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专题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光伏事业部投资经理唐霖:

实现“鱼电旅游环保”四丰收

通威创新发展出独有的“渔光一体”模式,通过技术与资金的带动,实现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并改变了以往渔光互补项目以光伏发电为主、渔业养殖为辅的模式,真正实现了“鱼、电、旅游、环保”四丰收。

为了打造真正的环保、高效、智能的渔业生态产业园,同时也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相关的信息技术,通威整合数字化光伏电站营运和智能化养殖管理信息,打造低成本、高效率的智能化运维和养殖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大大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区别于劳动密集型传统养殖模式,实现高效协同发展。

通威集团创立至今已37年,作为以农业、新能源为双主业的大型民营科技型企业,目前,已在江苏、安徽、湖北、江西、广西、广东、福建、海南、宁夏、内蒙古等全国多个省市区开发建设了“渔光一体”基地,推动传统水产养殖向规模化、智能化、环保化发展,大幅提升养殖户收益。目前,通威渔光一体项目在建、已建规模超过1.5GW。

数据表明,渔光一体池塘亩产量远高于当地常规池塘平均水平,成活率95%以上,真正做到了国土资源的立体开发和高负荷利用。农业和新能源的结合,比单纯的光伏发电收益率更高,单纯发电的收益率是8%,渔光一体是9%。

近年来,通威执行543成本战略,通过增加单位面积铺装量、低角度、减少桩基础数量、标准化支架、合理超配,双玻组件、铝合金的电缆推广等进行成本控制,打造新一代渔光一体开发方式。2019年上半年,通威光伏电站的综合成本已降至3.5元左右。

通威采用柔性大跨度支架设计,与传统开发方式相比,提升土地利用效率32.2%。同时通过对业内IPA系统的改进优化,结合光伏支架的特点,集成一种结构简易、成本低廉、高效生态的集约化养殖模式,可配套通威自动风送投喂系统、通威物联网系统等自动化、智能化装备,实现水产养殖业的工业化生产。

传统固定支架每兆瓦管装需要300根,目前通威的柔性支架小于50根。柔性大跨度方案下,环沟可位于光伏阵列区下方,更有利于水面养殖的发挥。通威还在持续进行推广1500V及大功率组件,大大压缩电站的建设成本。

2019-12-10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光伏事业部投资经理唐霖: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2039.htm 1 实现“鱼电旅游环保”四丰收 /enpproperty-->