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莱西经验”再出发 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专家学者齐聚山东青岛畅谈《“莱西经验”诞生记》

□ 本报记者 孙 鹏

□ 侯义凤

“‘莱西经验’是山东省莱西市村级组织建设的成果,是党的理论在农村的生动实践,在全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莱西经验’诞生记》对在全国进一步宣传推广‘莱西经验’具有重要作用……”

12月7日,国内3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相聚山东青岛,围绕铁流的报告文学《“莱西经验”诞生记》就“莱西经验”的历史地位、时代影响、发展趋向以及该作品的文学性、时代性、文本价值展开了热烈深入的研讨。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这部短篇报告文学是近年来报告文学反映现实生活、服务社会发展、积极回应现实的一部破题之作。“莱西经验”具有普遍性,它不仅适用于莱西,还可以推广应用到全国各地。

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莱西经验”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山东视察工作时称赞说,发端于莱西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在全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去年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莱西经验”的实践创新者周明金被国家授予“改革先锋”称号,他是获此殊荣的基层组织战线的唯一代表。《人民日报》于今年9月11日整版发表了山东省作协副主席、山东省报告文学学会会长铁流创作的报告文学《“莱西经验”诞生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回溯了这一重要历史事件,再次引发了大江南北学习、研究、深化“莱西经验”的新热潮。

1990年8月,中央组织部等5部委联合在莱西召开全国村级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推广了莱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配套”经验,解决了当时出现的“在农村要不要党支部领导”的问题,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近年来,莱西市坚持以镇为着力点,以村为操作点,充分发挥组织功能,利用市场化手段,把农村分散的资源整合起来。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突出抓好重塑农村基层组织体系、土地规模化经营和大规模合村并居三项重点工作,加快创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示范市、城乡融合发展实验区,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莱西力量。

由于村里留守村民增多,原有人口较少,有些村经常出现村干部“无人选”的问题。为了解决基层组织这些问题,莱西市强化镇街党委龙头作用,将城乡规划、民生保障等管理权限下放镇街,为镇街赋能。将镇街内设工作机构整合为“六办一所五中心”,实行扁平化管理,提高服务效能。建强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推动75项镇街管理的“一次办好”公共服务事项下沉。构建“镇党委—村党组织—网格党组织—党员中心户”组织架构,充实1732名党员干部力量到网格型党组织,选拔34名职业党建工作者,公开遴选30名村党组织书记,着力破解部分村庄“无人选”问题。

土地活才有城乡融。土地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没有土地规模经营,就没有村庄建制调整、合村并居。莱西市运用市场化的手段,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一面整理土地,一面成立国有公司,连结起农民、市场和企业,为农民和企业赋能、增信,助推农业农村发展。2017年以来,市、镇两级成立农业发展公司,镇级公司作为市级的子公司,推行“党组织+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农户”土地运营模式,把农民带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去。

莱西市利用闲置的、腾出的集体建设用地,通过市场化交易和补助反哺农村。目前,首批集中居住片区已陆续开工。其中,河头店镇龙泉湖片区整合周边12个村庄,建设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万人社区,目前已经搬迁入住585户居民。南墅镇东石片区依托中国五矿土地整理等项目,整合9个村庄、3600名农民,打造“乡村生活区、现代农业区、田园旅居区”三个示范区。院上镇葡萄小镇片区依托葡萄酒庄、生态农业公园等项目,整合18个村庄,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样板。

2019-12-12 专家学者齐聚山东青岛畅谈《“莱西经验”诞生记》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2102.htm 1 “莱西经验”再出发 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