平、文化素养;评,表彰道德模范,以榜样入实践,组织群众举荐身边好人、道德模范,推动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帮,以服务入实践,组织志愿者以上门拜访、恳谈交流、公益帮扶等多种方式,帮助群众解决各类困难和问题,引导形成邻里互助的社会风尚;乐,以文化入实践,培育挖掘基层文化人才,开展形式多样、接地气的文化活动,让理论宣讲“唱起来”“跳起来”“活起来”;庆,以节日入实践,有计划地举行节日庆典活动,传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唱响文明实践主旋律,“五讲五践行”活动丰富实践内涵。南村镇以“志愿服务进万家”为抓手,以“五讲五践行”(即讲思想、践行理想信念,讲文化、践行文明礼仪,讲道德、践行高尚品行,讲新风、践行时代美德,讲技能、践行乡村振兴)为活动指导,组织开展了杜戈庄元宵节、三八妇女节系列活动、“巾帼素质提升培训班”“清明节祭扫先烈主题教育活动”“五一国际劳动节表彰大会”、端午节李家庄粽子宴、平度市首场新时代文明实践婚礼、沙梁管区“寻找榜样人物”表彰活动、七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纪念活动、广场舞大赛、守护夕阳爱在七夕、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书画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教师节表彰大会、中秋节主题活动、“我为村庄美家园”等一系列文明实践活动。同时,在全镇企事业单位评选出了17名“南村最美劳动者”和16名“南村工匠”,全镇各社区评选“好媳妇”“好婆婆”“好邻居”“最美家庭”等500多个榜样典型,并积极参选“平度好人”,强化“榜样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
文化浸润,激发文明乡风“新动力”。从屋前到屋后,从农家到田野,从生产到生活,文明之风吹遍了南村千家万户,文明之花开遍南村的田畴沃野。南村镇崖头村奉行以孝治村,倡导孝从娃娃抓起,教育孩子从小学习《弟子规》。得益于孝文化建设,崖头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成效显著,家风家训、移风易俗工作进展迅速,邻里和谐友善、谦和礼让。每月一期的《孝报》更是承载了崖头村孝文化建设的累累硕果,崖头村也成为孝德文化建设示范村,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杜戈庄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结合本土红色文化,开展文化阵地建设,打造“南村镇红色文化园”,使其成为基层党组织回顾党的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该文化园以杜戈庄村党支部即早期南村镇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为背景,以纵横交错的南村情报网为核心,讲述了烽火硝烟的战争年代里,革命先烈浴血奋战、英勇杀敌的感人事迹,是回顾历史、缅怀英烈、弘扬革命精神、激发爱国情怀的重要场所。截至目前,该项目迎接省、青岛、平度各级专题调研80余批次、1800余人次。通过红色文化园的展示和宣传,让广大群众更好地传承了红色文化,同时也激励人们同心同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服务大局,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搭载两大平台对接百姓需求,助力乡村振兴。南村镇依托线上平台“德润平度”APP和“魅力南村”微信公众号,积极展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成就,普及文明实践相关知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发展各方面,以身边人、身边事为教材,教育引导广大农民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线下平台“庄户学院”作为与群众面对面服务的现场阵地,采用点单式和参与式教学方式,群众需要什么讲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把实用的农业科学技术送到农民群众的田间地头。目前,全镇培训新型职业农民2600余人。其中,王伦世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小队依托“庄户学院”,义务为农户做实用农业技术培训,年均实地指导农户200天以上,提供农业市场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6000人次,辐射周边100多个村庄,3万余名村民实现物质、精神文明双丰收。
同声相应,传好志愿服务“接力棒”。“沽河红潮”志愿队伍实现精准服务。南村镇启动了“沽河红潮”志愿服务品牌建设,壮大志愿者队伍900余支,志愿者12,000余人,文明实践师200余人。全镇145个村庄(社区)均成立“先锋行”党员、“邻里亲”妇女、“好家风”文化3支志愿服务小队,并涌现出了杜戈庄村“先锋行”党员志愿服务小队和以“金草帽”农技专家王伦世为代表的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小队等多个先进典型。
杜戈庄村坚持党建核心引领,充分发挥“我是党员我带头、我是党员我担当”的先锋模范作用,借助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的有利时机,以全村44名党员为基础,率先成立“先锋行”党员志愿服务小队,以红白事必到、家庭困难必到、矛盾纠纷必到、合理诉求必到、突发事件必到为工作准则,积极开展各类实践活动。目前,在党员队伍的示范带动下,杜戈庄村先后成立“好家风”文化、“邻里亲”妇女、“企业联民”“五老先行”“村级道德模范”“杜戈庄小学小小志愿者”等7支志愿服务小队,志愿者人数达到140余人,有力助推文明村庄建设。杜戈庄村“先锋行”党员志愿服务项目已作为南村“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成为平度市典型。
让文明生根,让实践生动。未来,南村镇将继续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向纵深开展,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相结合,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到哪里,群众需要什么,就“学习实践”什么,让南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真正成为百姓政策理论的传声所、精神文明的加油站、优质资源的汇聚网、乡贤能人的集结点,群众幸福的归属地。
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建设工作,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的重大举措,也是推动乡村振兴、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战略之举。南村镇作为平度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试点镇之一,坚持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对接群众需求,做好志愿服务,整合阵地资源,夯实基层基础,推动实现“沽河红潮”新时代文明实践遍地花开。
(本文配图由平度市南村镇政府办公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