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田孔社 王 婷
悠久的历史、生态空间多样性、两山夹一川、串珠式九大盆地、众多的景区和文旅资源,山西因此被誉为中华民族发源地之一。这里拥有6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神秘的上古文化、优秀的传统文化、红色的革命文化……几千年来,文化传承从未间断,正是历史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造就了山西的文化积淀。
山西是一座新旧动能转换中的转型城市,综改区的“文化+”、媒体融合的“创新、融合、科技、共享”、各地市的文化特色+创新……文化产业正在成为激活全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引擎。
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把文化旅游业作为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强化政策举措,深化改革创新,2018年全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数同比增长70.1%,旅游总收入增长25.5%,文化旅游业呈现强劲发展势头。在近日举办的第四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会上,山西彰显文化自信,展示开放形象,不仅是山西文化体制改革成果的集中体现,更是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最好诠释。
展示科技魅力
实现文化产业赋能
本届文博会上,记者开始这场“文化之旅”时,就被刚从“朗读亭”出来的一对年轻人吸引了。“刚才我们朗读了《共产党宣言》,通过朗读这种载体来表达文化精神,非常好,用户在体验的过程中,能把心中的情感及时传达出去,是一种情感和文化交融的体现。”市民李金龙如是说。
带着捕捉更多创意改革的想法,记者继续前行,在综改区“文化科技融合”展区,一块超高清大屏正在展示目前山西省最优、全国一流的“1+2+3+N”综改区智慧园区综合运营管理中心平台,互动展示工地、政务、环保、安监、执法、应急、公安、交警等业务系统实况。“这是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完善和深化智慧园区管理工程,为示范区各部门及园区业务管理、企业及公众服务需求提供智慧化、便捷化支撑,提升政府监管水平和服务能力。”工作人员介绍说。
漫步在文博会360度全方位环形展厅,记者深深感受到文化科技交融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乐趣与亮点。环形展区共分为6个展厅,各具特色,却又互相紧密结合,它们都运用 “文化+”,与科技碰撞交融,全方位多层次进行展示,在体制机制、创新驱动、产业转型、绿色发展、优化环境等方面取得了制度性成果,引领全省加快实现转型发展。
传统遇上创新
文化积淀迸发新活力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山西时的部分情景,我把他们用剪纸的方式记录下来,咱每个老百姓都能从视觉上直接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用一把剪刀剪出山西故事的人,是一位来自阳泉市盂县的普通农民谢变良。
在文博会展区,记者看到了很多出自谢变良之手、独具特色的剪纸作品,每一幅都是一个故事的缩影。从老妇人的颈纹、木棍扎起的大门,到百姓们脸上的笑容……用谢变良的话说:“我就是要用剪刀剪出我独特的风格,剪出我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怀,因为是剪纸艺术让我有了更多的自信。”
已经剪了36年的谢变良创作了上万幅作品,屡获殊荣。如今她在当地成立了工作室,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创新基地,近年来不断培训剪纸人才,传承创新民间艺术,2019年收到600多定单,创收近20万元。
阳泉市在文博会以“文化引领,聚力转型”为主题,从“提升、打造、居家、融合、创意”五个方面宣传推介阳泉文化发展成效。阳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史玉宝表示:“阳泉历史悠久而深厚,延绵历史文化承载,顺应当代发展潮流,将以‘三园两线’的方式,注入文化内涵,以文化为宏、旅游为基,形成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从而整体提升全市文化旅游水平。”
一个个形态各异、色泽鲜明、可爱喜人的“小老虎”,在文博会上赚足了眼球。“每一个‘面塑老虎’都是原创,一共有100只。”在长治市展区,记者见到了“虎图腾”爱好者孙喜斌,他说:“我做老虎就是源于地方文化。”
此外,长治市还以“太行人家,诗画长治”为主题,运用声光电等现代元素,展示太行泥塑、八义彩陶和长治堆锦等3种“主打”文创产品。这些企业中,既有文化旅游景区的代表,也有工艺美术行业的龙头企业,还有动漫影视等新型文化企业,力争为山西人民呈现一场来自太行山的文化盛宴。
在晋城市展区,一个“机器人”正在作画,只见它抬笔落笔,颜色转换,一切都显得有序而流畅。“我还是第一次见机器人画画,真是太神奇、太有趣了。”一位前来参观的嘉宾感叹道。
其实,这款“机器人”的本领早已名声在外。今年2月,外交部、驻华大使等已经目睹了它书写的“福”字、“春”字,并得到了高度赞扬。
富士康晋城园区机器人书法绘画项目负责人武卫兵告诉记者:“12年前富士康就自主研发了机器人自动化技术,主要用于内部车间。近年来,在业界又首创了机器人书法和绘画,这就是高科技演绎的文化艺术。”
追“新”不止,将创新要素更多融入传统,科技感、互动性、冲击力,是晋城市展示的文化魅力所在。
彰显文化自信
助力高质量转型发展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标志和灵魂,这场以“深度融合、创新发展”为主题,以“媒体深度融合、文化旅游融合、文化科技融合”为主线,着重展示近年来山西省宣传文化战线在省委坚强领导下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取得的新成就新成果新风貌的盛会,释放出的精彩令人回味无穷。
回看山西历史文化,远至上古、近至当代,无论是伏羲女娲、三皇五帝,还是晋商行天下;无论是吕梁出英雄还是农业学大寨,每一次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都是山西文化自信的根源,都是提升文化内涵的融合发展。
山西省委书记楼阳生表示:“山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应该有更充分的文化自信,从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把山西文化的传承力、传播力、影响力、软实力最大限度地凝聚起来,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支撑高质量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